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观念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观念转变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摘 要:当基础教育课程在我国全面改革推进的时候,新课程必须通过实践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怀疑、调查、证究,学生跟随老师的启发进行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思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教育理念、教学认识、师生关系、教学结构等多方面深入分析,详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的转变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 教学观念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比较,笔者发现新教材在编排和选材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体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和新颖性。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比先前更加突出重点,结构层次清晰,并对不同阶段教育引出相应的阶段目标内容以贴近学生成长。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作了深入分析。 一、教学理念的概念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反思性的学习,是与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以教学理念的变化为基础,必将使教学重心逐步转移,从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安排上,教师都应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小学生的体验和兴趣,以此为媒介,解决语文教学中抽象、概括性的内容。从学生

的内心世界出发,引导其进入语文课本中的情感和想象世界,从而达到经验与知识的共鸣。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另外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独特感悟、理解和体验要给予鼓励引导,即使对于学生的一些“异想天开”的看法,也不要否定批评,要看到学生天真无邪童言无忌的一面,闪烁着纯真的天性和智慧的火花。 二、对教材认识的转变

教材在变,对教材的认识也要改变。作为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凭借,教材不是不可怀疑的“圣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应该成为知识、能力、修养、情感、世界观等多方面的载体。教材应该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体,不仅仅是僵硬凝固的文字符号。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就是读者与文本的面对面。学生可以根据主观的阅读去创造文本的意义,这与读者自身的特有经验和自身理解有关,所以不同的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吃透教材的各个点,理清文章思路,意会表达的方法,做到真正驾驭教材,把教材变为学本。让学生通过已获得的经验知识,逐步亲近教材,了解教材,掌握教材,创造性地把教材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三、师生关系的转变

作为教学活动中人际关系的体现,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交流和情感的对话,从而营造出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借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创造力量所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说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

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焕发师生的潜能和激情。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是处于被动的位置,没有主动积极参与的意识,因此需要特别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导引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潜藏的出色才能。

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并对个别学生予以特别关照和鼓励,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研究的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学结构的改变

由于教材、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的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必须多种多样。教学结构可以分为学习资源的配置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运用,有一定的稳固性,又有相对的变动性,可以说是稳中有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结构中,教师应该用于尝试,大胆创新。从知识到能力,再从能力到智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一直在走一条漫长的跋涉之路。一些所谓的语文教学经典经验,如划分段落、找中心句、概括感情思想等等,这些手段把语文教学推向了低效的死牛角。教师在学生的阅读中适当进行指导,以促进学生进行纠正、释疑和整理归纳。读书学习的过程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慈祥自然地进行指导。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熟知课本内容,把握思路,体会作者感情,学习文章的表达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中秋.品味课堂真滋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2009,(03).

[ 2]王祥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2).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柯岩街道阮社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