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关系研究动态及分析框架构建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关系研究动态及分析框架构建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08年第12期第28卷(总第227期)现代财经

MODERNFINANCE&ECONOMICSNo.12,2008 Vo12.28

GeneralNo.227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关系研究动态及分析框架构建

秦 丽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摘 要: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直接关系着其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发挥,近年来大量中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框架,系统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据此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国际贸易;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8)12-0019-06

Abstract:Thecomplicatedandintenserelationshipbetweenfinancialdevelopmentandinternationaltradehasadirecteffectonthedevelopmentofmechanismofeconomicgrowth.Forrecentyears,agreatnumberofresearchesontherelationsoffinancialdevelopmentandinternationaltradebythe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hasbeentakenplaceanddevelopedunderthissituation.Inmypaper,Iputforwardatheoreticalframeworktoanalyzetherelation2shiponthebasisofarrangingthedocuments,andsystematicallyillustratethemechanismofinteraction,andputupwithasuggestiononfinancialdevelopmentandchoiceoftradepoliciesaccordingtoit.

KeyWords:FinancialDevelopment;InternationalTrade;EconomicGrowth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两支重要

驱动力量,历来是理论研究与宏观经济制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该国和世界的福利水平;自Mckinnon和Shaw于1973年提出金融发展理论以来,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也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会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模式。然而,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不但具有复杂的内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会影响其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实现。从各国的历史实践看,不仅金融发展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自由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国际贸易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一、基于金融功能观研究方法的文献梳理

  金融功能观(Merton,19,1990,1993,1995;MertonandBodie,1993,1995)认为,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资源配置功

能、调动储蓄功能、分散风险功能、便利交易功能、监督控制功能等五大基本功能的发挥上。同时金融功能观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观①,认为金融机构的形式和内容是可变的,相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形式而言,金融基本功能变化很小,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随时间和地域范围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应该把研究视角定位在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之上,然后建立能最好地实现这些功能的机构与组织(Merton,1995)。本文就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之影响的理论构架就是从金融功能角度出发,考察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金融体系功能更好地发挥,进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金融发展、比较优势与贸易结构

金融发展通过改变一国比较优势影响国际贸易结构源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是由其比较优势决定的,传统的比较优势主要包括资源、劳动、资本以及技术优势。但是如果放松传统H-O模型的完全金融市场假定,当经济部门间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时,各国信贷环境的差异将会对该国的比较优势

  收稿日期:2006-10-20

作者简介:秦丽(1980-),女,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教师。①金融机构观将现存的机构和组织结构作为既定的、固化的前提,金融体系的调整与改革一般是在这个既定的前提下进行。

20

      现代财经   2008年12月

产生重要影响。KletzerandBardhan(1987)的理论

模型证明,信贷约束弱的国家将在外部融资依赖较强的行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信贷约束强的国家则在外部融资依赖较弱的行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影响两国贸易结构,其经验检验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金融发展通过更充分地发挥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改善信贷环境和提供更多融资支持,RajanandZingales(1998)详细讨论了金融体系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其经验研究表明,对外部融资需求较强的行业部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展更快。这一发现修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表明金融体系通过便利资产交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因而成为比较优势的源泉之一。这一机制的实现同时意味着,如果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低,即使拥有丰裕的资本要素,落后的金融体系也会部分地抵消在此基础上的比较优势。一国比较优势的变迁也会影响金融发展水平。最新的研究,如Quy-ToanDo(2006)从金融发展的内生性入手,认为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差异会导致其对外部融资需求的差异①,而外部融资需求是引致金融中介成长和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因而比较优势导致贸易国金融发展均衡水平的变化。对于这种观点,实际上涉及到金融发展、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尤其需要经验检验的支持。

2.金融发展、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针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问题,新贸易理论的解释之一是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金融体系的调动储蓄功能,对于具有大规模资金需求的规模经济行业具有重要意义。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是联系中小储蓄者和具有大规模资金需求的投资项目的纽带,完善的金融体系为规模经济行业提供大额融资便利。Beck(2002)证明金融体系有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摩擦问题,为经济部门提供更高水平的外源融资,使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获得更快的发展。现实中制造品部门往往被认为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特征,Beck(2002)运用65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对其金融发展水平与制造业部门的贸易水平进行经验检验,结果极大地支持了上述结论。

金融发展在促进规模经济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有

助于专业化生产,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SvalerydandVlachos(2002)选取OECD国家样本对金融发展与专业化生产模式和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影响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要大于劳动和资本要素的影响。由于规模经济行业往往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金融发展促进规模经济行业发展有利于一国贸易结构的升级。

