教学过程: 一、启疑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不过今天的鱼可不同凡响,齐读课题 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再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孩子们,只有用心读书,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现在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端起书,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个要求:找一找课文中,有多少个带有“游”字的句子。把用直线划下来。明白两个要求了吗?好,开始大声朗读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鱼真的自己游到了纸上吗?(没有。) ①怎么上去的?(青年画上去的。)
②看来是作者写错了,或者是印刷工人印错了,我们还是赶紧把它改过来吧,行吗?(不行。)
③为什么?明明是画上去的啊。(两个原因,一是游比画更吸引人,二是青年的鱼画的栩栩如生。)
你们的理由挺充分的,我心服口服了,这题目咱不改了。
3、找到课文中带“游”的句子了吗?。(生汇报)一共有7个带“游”的句子,你都找到了吗?真厉害!这说明每个孩子都在用心读课文呢。
4、这“游”字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结尾,如果你用心去读得话,你会发现,这7个游字,字是一样的,但他们是有不同的感觉的。请大家找出其中的一两句用心的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自由读这7个句子。)
5、我们来读读,注意要带着你的感受来读。怎么读呢?师读旁白,你听完旁白后,你觉得这个带有“游”字的句子该出来了,你读。我们来试试看。 三、再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1、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真好!那么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认真读读,仔细体会体会(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生齐读。) 1)      谈谈你的体会。(他画鱼很认真)
2)      从哪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画鱼认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3)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
4)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做事很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在这里呢?(青年画鱼,认真,一点不马虎。)
6)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他画鱼的本领很高啊。)从哪儿感受到的?(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7)      能把金鱼游到纸上来,他的技艺真是高超啊。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见识一下青年高超的画技?(生读)(师评价:青年画画一丝不苟,你对待朗读同样一丝不苟,真好!) 8)      谁还读?(生读)(师评价:你读出了工笔细描时的细致,挥笔速写时的豪放。) 9)      老师也想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可以吗?我注意到了“静静”这个词语,什么是静静?谁静静地画画?(青年)
10)  是啊,青年静静的画画多仔细啊,闭上眼睛,我们一边静静地听一边静静的体会,一边静静地想象青年静静地画鱼的情景。咱们开始。师配乐范读句子。
师:睁开眼睛,看到了吗?看到青年画在纸上的鱼了吗?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金鱼在吐泡泡。有些金鱼在摇尾巴。很多金鱼在抢食)
11)  我问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吐泡泡、摇尾巴、抢食的时候,需不需要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吐泡泡的?(需要)那青年画金鱼的时候他为什么不用看,而只是静静地画就可以了呢?(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把金鱼吐泡泡的样子记在心里了。)
12)  是的,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只有谁?(金鱼)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金鱼)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金鱼)
13)  孩子们,这就叫静,一心不乱地静,心中有鱼地静,来,让我们把青年静静画画的情景牢牢的记在我们的心里吧。女生读工笔细描,男生读挥笔速写(配乐)(师领)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看大屏幕齐读。 四、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1、那么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找好的学生可以小组内交流补充。) 2、我们来交流一下:鱼是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的。
1)      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①    这一处还有谁也发现了?我们一起读读齐读。 ②    说说你的体会。(静静地看,忘记了其它)
③    你注意到了“静静”,真好,静静地看着就是怎样的看?(静静地看,就是专心致志的看。就是一心一意地看。就是聚精会神地看生:不发出声,细细地在观察。) ④    谁这样专心致志的看,聚精会神的看?(青年)
⑤静静地看,专心致志的看,聚精会神的看,来带着你的感受一起用心读—生:读 2)      还有吗?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齐读这句话。)
①    你体会到了什么?你留心了“一年多”、“每个星期”、“一整天”、“常常”…… ②    这一年多来,他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你信吗?(信) 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证实。 创设情景: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来到茶室的后院,看到青年: 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又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我们来到后院,还是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我们又来到后院,仍然看到青年,生读句子。
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每一天星期天他都在,他放弃过吗?他动摇过吗?间断过吗?——没有。这又叫怎样地看?(废寝忘食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
孩子们,这样废寝忘食地看,这样持之以恒地看,这样呆呆地看,他累不累?他烦不烦?来,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段话,感受青年的专注、持之以恒。
3、孩子们,正是这样的功夫,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境界,生齐读:鱼游到了心里。 4、正是这样的境界,才让女孩发出惊奇的赞叹,她怎么赞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找两个学生读)
6、如果这时候在让你回过头来读一下题目,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读?(佩服、赞叹) 五、小结
聋哑青年就是靠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让鱼游到了心里,游到了纸上,从此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生,老师希望也坚信同学们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六、作业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