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大《养生与保健》作业参

电大《养生与保健》作业参

来源:华佗小知识
电大《养生与保健》作业参

《养生与保健》作业1

(上篇)

一、问答题

1、养生学有几个特点?(第一章)

答: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医疗经验的总结,是既有其性,又涉及多领域的实用性学科。养生学的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医养生学固然要有相对性,但终究脱离不了中医体系的大框架。中医理念的特点,深深地体现于养生学之中,并决定着养生具体方法的设计与运用。(2)以和谐适度为宗旨。和谐主要体现于平衡阴阳之中,中医养生理论在阴阳常说的直接指导下解释生命现象,协调阴阳使之和谐、自然就成为养生的宗旨。(3)以预防为核心。养生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预防疾病。防止疾病的发生、演变以及复发是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内容。(4)以综合调摄为原则。数千年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养生学提出了形神共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和调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通调气血、养正祛邪、三因摄生等原则。(5)以适应广泛为模式。养生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防病,其适应的对象是所有未病之人、患病之人或病愈之人,无论是中医抑或西医,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群体。

2、从哪三个方面反映健康长寿的基本生理特征?(第三章)

答:以下诸方面是健康长寿的基本生理特征:(1)头面的骨肉、眼神、面色、听力、齿发。在头面部体现健康的生理特征主要有骨高肉满、眼睛有神、面色红润、双耳聪敏、牙齿坚固、须发润泽。(2)语言、呼吸、饮食、二便、生殖等脏腑功能。主要生理特征有声音洪亮、呼吸微徐、纳食馨香、二便通畅、寐寤如常、天癸不竭。(3)形体、肌肤、关节、肢体运动等外在表现。形气相得、肌肤润泽、腰腿灵便。(4)情志、记忆、思维语言等精神活动。精神愉悦、记忆良好、思维敏捷。

3、从你自己的生活起居中分析哪些符合“法夫顺地”的养生原则?(第四章)

答:“法天顺地”原则:(1)顺四时而养:四气调神,顺四时调阴阳气血、顺因时调脏腑经络、依四时防病。(2)顺昼夜而养。(3)顺月之盈云而养。(4)顺地域而养。在生活起居中,要主动地效法和顺应天地自然阴阳变化规律,安排好日常生活起居作息,在季节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掌握和了解四季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疾病的流行情况,做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符合顺四时而养等“法天顺地”的养生原则。

《养生与保健》作业2

(中篇)

一、问答题

1、调养精神的最高准则是什么?在这一准则指导下,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精神养生方法?(概括列举)(第一章)

答:调养精神的最高准则是“守神”。指避免外界各种因素的困扰,不依赖外力,能动地对自己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协调稳定,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在这一准则指导下,中医学形成了以下行之有效的精神养生方

法:(1)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少欲私寡欲,心安不惧;无视无听,抱神以静;静默坐忘,收摄心神。(2)静中寓动,神用有节。凝神定志,神用专一。动静结合,适度用神。(3)动形怡神,形与神惧。(4)顺应自然,四气调神。春日宜精神舒畅,夏日宜精神饱满,秋日宜精神安宁,冬日宜精神内敛。(5)修身养德,陶冶性情,修身养德,近善远恶;陶冶性情,改善气质。(6)调节情志,合理疏导。适度宣泄,勿令过情;顺志从欲,调畅情志;言语开导,排忧解烦;移情变气,情志相胜。

2、你是怎样做好“安于起居”,在“色彩养生”方面注意哪些问题,举例说明?(第二章、第八章)

答:在“安于起居”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1)认真选择居住地,积极主动地改善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合理装饰居室,使自己安于居处。(2)坚持劳逸结合,顺时顺地顺人穿着或更衣。在“色彩养生”方面注意色调的浅淡,根据自己的年龄、喜好等使用色彩,让色彩的调和尽量简捷、明了,避免颜色过深、过冷、过多或杂乱。如:在装修居室之前,我会根据居室的用途、功能合理规划装饰色彩,比如卧室用色选择平静色、静感色等。

3、运动养生学的原则是什么?有哪些优点?传统的养生有哪些?你喜欢什么运动?(第四章)

答:运动养生学的原则是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养生的优点有:(1)简单方便,易于掌握;(2)经济实用,灵活多样;(3)寓练于尔,愉悦身心;(4)防病强身,治病祛疾。传统养生运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应用目的不同,形成医、儒、道、释、武、艺六大流派,生成几千种养生。常用传统的养生有:放松功、保健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太极拳。我喜欢保健功运动,因为该运动是一种以自我按摩为主、辅以和意念活动的健身。

《养生与保健》作业3

(下篇)

一、问答题

1、脑力劳动者怎样进行保健?(第一章)

答:(1)科学用脑。一是根据大脑活动的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连续工作。二是改善工作环境。三是选择正确的工作姿势。四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2)食物健脑。要合理地安排膳食,供给充足的谷蔬果肉,保证营养均衡,多食鱼类、坚果类等健脑补脑食物。(3)适度运动。工作之余,可以适当进行步行、跑步、游泳、传统健身体操等全身运动或头颈、扩胸、腹臀、腿肌等局部运动。(4)按摩保健。可采用手梳头、抹额、揉太阳穴、按揉脑后等按摩头部或左右、上下揉拿颈、肩部。

2、体力劳动者怎样进行保健?(第一章)

答:体力劳动者要根据不同工种,因人因地制宜,注意改善生产劳动条件和环境,采取相应的方法积极保护,控制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1)合理膳食。要根据各种工作环境和强度不同,选用相应的食物来抵消或解除有害因素的影响,注意膳食的合理选择与搭配。(2)科学的工作和休息。要注意劳动防护,实行工间休息,定期健康检查。(3)运动健身。在体力劳动后应进行慢跑、健身操、游泳等一些轻松的体育活动,使参加劳动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和休息。(4)适当用脑。应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多读书看报,有意识地锻炼记忆力,增

强脑力。

3、节气养生中的“四立”、“二至”、“二分”分别代表哪些节气?一年中有几个节气?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第二章)

答:节气养生中的“四立”代表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二至”代表夏至、冬至节气,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二分”代表春分、秋分节气,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一年中有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是:(1)节气日前后两三天要注意保存体力,不要熬夜,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分劳累,尤其不可劳汗当风。(2)节气日前后,要注意情绪的稳定和乐观。尽量避免情绪冲动。(3)注意饮食适度,不吃过寒、过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4)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谨防外邪侵袭机体。(5)在四立、二至、二分八个大的节气日前后;尤其要十分慎重,年老体弱的人,可适当服些保健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一些救急药物,应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