3.金融发展、风险分散与贸易自由化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所带来的价格和产出波动,一国贸易品部门将面临更大的收入不确定性,Rodrik(19)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明贸易开放会永久性地增加宏观经济的波动程度,从而使国家收入面临更大的风险;Traca(2000)则利用数学模型证明,面临风险,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相比,其收入会具有更大的波动性。

一直以来,贸易保护都被认为是一种分散贸易风险的收入保障机制(Corden,1974;Cassing,1980),因此贸易保护可以作为其他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时的一种替代。

但是对于贸易保护能否完全替代风险分散市场,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正如Stiglitz(1981)的批评:如果没有适宜的信息和交易技术,那么用贸易保护或其他干预手段替代风险分散机制是不可能的或者执行成本很高。Dixit(1987a)和Dixit(19)也分别从风险分散市场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角度说明,只有当风险分散市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时,关税等贸易保护才能成为替代风险分散市场的次优选择。

金融发展带来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服务的完善(如证券市场、租赁市场和远期交易市场的出现)能够为对外部门提供更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贸易部门的资产所有者通过持有多元化的资产组合,改变收入来源的单一性,分散收入风险,金融发展因而促进贸易自由化。GhoshandWolf(1997)利用美国数据进行经验检验证明,由于产出冲击在行业间无相关性,或者相关性很小,国内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地分散贸易风险。Cole(1988)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比较了面对产出冲击,不同的金融市场结构对贸易风险分散程度进而对国际贸易和实体经济影响的差异,证明能提供更完善的风险分散机制的金融市场结构更有助于

①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强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在开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外部融资需求。

第28卷第12期秦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关系研究动态及分析框架构建2008年12月

21

贸易规模的扩大。SvalerydandVlachos(2000)与FeeneyandHillman(2001)则分别运用经验检验和理论模型证明,金融发展的促进风险分散功能是其与贸易自由化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4.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汇率选择与国际贸易

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选择。

5.金融体系监督控制功能的发挥:金融发展影

响国际贸易新的研究方向

现实中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原因是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债权人难以对债务人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大量揭示公司治理和委托-代理问题的文献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融资顺序理论和自由现金流理论分别从资本结构和企业控制权角度强调了实施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对企业融资获得的重要性。

金融体系利用其信息优势,可以对融资过程提供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BoydandPrescott(1986)认为投资项目的潜在收益水平是私人信息,投资方要获知这一信息需支付固定成本,因而金融中介的出现基于降低信息获得成本的目的具有内生性;StiglitzandWeiss(1983)则认为,银行体系可以形成借贷双方的长期关系,有助于对贷款实施监控,克服借款者的道德风险问题。

国际贸易中商品和劳务的流动往往涉及比国内交易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诸如贷款者信誉、宏观变动,甚至国家政治风险等导致的贸易部门融资困难都发将严重阻碍国际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体系利用其信息优势,如各种信用评级机构、信贷追偿网络以及金融一体化下的国际间协调机制,能够极大地缓解信息不对称对贸易部门的融资制约。目前很多贸易组织,如APEC,就十分重视利用国际金融体系实施监控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关于这一机制,目前的研究还鲜有涉及,可以作为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研究的新方向。

汇率改革是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汇率

波动所带来的贸易的汇兑成本问题关系到金融体系便利交易和分散风险功能的发挥。随着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许多国家纷纷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中其他方面的一些变化似乎也加剧了汇率波动,包括资本流动自由化以及金融交易规模和种类的显著增长。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程度已经明显加剧(ChinnandPrasad,2003)。理论界对于这一情况,除了研究其对金融层面的影响之外,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的理论联系,Clark(1973)认为,不存在诸如期货合同之类的套期保值手段时,贸易收入会由于汇率波动加剧而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出口部门是风险厌恶类型,汇率波动加剧将导致产出下降和出口减少。

但是经验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种观点,甚至发现汇率波动频繁的国家产出和出口增长率超过了汇率较稳定的国家(DeGrauwe,1992)。实际上,汇率波动和贸易水平之间负相关的结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的。其中之一就是假设不存在其他对冲交易和套期保值工具,但是对于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而言,利用外汇期货市场等套期保值工具,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成本很容易被冲销。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意味着:一方面,金融发展通过提供更完善的套期保值工具,有助于平抑汇率波动对贸易的消极影响,降低贸易部门的汇兑成本;另一方面,汇率的选择是各国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外汇兑换作为国际交易的最后环节和影响对外部门盈利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也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规模。便利交易,即通过金融安排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如何使金融体系发挥这一功能,既从宏观层面选择一种适宜的汇率降低汇兑成本,又能从微观层面上通过金融体系提供更完善的套期保值工具,是各国尤其是处于金融改革过程中

