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1、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首先提出。

符号学包括句法学(研究符号和语义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其对象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

2、 语用学的发展:

1) 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于1954年提出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指引词语。

2)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1955年在哈佛大学做了题为《论言有所为》,提出“言语行为理论”。

3)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

4) 1977年,《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语用学作为语言学一门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

5) 1983年出版了语用学的两本优秀教材:列文森《语用学》、利奇《语用学原则》。

6) 1986年,国际语用学学会在荷兰成立,并决定把《语用学杂志》作为学术刊物.

3、 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4、 语用学和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p9

5、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6、 “语境”是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7、 陈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学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该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

“六何说”: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

8、 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语言交际的语言环境.

索振羽的划分p21

9、语境意义是在特定语境条件下,说话人希望传递的交际信息.

10、指示词语的组织形式:(自我—说话人为中心)

1)中心人物是说话人;

2)中心时间是说话人说话的时间;

3)中心地点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

4)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位;

5)社交中心是说话人相当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

11、指示词语的不同用法:

1)指示用法:

A、身势用法:指示词语只有借助对言语事件的实在的听觉、视觉、触觉才能理解。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B、象征用法:只需要知道言语事件的基本空间参数就可以理解。

2)非指示用法:

A、照应用法:一个词语的所指跟前面出现的别的词语的所指是同一对象。

B、非照应用法:

12、指示词语的分类:

1)人称指示: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

特殊用法:仅指交际的对方或听话人一方。(“我们”表亲切,拉近双方的距离。)

第一人称复数借指第一人称单数.(表谦虚)

2)地点指示:

区分来、去:以说话人说话所处地点

3)时间指示

区分指示时间:依靠语境,而且有循环性.(例:下周二)

非指示时间:不依靠语境,无循环性。(例:1954年)

4)语篇指示:是用词语指语篇的某一部分,而所用的词语就包含在这一语篇的话语中。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5)社交指示:指语言结构中能够反映出语言使用者身份和相对社会地位的那些词语和语法范畴。

社交指示语的语词形式:

敬语:尊称:大人、阁下、令尊、

谦语:鄙人、在下、内人、犬子

称谓语:职务:校长、主任、总编

学位:博士

13、格莱斯把“意义”分成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p52

1)自然意义是表示某一话语的自然所指或对某事的自然显示;

2)非自然意义:

3)字面含义:也就是明示意义,是话语语言形式自身传达的意义,表达意义.

4)含义:也就是隐含意义,超越语言表层的意义,即暗含的言外之意。

5)规约含义:也就是常规含义,是话语由词语的常规意义决定的隐含意义。

6)会话含义:

7)一般性会话含义:不需要特殊语境就能推导出来的含义.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8)特殊性会话含义: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项准则,听话人需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含义。

14、合作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15、会话含义的特点:

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可推导性、非规约性、不确定性

16、得体原则:是为了补救和完善“合作原则\"

三个次准则: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克制准则

17、索振羽的礼貌准则:

赞誉次准则、谦虚次准则、一致次准则、同情次准则、宽宏次准则、恰当的称呼次准则、

18、幽默准则:(创造和理解)

1)运用汉语修辞学的一些修辞格创造幽默话语和理解幽默话语;

2)运用歇后语、成语创造幽默话语;

3)借助妙答、歪解、自嘲创造幽默话语;

4)在语言交际中,只要适切语境,立意奇巧,表述谐趣,都能创造出幽默话语来。

19、幽默的基本功能: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1)增添欢乐;2)拉近关系;3)消释误会;4)缓解矛盾;

5)消除隔阂;6)展现才智;7)摆脱困境;8)回敬挑衅。

20、近代第一位探讨预设这一类问题的哲学家的德国人弗雷格。

21、预设按内容分可以分为存在性预设和事态性预设;按推断依据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22、语义预设指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靠逻辑概念、词语义推断出来的话语的先决条件.(没有语境)

23、语用预设是说话时间、地点、场合、说话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说话情态等言外语境推断出来的话语的先决条件。

24、语用预设的两个特征:合适性、公知性。

25、预设的利用:

1)利用预设理解言外之意;

2)利用预设进行有力的诘驳;

3)利用预设进行技巧的交谈。

26、奥斯汀的施为句理论:分为叙述句(陈述句)、施为句。

27、言语行为三分说:叙事行为、施事行为、成事行为.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28、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发话行为、命题行为、施事行为、成事行为。

29、言语交际应遵守的构成规则:

制约规则、构成规则(命题内容规则、预定规则、真诚规则、本质规则)

30、塞尔施事行为的分类:

断言行为、指令行为、承诺行为、表态行为、宣告行为

31、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1)直接言语行为理论:直接表示说话人用意的施为动词的话语所传递的言语行为。

(奥斯汀的显性思维句)

2)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没有直接表示说话人用意的施为动词的话语所传递的言语行为。

32、直接语力(次要施事行为) 间接语力(首要施事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