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来源:华佗小知识
理论前沿2014年第11期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于 楠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思政部,辽宁铁岭1 12000)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同 ̄t-Y.-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 色:不仅是专业特色,还包括其他各个层面的特色,尤其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首先,学生生源综合素质下降。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 具有“先天”的劣势.招生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招收普通高考最 后一批录取的高中生,二是招收“三校”(即中专、技校、职业高中) 对口生,许多考生把进高等职业学院视为与普通高校无缘的一种 迫不得已的选择。再加上高校连续多年持续扩招,给高职院校带 来的直接后果是生源的进一步萎缩,许多高职院校出现录取不报 到的现象。为了招满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录取分数。上述原 因决定了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层次不高,生源质量较差,学生 素质参差不齐。这就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问 题复杂,不能简单套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具有更强 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多层次策略,有的放矢。 二、教育目标的特殊性 我国各类学校都是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 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去落实的。在此总目标下,为与我国 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科学管理方面人 才。又需要在工厂生产和建设一线直接从事制造、施工、基层管 理等操作技术(能)方面人才的这一时代特征相适应,高职院校教 育有其直接目标: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即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 又具有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现场进 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事实上,以理论为主 的研究设计型人才的岗位毕竟有限,大量需求的还是以实践为 主的技术(能)型人才。同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出校门 之时就有某种相当的技艺或技能,能直接上岗,中间不需过渡期 或适应期。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特点,要求我们要 处理好专业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我国的高职教育 在专业理论上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着重强化岗位职业能 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不能将此原则套用在思想政治 教育上,不能浅尝辄止,既要重日常管理,又要重深层次教育。 三、教育模式的特殊性 与普通高等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不同,高职教育则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将技术(能)强化训 练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工学结合,教 学与实训的比重几乎可达1:1左右。并且,高职教育更强调办学 的开放性,办学上更加灵活,强调社会参与培养人才:教学 计划可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确定高级技术型人才的 “应知、应会”要求;教师和学生定时、定点到行业或企业实习,行 业中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到学院讲授,以实行双向交流: 毕业设计或科研课题要求本身就是实际工程的实用课题:在办 学设备上,尽量利用行业或企业的现有条件,建立学生的实习、 实训基地:在技能考核上与行业、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进 262 【文章编号】1007—4244(2014)11—262—1 行,实施由社会行业或企业公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种以 “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以及办学时间的短暂,使得 高职院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传统。 四、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 容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也有着明显区别:不仅要培养普适性的 基本素质,还要注重培养“职业人”所特需的职业素质,如:合作 能力、协作精神、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但目前的社会现状却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从社会认同角度 言,高职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是迎着人们将信将疑的 目光步入社会的;从就业岗位看,他们也绝大多数不再是管理 者,而只是一般从业人员,很少有人能如预期培养目标那样成为 “蓝领”,其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定位,已名不副实。高职学生在社 会和人生的舞台上,受到时代的严峻挑战,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 中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专业思想不牢固,混大专文凭的思想较 为严重。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教育类别,树 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顺利完成学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 题。所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培养的具体 特点,联系学生未来劳动岗位的实际,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中心。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让学生正确认 识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成才,从而确立学好职业技术、立志岗 位成才的价值取向。 总之,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露出对高职教育大规模需求的 端倪,但我国高职教育尚在摸索之中,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定位及 其教育成果尚有待社会与市场的检验,无论是学生、家长、老师, 还是整个社会,心态都较为复杂。面对已成为现代大学生重要新 生力量的高职学生,需要我们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必 须全面把握高职教育的本质,把握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 点和规律,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 进、卓有成效,以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高职教育的培 养目标,为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输送适销对路、德 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R1.2004. 【2]陈萍.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J1.湘潭师范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刘建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11,(32). 作者简介:于楠(1987一),女,汉族,辽宁铁岭人,辽宁工程职 业学院思政部助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