二、关于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影响的

经济学分析与发展中国家

选择的研究

  在金融与贸易之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考虑金融体系的变迁对其他实体经济如贸易、投资、财税等部门的影响,还要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这关系金融发展均衡水平的决定。Abi2adandMody(2003)将金融发展的动因分为三类:

外来冲击①、学习效应②、制度和意识形态冲击③,国际贸易(贸易的改变)往往被归于影响金融发展

①包括美国利率变动、经济危机、参与IMF计划等。

②往往带来持久性的改变“,学习”通过带来信息导致重新评估现有的成本与收益,因而催化改革。国家间的相互学习可

以由一国进入国际或区域竞争国际资本所带来的国际扩散引致。③例如贸易开放(RajanandZingales,2002)、法律体系(LaPorta,1997)、形态(Persson,2002)。

22

      现代财经   2008年12月

的制度冲击。

金融发展理论最初是McKinnon和Shaw在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为背景,因此本文对国际贸易影响金融发展机制的理论构架也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由于贸易与金融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涉及的选择,这一部分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也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图1给出了说明这一问题的基本框架。

给出的经验检验也证明了金融发展与贸易和资本开放之间的正相关性。BraunandRaddatz(2004)则从金融发展影响不同利益集团(内部人和外部人)收入分配的角度展开,一些外部扰动如贸易自由化的出现通过改变利益集团从金融发展中获得的净收益,因而促进金融发展。

2.金融抑制下的利率管制:贸易规模对发展中

国家财政税收的影响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初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主要表现为人为压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金融抑制不仅影响储蓄的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而且阻碍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

在金融抑制下,低于均衡水平的利率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使以较低的成本为其债务融资,但实际上形成对国内储蓄的税收,将明显降低储蓄水平,这对于本来就存在资金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极为不利的,并且国内外利率差异会导致资本外逃。阻止资本外逃要付出监管成本,现实中资本外逃往往是以高报进口额和低报出口额的形式进行,因此资本外逃的量与贸易规模正相关,的监管成本也与贸易规模正相关。Aizenman(2003)分析了金融抑制的成本-收益与贸易开放间的关系:贸易开放度提高为金融抑制下的资本外逃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将增加的监管成本,从金融抑制的成本-收益角度考虑,贸易开放度提高对消除金融抑制、推动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金融约束下的选择性信贷配给与贸易保护McKinnonandShaw(1973)将发展中国家的

图1 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1.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政治经济学分析

方法

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使一些利益集团从中受益而另一些利益集团利益受损,支持和反对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间的力量对比是影响均衡的金融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

将这种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到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影响的研究,FeeneyandHillman(2000)研究了作为不同类型资产所有者的利益集团的风险分散行为,证明金融发展与贸易保护具有替代性。RajanandZingales(2003)也给出了一个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高效的金融体系为新企业的进入提供便利,因而引入行业竞争,使行业内部人①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人同时从金融发展带来的更多融资便利中获益。内部人比较金融发展带来的成本与收益,决定支持或反对金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当一个国家同时放松贸易和资本流动时,将使国内的行业内部人暴露于更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因而会减弱其反对金融发展的动机。该研究所

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以金融自由化(financialliberalization)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发展。但是从金融抑制到金融自由化涉及巨大的调整成本,并且要考虑到与其他经济、政治制度的兼容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在物价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实施比由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所确定的均衡利率要低的人为低利率,即金融约束(financialrestraint),使租金从家庭部门向银行和企业转移②。

金融约束的一个典型就是作为推行其

①行业内部人指某一行业中已存在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即使不存在发达的金融体系,行业内部人也可以通过自身收入积累为

新项目融资,或凭借已有项目和良好的声誉向银行贷款。这种借贷不需要非常发达的金融体系,即使最原始的金融系统也可以提供间接融资,由于内部人在落后的金融体系中可以享受到优先融资权,他们实际上获得了一种在职者租金。

②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的区别在于:金融抑制下,由于大量发行货币,形成通货膨胀,实际利率为负,租金从民间流向;而在金融约束下,由于有效控制物价上涨幅度,租金在民间内部流转,即从家庭部门转移到金融机构和生产企业,不从民间部门攫取租金。

第28卷第12期秦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关系研究动态及分析框架构建2008年12月

