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上 导学案

七年级上 导学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备 注: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页,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距今时间: ;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二)北京人(阅读课文3—4页,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距今时间: ;地点: 。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 3、北京人的生活: 。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

(三)山顶洞人(阅读课文4--5页,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距今时间: ;地点 。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 ;制造工具的技术 ;火的使用 ;社会组织 。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

探讨一:北京人是怎样同大自然作斗争的?(阅读课文P3黑体字第二段)

例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材(人教版)

(1) 在材料一所述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1

三、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 A.云南省 B.陕西省 C.北京 D.河南省 5.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

备 注: 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曾在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 B. 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 6. 某位同学想利用暑假时间去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买的车票是去

A. 云南元谋县 B. 陕西蓝田县 C. 北京周口店 D. 山东泰安

7.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 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县 B. 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8.学完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后,小明画了一幅某远古居民生活的图画,画中有十几个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有的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的在钻木取火烧烤食物,

有的脖子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画中画的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9.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有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A. 山顶洞人正在缝制兽皮衣服 B. 北京人正把捕获的猎物放在火上烤

C. 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 D. 河姆渡人正在种植水稻 四、课堂反思:

2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备 注: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分化和阶级)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一)、温故互查: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是

2、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前,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居民是 3、北京人使用 火,也会 火种;山顶洞人会

4、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 石器,山顶洞人还掌握了 技术 5、北京人过着 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生活 (二)、设问导读:(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一目,完成下列小题: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 ;地点: 使用的工具是: ;原始农业:种植 ;原始手工业:会制造 ,还制造简单的 和原始的 3、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2)阅读课本第二目,完成下列小题:

1、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su)的国家是: 2、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 ;地点: 流域;使用的工具是:

;原始农业:种植 ;原始手工业:制造色彩鲜艳的 ;已学会了 、 、 。 3、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3

三、课堂练习 备 注: 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 B ②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

7、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此地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粟 D.占城稻 8、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最可能吃的主食 ( ) A.面食 B.小米粥 C.米饭 D.玉米 9、如果你去西安旅游,你能就近参观(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四、课堂反思:

4

第3课 华夏之祖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尧、舜、禹,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禅让制”

2、归纳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 【学习重点】: 黄帝是------人文初祖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一)、炎黄战蚩尤

距今约四五千年,_____和___ _是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结成联盟, 在______ _战中,打败了_______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____。后人尊称 为“人文初祖”。 (二)、黄帝----“人文初祖”

本课讲述了哪些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重大贡献?(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相传,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 ,发明 ,为以后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 ,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 ,伶伦编出了 ,后人尊称黄帝为“ ”. (三)、尧、舜、禹的“禅让

1黄帝以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 、和 。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

1、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礼运》 请回答: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

(2)、\"选贤与能\"中的贤人,你知道的有哪些?

2、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5

备 注:

三、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2.“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

A.黄帝 B.大禹 C.蚩尤 D.女娲 3.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4.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5.“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关于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6.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 C.实行禅让制 D.文字的出现 7.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8.炎帝和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主要生活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闽江流域

9.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水患,造福于民。这个历史人物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四、课堂反思:

备 注: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