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0分钟训练3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分钟训练 3 语言文字运用
+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股肱 (gōng) 悭吝( qi ān) 嚼舌头( ju é) 人头攒 动( cuán)
. . . .
B.咋 舌( zé) 道行 ( heng) 轧道机( yà) 赛马卖解 (ji è)
. . . . C.看 护( kān) 攻讦 (ji é) 折跟头( zhē) 睚眦 必报( zì)
D.孝悌 (dì) 蹊跷( qī) 刀削 面( xi āo) 麻木 粗心( bì)
. . . .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本分 黄粱梦 鹤立鸡群 明易躲,暗剑难防 B.部署 辩白人 鸦鹊无声 为山九仞,前功尽弃 C.喜爱 迸发户 永葆青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喝采 奖励令 陈词滥调 东隅,收之桑榆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 词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
.
.
.
失之
A.导演们在没有耐心或许没有能力关照 ..现实的状况下,对历史故事进行任意改造已成为 他们进行 影视剧创作的看家本事。
B.意大利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触礁搁浅后,船长不只没有实时组织乘客撤退, 反而擅辞职责,径直 逃生,受到世人谴责。
..
C.李宗伟和林丹是现在羽坛的顶尖选手, 虽是球场上的“死敌”, 但无数次的同场对决, 相像的伤病经历,让两人惺惺相惜 。
....
D.因为购房者对楼市有多种揣摩,观看心态较重, 2012 年初,新房、二手房交易量 大幅下跌,全国楼市尸横遍野 。
....
4.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行走不够快,我们就跑了起来,跑步不够快,我们就飞了起来。人生旅途上,我们不 停地走,跑,飞,可我们的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了吗?
B.河南“天价过路费案”的偷逃过路费数额由本来的
368 万元减至 49 万元,这个结果
是公检法部门自己作为使然,仍是媒体和民众的使然?
C.重法度是书法家理性化思想的表现, 《书谱》说:“一点成一字之规 准” 。而以文字为起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则是道法自然的书法大境地。
,一字乃终篇之
D.市工商局启动的“叫停电信收费不合法例则”行动:万人晒话费账单、公然搜集侵权凭证,是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推动垄断行业改革的有效措施。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 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单有助于保护和社会稳固,并且有益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益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因为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少,当前许多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 制难、后期保护不便等问题。
C.全国有 90%以上的人观看春晚,可见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每年春晚的质量也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D.“ 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由是由列控中心设施存在严重设计缺点、上道使用审察把关不严、应急处理不力等要素造成的。
6.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的表达,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高老太爷一世最关怀的是保护封建大家庭的次序和兴隆,但当他意识到他的大家庭不
可防止地要走向衰落时, 只能放弃挣扎, 表现出一点难得的慈爱、 平和以及自我懊悔。 (《家》)B.刘姥姥因为喝了很多酒, 吃了油腻食品,大泻一阵后,晕乎乎地走到了黛玉的卧房, 看到精巧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气臭气散了一房屋,幸好被实时整理,才没有被黛玉知道。 (《红楼梦》)
C.贝西姨婆是一个性情怪异的人,她一世最为生气的是驴子从她门前的草地经过。她敢 爱敢恨,特立独行,既收容监护了大卫、迪克等很多人,又对背叛她的丈夫以眼还眼。卫·科波菲尔》 )
控
(《大
1 / 5
2020年度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0分钟训练3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D.当伏脱冷看出拉斯蒂涅想往上爬时,便指点拉斯蒂涅追求维多利小姐,并说能够让他 当上继承人,获得银专家的遗产,但前提是要给他二十万法郎作为酬劳。 (《高老头》)
7.古代诗文默写。 ( 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 )
( 2) ________________ ,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________________ 。
(《诗经·氓》)
( 3)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杜牧《阿房宫赋》 )
( 4)渔舟唱晚, _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 ______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
8.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第( 1)~( 4)题
原 臣
黄宗羲
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堪称之臣乎?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堪称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怎样尔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否则,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进而视之听之,此
① 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 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己死而为己亡,吾进而死之亡之,此其私暱
辨也。 .
世之为臣者昧.于此义,以谓臣为君而设者也。君分吾以天下尔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 后牧 之,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今以 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倅,足以危吾君也,不
. .
