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经济探索 《经济师}2o15年第7期 想、实事求是”,“要搞改革开放”,“以经 济建立为中心”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因此,在1992年同志再 次南巡,到深圳等地考察,再次强调“改 革开放”,并提出来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 题,如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断。同时也提出 论市场 经济是 法治经济 ●田湘南 摘要:当今世界已是经济全球化, 凡是能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必须是市 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否则世贸组织不 场形成的缩影。所以,市场经济的产生是 人类社会发展和商品交换市场形成的必 然结果。 上海浦东要搞开放成立浦东特区。所以, 党的十四大才决定提出搞社会主义的市 场经济。这样再次推动改革开放,深入持 续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 完善,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 承认其是拥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市 场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如工贸市场、农 贸市场、期货市场等。市场经济是指由市 场自由配置资源方式的经济,它是 一种经济体系,它的特征是自由、平等、 公平、产权明晰等,它叉称为由价格机制 所引导和调节的经济。它是由市场交换 规则制约的普遍化的经济形态。从宏观 上看市场也有计划,计划也离不开市场。 二者有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 作用。法治经济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 行规、决定、命令等形式来调整经济 关系,规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指导经 济运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和惩罚 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整个经济运行 按照法律、法规预定的方式稳定、健康, 持续有序地朝着市场规则方向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治经济持 续有序 中图分类号:F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32-03 一、市场经济的产生 市场经济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 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市场经济产生是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 济产生和城市形成的前提条件。这无论 在中国,还是在中亚、南亚、西亚、地中 海、两河流域;还是后来的古希腊、古罗 马、在欧洲、非洲、美洲,总之,一切有商 品交易的场所都有市场经济存在。 市场经济发展是在自由资本主义产 生以后,逐步扩展到世界各地。 1.古代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形成。中国 在古代同世界各文明国家一样,是一个 农耕社会,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它融合着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也集成 各民族的智慧,这一点可以从出土文物 和电视台摄制组拍摄的边疆行节目 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古代的制陶业、 制瓷制、造纸业和制酒业。以及制盐业、 竹木加工业、药材加_T-业,都反映着中国 古代的手工业的形成。尤其是中国千年 的古镇存在更能说明是古代商品交换市 一32一 2.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文 明的产生。在中国长达上万年的农耕社 会,所谓:神农取火,女娲制布,男耕,女 织,这在《天仙配》的戏剧中,就反映这 一点。这说明农耕社会的文明在中国有 几千年的历史。所以,中国古代经济是 以农产品和丝绸为主的产品,陶瓷产品 主要也是日用品,只有少量的才供皇家 和达官贵族享用。因此,在中国的工业 产品自从19世纪到20世纪以后。才逐 渐发展起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也才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制造业基地。 尽管在古代有茶马驿道和丝绸之路以 及海上瓷道,所谓的“一带一路”,那也 是只有少量商品出口。绝大多数农产品 和工业产品主要是用于国内人民的需 求。因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有4000多 万人口,后来发展到几亿人口(现在有 十几亿人口),国内市场庞大。所以,自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党的领导 下,步入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无论 是制造业、装备业、运输业和加工工业 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后,3O多年来中国的工业产品和制造 业,加工工业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世界各地都有China的产品。同时也已 迈进世界航天大国和制造业大国的地 位。这一点从“神州飞船”和“大国重器” 的视频节目中看得出来。 3.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从 2O世纪50年代初到2O世纪70年代末 期,几乎3O年时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 制,主要是学习前苏联模式,也就是斯大 林模式。尽管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 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成就,比如有自己 的工业体系,实现“两弹一星”、粮食和石 油都有很大的增长,但是人民仍然缺衣、 少食,没有解决温饱的问题。