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案例
在我班上就读的一名男生,自入校以来,学习动力就不足。同班里其他同学相比,他的文化课基础与大家有着特别大的差距。通过与他的交流,我了解到是他在中专时候几乎没有学习,根本没掌握最基础的文化知识,以致于现在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但是该男生自我约束力较强,特别服从班级管理,主动配合辅导员工作,与班级同学也相处融洽,为人热情。整个大一第一学期,他的表现都比较平常,没有任何违纪现象,也没有引起辅导员与同学们的过多注意。
大一下学期开学不久,他突然找到我,提出了退学的想法,言语间透露出十分的遗憾和无奈。我首先与他沟通了他退学的主要原因,他坦言主要是感觉学业上落后的太多,没有足够的能力接受专业知识,感觉自己是在浪费自己时间,一学期下来,基本上上课都是在混沌状态,课下也没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做,于是便萌生了退学回家随从姐姐去外地打工的想法。他在班中年龄较小,性格上也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因素,尽管他表现的十分坚决,但我仍能感觉到他当时并没有完全做好弃学就业的准备,只是迷茫中作出的一个冲动的决定。感受到他对自己的极其的不自信,我认为一时的劝告并不能马上打消他这个念头,于是我并没有直接反驳他的提法,而是根据他家中的并不富裕的经济情况,以一年的学费已交,中间不予退费为由,建议他至少将本学年坚持读完,再做打算,这个建议有效的动摇了他的初衷,他表示要回去再进一步考虑,也同时留给我更多时间琢磨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
从那天起,我加强了对他的关注,增加了与他的交流,但尽量每次交流都先避开退学这个话题。慢慢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充满热情又乐于助人的学生,只是平常获得不了更多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学业上已经压力很大,课余生活的单调更使他对大学产生了厌倦。我及时制订了帮助他调整情绪的大体计划:首先,就是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使他的热情
高涨起来。我制造更多的机会,让他帮助我完成一些细微的工作,这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每次交代的工作,他总是乐此不疲的认真去做,也慢慢找到了成就感。其次,我给他“开后门”,所有的课程里他只对机械制图感兴趣,我特别允许他可以先只搞好这一门课。同时每个月准他一到两次假,允许他周末离开学校,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但此期间保持和他的联系,确保他的去向和安全,并鼓励他广交朋友,开发自己的兴趣,一段时间后,他自己慢慢感受到了大学生活中丰富和自由的元素。在此期间,他的一项突出的爱好----摄影也慢慢被发掘出来。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是把一些能在公众场合出现的机会留给他,借助他的这一大爱好,很多的活动,我都带领他前去参加,并特别指定他为专门的摄影人员,并不避讳将他完成的不好的环节当面指出,这增加了他努力的动力,同时鼓励他选修了摄影课。整个第二学期期间,他没再谈起退学这个话题。在第二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认为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主动找到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将上学期末他提出的退学问题重新抛出来,探寻他的想法。看得出虽然他心里仍然残存着这个念头,但已经完全没有了当时的冲动,要求我再给他一点考虑的时间,大二开学前会给我确切答复。这时我终于展开了语重心长的劝告,从他父母对他的殷切期望、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深厚感情、以及当今学历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鼓励他一定坚持要把大学读完。自那时起,他对老师便建立了深刻的信任。
至今,他都始终保持了大一后期的良好心态,虽然课业上仍然是非常的力不从心,但是他从其他方面的收获感受到了大学的价值,这支持,包括他自己跟其他同学谈到的,老师和父母的关爱和期望,都给了他莫大的精神支持。在前一阵的校庆活动期间,他荣幸的被选拔为校庆日礼仪接待。面对怎么艰巨的任务,他还是有些许的不自信,咨询我的意见,我以开玩笑的语气“命令”他务必参加,好好表现。他顺从的接收了我的建议,并一直坚持认真训练。最后事实证明,他以出色的表现向老师、向他自己交上了一份很好的答卷。这次毕业前的重要实践,为他下一步的就业提供了动力。
这两年多的时间,记录了一名落后生的蜕变历程,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学生的成长,除了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身心要健康发展,这是实现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乐观积极的情绪是学生发展的保证。同时,因材施教的理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一直把握的原则,特别是最后进生的转化,更需要有不同于对其他学生的耐心、爱心和恒心,这不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不仅要动脑、更要用心,要用关爱结合方法,为学生打造一个台阶,引导他们迈上去,才能走的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