得不讲治之牧之之术。苟无系于社稷之生死,则四方之劳扰,民生之 憔倅,虽有诚臣,亦以
为纤芥之疾也。
夫古之为臣者,于 此乎,于彼乎?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
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乃所认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认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小看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何尝不背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以前,从曳木者认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嗟乎!后代骄君
自恣,不以天下万民为 .事。其所求乎.草野者,可是欲得奔忙服役之人。乃使草野之应于上
者,亦不出夫奔忙服役,一时免于寒饿,遂感在上之知遇,不复计其礼之备与不备,跻之仆妾之 间而认为自然。
万历初,神宗之.待张居正,其礼稍优,此于古之师傅未能百一;当时论者骇然居正之受无人臣礼。夫居正之罪,正坐不可以以师傅自待,听指派于仆妾,而责之反是,何也?是则耳
目浸淫 于流俗之所谓臣者,认为鹄矣!又岂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
或曰:臣不与子并称乎?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尔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像矣。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行变者也。
(选自《明夷待访录》 )
n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B.世之为臣者昧.于此义 C.君授吾以人民尔后牧 .之
辨:差别 昧:隐蔽 牧:管理
2 / 5
2020年度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0分钟训练3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D.是则耳目浸淫 于流俗之所谓臣者
浸淫:浸透 ..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3)文中画波涛线的部分,断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出而仕 / 于君也 / 不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 / 仆妾也 / 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 / 师友也 / 夫然谓之臣 / 其名累变 / 夫父子 / 固不行变者也。
B.出而仕于君也 / 不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仆妾也 / 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师友也 / 夫然 / 谓之臣
/ 其名累变 / 夫父子固不行变者也。
C.出而仕 / 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 / 仆妾也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 / 师友也夫然谓之臣 /
其名累变夫父子 / 固不行变者也。 D.出而仕 / 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仆妾也 / 以天下为事 / 则君之师友也夫 / 然谓之臣 / 其名累变夫 / 父子固不行变者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怎样尔后可?②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何尝不背也。③夫居正之罪,正坐不可以以师傅自待,听指派于仆妾,而责之反是,何也?
3 / 5
2020年度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0分钟训练3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参照答案
1.C 分析: A 项,“嚼”应读“ ji áo”; B 项,“解”应读“ xi è”; D 项,“悌”应读 “t ì”。
2.D 分析:A 项,“剑”应为“箭”; B 项,“鹊”应为“雀”; C 项,“爆”应为“暴”。 3.C 分析: A 项,“关照”应为“观照”。 B 项,“径直”应为“径自”。 C 项,“惺 惺相惜”指聪慧的人怜悯聪慧的人, 泛指性格、 才能或境遇等同样的人相互恭敬、 怜悯。 D 项, “尸横遍野”比喻各处都是呻吟呼号、流浪失所的难民。
4.B 分析: A 项,“跑步”前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C 项,“之准”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内; D 项,冒号应为破折号。 5.B 分析: A 项,递进次序不妥; C 项,搭配不妥,应改为“看春 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 D项,构造杂乱, 应将“的原由”删去, 或将“由”和“等 要素造成的”删去。
6.D 分析: A 项,高老太爷最后并未放弃挣扎,更没有表现出慈爱、平和; 玉的房间; C 项,贝西姨婆对背叛她的丈夫仍旧没有忘却,依旧服从、关怀他。
7.(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 2)尔卜尔筮 以我贿迁 杳不知其所之也 ( 4)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8.( 1) B 分析: B 项,昧:昏乱。 (2) B 分析: A 项,于是 / 就是; B 项,动词,作为;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的性 / 代词。
( 3) B
C项,介词,在 / 介词,对; D项, B 项,是宝 ( 3)辘辘远听
( 4)①为君主牺牲性命,这是没有私心的最高表现;可是还不可以算是好臣子,那么为臣之道应当怎么样才能够呢?
②即便能辅助君王盛行,跟着国君牺牲,他们关于为臣之道仍旧不可以说没有违反。③其实张居正的过失,正是因为不可以以师傅的身份对待自己,反而像奴仆姬妾同样遵从
皇帝的驱遣,但是指 责他的人看法却正相反,这是为何呢?