23

产业工具的选择性信贷配给。赵润济(1998)、Hong(1998)对韩国的研究表明,韩国自60年代以来的利率确实是在实行一种金融约束,并且选择性信贷配给是其实施出口推进战略的重要的贸易保护之一。但是对于选择性信贷配给的实际影响,StiglitzandWeiss(1981)认为,通过银行体系进行信贷配给时,如果存在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问题,利率上升时将“挤出”低风险项目,增加借款者的平均风险;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如存在金融约束时),如果金融体系不能高效发挥融资职能,Fis2manandLove(2002)认为,贸易信贷可以“代替”金融体系提供贸易融资,但是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时,获得贸易信贷对企业信誉和声誉的要求很高,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内部,新成立的企业在获得贸易信贷融资时也将非常困难。因此,落后的金融体系下,单纯依靠选择性信贷配给为贸易部门融资会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可能抑制贸易部门中的企业竞争和滋生过度的贸易保护行为。而贸易规模的扩大通过引入外部竞争,将促使国内金融部门解除金融约束,放松信贷控制。

4.资本流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

一国对资本账户管制程度和对资本流动的程度是衡量其金融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贸易开放所带来的商品流动,对资本自由流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没有相应资本流动相配合的大额商品流动,往往会对国内价格水平和国际收支造成不良影响。在有限的资本可兑换机制下,贸易自由化会导致国内商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和经常账户赤字。伴随着贸易开放的FDI增加,也会增加对消除资本流动的需求。GiavazziandTabellini(2004)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和公司行为所带来的FDI的发展将对资本流动产生更多要求,例如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银行和证券市场获取资金必然导致资本流动量增大,对金融开放水平提出新的要求。AizenmanandNoy(2003)也指出,金融开放通过增加垂直FDI能够促进贸易开放,而Gordonet.al.(2001)的经验研究发现,OECD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垂直FDI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确实有显著增加。AizenmanandNoy(2004)对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关系在Geweke(1982)提供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实际金融开放受滞后的贸易开放的正向影响,而贸易开放也受滞后的金融开放的正向影响,其中金融开

放对贸易开放的影响更为显著。PortsandRey(2003)则通过一种有趣的方法将贸易和金融开放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是由相似的引力模型解释的,该理论强调了控制其他变量时,信息流动和信息摩擦在计算贸易和资产流动时的重要作用。

四、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关系

分析框架构建

  通过对上文的论述及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建立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关系的分析框架如下。

1.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相适宜的金融发展水平适宜的金融发展水平应当能为实体部门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在贸易与金融发展决策过程中,应考虑到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紧密联系,使金融发展与贸易促进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涉及较高的制度变迁成本,金融体系往往是改革最难触及的领域,因而大大滞后于实体经济改革,但是落后的金融体系难以提供贸易结构升级所要求的比较优势变迁、规模经济行业发展、风险投资增加、增强行业竞争性,因此这种滞后会严重影响贸易部门乃至其他实体经济部门的改革和发展。

另外,随着世界各国对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普遍认同并感受到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各种贸易自由化组织和提供贸易便利的国际地区组织应运而生,从WTO到地区贸易组织,都成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中坚力量。然而,在这些国际和地区贸易协调机构的运作过程中,应当在国家间金融协调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行贸易自由化和出口导向型的同时,其国内金融体系并不具备相应的适应性,此时国际和地区贸易组织应充分发挥其协调机制,促进适宜贸易发展的金融环境的形成。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如APEC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市场准入的促进机制、发展APEC地区公司债券市场的议题,都表明了向贸易与金融协调的迈进。

2.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次序

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作为一国对外开放的两个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自McKinnon(1991)以来,在考虑对外开放的次序问题时,我们普遍认为贸

24

      现代财经   2008年12月

易开放要先于金融开放,以商品流动作为资本流动

的基础,首先实行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而资本账户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应放到最后阶段。但是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带来的大规模商品流动要有同等规模的资本流动与之相匹配,伴随贸易开放的公司主导的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也需要更大程度的金融开放提供融资支持。考虑到两者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机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似乎应当同时进行,而非具有先后次序。参考文献:

[1]胡岩.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变迁[J].

国际贸易问题,2003,(6).

[2]孙兆斌.金融发展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J].国际贸易问

题,2004,(9).

[3]赵润济.韩国的干预、租金分配与经济发展[M].北

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林孝贵,胥爱欢.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

的弹性影响[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4).

[5]AizenmanJ.andNoy,I.“EndogenousFinancialOpen2ness:EfficiencyandPoliticalEconomyConsiderations.”NBERWorkingPapersNo.10144,2003.

责任编辑 应育松

欢迎订阅 欢迎赐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