所以,计划 经济这种模式在建国初期能促进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但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也暴露了其中 很多弊端,如吃大锅饭,端铁饭碗,官僚 主义作风、人浮于事、消极怠工,出工不 出勤、出勤不出力等等现象特别严重。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思 提高,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从而使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得到更进一步发 展。 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的GDP在全世 界占130多位,上升到2011年的全世界 第二位,在2014年12月达到1O万亿美 元。因此,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地位 得到极大的提升。 4.市场经济在国外的产生。从世界各 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在古代的埃及尼罗 河流域、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等地区都 是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发源地,后来 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西欧、东欧、南欧 的进一步扩展,使整个欧洲经济得到迅 速发展,在古代欧洲商品市场交易主要 是罗马法调整。但是到了16 ̄17世纪,哥 伦布带船队航行发现美洲后,经贸 扩展到全球,特别是荷兰和英国发展资 本主义市场后,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扩 张。特别是18 ̄19世纪,英国人控制全球 市场的一半(50%)。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为 了争夺世界市场和瓜分殖民地,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 一点从列宁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 的最高阶段》一书中看得出来,自由资本 主义是怎样演变成垄断资本主义的。由 自由竞争而演变成垄断资本主义的托拉 斯、卡特尔等大垄断集团。所以,资本主 义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而市场经济发 展也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过程。生产集中和垄断的本身加强 就是剧烈竞争的结果。而垄断的统治又 加强了生产集中。这就表现为企业兼并 的加剧。英国从1960年至1970年兼并 企业就高达9012起,每年平均为800多 起;法国企业兼并在1966年一年就超过 前1O年的总和;美国兼并企业也一样使 战后垄断组织之间竞争加剧,在1966年 为101起,1968年增加192起。 随着生产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的不 断加强:一方面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 的生活日益贫困;另一方面是垄断资本 每年榨取了巨大的利润。垄断的统治加 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但是生产 《经济师}2015年第7期 资料却更加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手 中,这就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 锐化。由于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 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生产无政 府状态——没有消除,所以经济危机仍 然不可避免,只是改变了经济危机的形 式。因此,在帝国主义时代市场经济还表 现在公司的形成和发展。现在 公司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所以。全球市场的扩大与公司的发 展相联系。因此,公司也是推动经济 全球化的巨大动力。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 1.从“二战”以后,经济全球化逐步形 成,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各个区域经济体 系和国际市场已经开始形成,以欧盟为主 的西欧经济体,以东盟为主的东南亚经济 体(1O+3),以拉美为主的南美经济体,以 俄罗斯为首的独联体经济体,以美国为首 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北美经济体,还有中东 阿拉伯国家和非盟等世界几大经济体市 场。另外,还有谈判中的中、日、韩自由贸 易区,美国为首的TTP合作经济区以及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区域等 各种各样的组织;再就所谓金砖五国,即 中、俄、印、巴西和南非五图新型发展合作 组织。无论是哪种经济体形式,都是想促 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合作和交流,从而有利 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生活水 平的提高为前提。这也符合世界发展潮 流——和平与发展,但是超级大国为了私 利而搞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控制世界、 挑拨国际矛盾,弄得天下不安宁,这对世 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阻碍,这是全世界一 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所反对的。世界经济发 展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国际和平环境。超 级大国仍然以“冷战思维”推行单边主义 和霸权主义,而忽视了当今应坚持和平发 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应坚持发展经济和 改善人民生活为前提,同时要坚持环境保 护南重任。 2.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跨 国公司的投入资金来带动该地区经济发 展。