参照译文: 有一种人,在君主还没有在神情和语言上表表示思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心思,用这样的人来服侍他的君主,能够说他是臣子吗?我说:“不可以够!”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侍 奉他的君主,能够说他是臣子吗?我说:“不可以够。”在神情和语言上还没有表表示思,就知道其心思,这是用来服侍父亲母亲的;为君主牺牲性命,这是没有私心的最高表现;可是这样做还不可以算是好臣子,那么为臣之道应当怎么样才能够呢?我说:“因为天下广大,不是国君一个人所能治理的,所以才把它分给百官管理。”
所以,我们出来当官,是为了天下百姓,而不是为了君主一人;是为了万民苍生,而不是为了哪一家人。我的目的是天下百姓的福利,假如不是这个目的,即便国君以行动语言来逼迫我,我也不敢遵从,更况且没有明确的行动或语言呢?假如不是这个目的,就算是在朝廷中当官,我也不肯意答应,更况且为国君牺牲生命呢?假如不是这样,却以国君一人一姓的福利为目的,国君一有未经明确表示的爱好嗜欲,我就善加体察,曲意奉迎,这是宦官仆妾的心思啊;国君为一己的私心而身故家亡,我也跟着身故家亡,这是个人感情亲密者才能有的事情啊!这就是真的臣子与不是臣子的差别啊。
世受骗臣子的人不理解这个道理,认为臣子是为了君主而设置的。国君把土地分给我,而后让我治理它;把人民赏给我,而后让我管理他们;把天下人民看作国君个人的财富。今日 ,因为四周劳累纷杂,人民生活困顿,足以危害到君主的权位,才不得不讲统治国家管理百姓的方法。假如没相关系到国家的生死,那么四周劳累纷杂,人民生活困顿,固然是忠心的臣子,也会认为这些不过不足挂齿的小缺点罢了。
古代做臣子的,是以天下万民为念呢,仍是视天下人民为国君的私物呢?其实天下的平定杂乱,不是在于皇室一姓的兴亡,而是在于千万百姓的忧患安乐。所以夏桀、商纣的消亡,居然成了天下大治的原由;秦始皇、元人的盛行,居然成了四海鼎沸的原由;晋、宋、齐、梁的兴亡,都与天下的兴亡并没关系。做臣子的假如不重视百姓的疾苦,即便能辅助君王盛行,跟着国君牺牲,他们关于为臣之道仍旧不可以说没有违反。
治理天下,就像牵拉大木头同样,前方的人喊“耶”,后边的人就要跟着喊“耶”。君主和臣子,就是一同拉木头的人啊!假如手不拉紧绳子,脚不踏稳地面,君主不过在臣子眼前玩耍,臣子还认为是对的,那么臣子的职责就荒弃了。唉!后代骄傲的君主自我放纵,不把天下万民的福利当一回事。他们追求民间未任官的人,只可是是想要个供他驱遣的人罢了。
4 / 5
2020年度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0分钟训练3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古代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于是让未任官的人帮君主做事,也可是是一些各处奔忙的杂事,他们一时能够免于受冻受饿,于是就感谢君主的知遇之恩,不再计较礼仪的周不周祥,跻身于仆妾之辈,而认为这是理所自然的。
万历初年,神宗对待张居正的礼仪稍微好了些,这在古代的皇帝师傅中百人还没有一人,当时议论者特别惶恐张居正接受这不属于臣子的礼仪。其实张居正的过失,正是因为不可以以师傅的身份对待自己,反而像奴仆姬妾同样遵从皇帝的驱遣,但是谴责他的人看法却正相反,这是为何呢?这是因为他们长远习惯了一般对臣子的做法,认为这就是正确的!他们又哪里知道臣子与国君,不过称号不一样而本质同样呢?
有的人说:“君臣关系莫非不是和父子关系同样吗?”我说:“不是的。父亲和儿子是一脉相承的,儿子了父亲的躯体才有了躯体,所以孝子固然不再和父亲是一个躯体,却能每日亲密父亲的气味,时间久了也就和父亲情意相通了。不孝子,走开了父亲的身体以后,一每日与父亲疏远,时间久了他们的气质也就没什么相像的了。君臣的名分是依据管理天下的需要产生的。我假如没有肩负治理天下的责任,那么我关于君主来说不过个陌生人。假如出仕成为了君王的臣子,却不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那么也就是君主的仆妾了;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那就是君王的老师朋友了。这样说来,固然都被称为臣,但名分却有多种变化,而父子的关系倒是永远不会变的。”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