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结课技能
陈培松
(2009年4月10日)
一堂好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端,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1、结束的作用
结束是一个任务的完成,不是简单地说一声“这个问题(或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就可以结束的。最好的方法是在一个问题或一节课的末尾,将问题的论点、要点等简明地交待给学生,以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
2、结束的类型
(1)认知型结束。其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去。
(2)开放型结束。把所学的知识向其它方向伸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更浓厚的研究兴趣,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3、结束的过程
(1)简单回忆。(2)提示要点。(3)巩固和应用。 (4)拓展延伸。
4、结课的一般要求
(1)自然贴切,水到渠成。力求做到有目的地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有意识地照顾到课堂教学的结课,使课堂教学的结束做到自然妥帖,水到渠成。
(2)语言精练,紧扣中心。课堂教学结束的语言一定要少而精,紧扣本节课教学的中心,梳理知识,总结要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干净利落地结束全课,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既清晰完整又主题鲜明的认识。
(3)内外沟通,立疑开拓。注意课内与课外的互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联系,以及本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沟通,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