“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设立为再 次推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巨大发展, 同时也是沿带和沿路国家及地区的经济 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 产生巨大的动力和机遇,所以,这些发展 和提高,都要靠各国的公司包括中 国的公司这个引擎来带动。但是,跨 国公司在国外投资,也要受到该国的政 治因素影响。如果投资国与被投资国在 政治观点不符,甚至有敌意的话,经济投 资也要受到阻碍。所以,经济与政治是两 个相互联系体,有着很重要的相互依赖 关系。 3.关于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也是 用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交换的法律关系 总称。就目前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法律 依据。仍然使用国际条约和国际规则以 及某些大国主导的国际商事法律等。但 是国际经济复苏和发展,仍然需要各国 人民的继续努力和合作,达到各国合作 共赢的目的。有利于世界人民的生活水 平提高和医疗、养老、保险等一系列社会 福利事业的发展。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 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向往 和追求的目标。 三、关于法治经济 所谓法治经济是指国家通过立法、 制定法律、法规、决定和命令等形式来调 整经济关系和规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 为。并指导经济运行,维护市场经济秩 序,打击和惩罚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确 保整个经济运行按照法律、法规预定的 方式稳定、健康、持续有序的朝着市场规 则方向发展。 1.从世界市场规则来看,自从 16-17世纪是葡萄牙、西班牙开始海上 贸易,到18-19世纪是荷兰、英国制定 的一些海上规则、条款以及公约,如巴 黎公约,再后来是法国,在1804年由拿 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曾经骄 傲地说过,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制 定一部《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曾经在 1804年至1814年的1O年执政中,征服 了整个西欧,同时他也把法国民法典带 到了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整个 市场交易都按法国民法条文来调解。当 然随着英殖民地的扩张(18-19世纪), 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也在世界各地 实行。在19世纪至20世纪随着美国称 霸,这个天平由美国人制定游戏规则, 所以,美国商法典和海商法典问世,包 括后来制定一系列公约、条款在国际上 通行无不打上美国人的落印。就是到了 “二战”后,由联合国制定的公约和条款 也是由美国人和西方大国领导人所主 导的。 2.从中国国内来看。(1)在旧中国是 个农耕为主的社会,国内市场仅限于人 们日常的生活消费和农业、手工业产 品、交易额一般都不大。从1840年以 后,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资 本家也打入中国市场,航运和大型机械 制造,都控制在外国资本家手里,就连 海关都由英国人撑控。大清帝国的法律 外国人是不认可的,连租界都是国中之 国。中华成立后,就是国统区也实 行不了,各军阀各霸占一方、各行其事, 钱粮国税随便征。弄得老百姓怨声载 道,苦不堪言。作为社会最底层的老百 ●经济探索 姓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 还谈得上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就是大清律也无法在旧中国实施更 谈不上法治社会。(2)新中国成立后,废 除“六法全书”后。才制定新中国 的法律,逐步恢复法治,但在计划经济 时代,市场交易主要是国家与集体经济 组织之间进行的。所以,法律、规则不重 要,主要是行政命令和指定的价格 进行交易,生产者只按计划生产,然后 由统一收购。统一按计划指标销 售,赚钱亏本全由国家包干。所以,在计 划经济时代,法治作用不大,主要是国 家统一调配,按指标分配。所以,产生吃 大锅饭,端铁饭碗,人浮于事等现象。 (3)改革开放以后,在20世纪末期,中 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 渡时期,才逐步实行市场交易法治化。 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规范市 场主体的行为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生产 者,也有消费者,而且也有销售者以及 市场的管理者和执法者单位及个人的 行为。另外,还有的主导行为。因 此,经济违法和犯罪也是多方面的。这 不仅要制定和修改经济领域里的法律、 法规,同时也要惩罚那些触犯经济法、 行和刑法的犯罪分子。所以,打击 和惩罚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是一项较 大的系统工程。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 治国家”,这又是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 济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所有的 市场主体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一 切经济行为都必须合法,也必须遵守市 场的道德规范。而且也要求市场管理人 员、市场监督人员以及消费者单位和个 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办事。 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能在法治的轨道 上正常运行,也才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也才能使那些假牛肉、假羊 肉、假奶粉、假疫苗、假烟、假酒、假人 参、假药、假货币、假案等,统统退 出市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让 孩子们吃上放心的奶粉,从而健康成 长。在推进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同时,同 样也要追究那些市场管理者、市场监督 者和市场执法者的不作为和不履行职 责的法律行为。对那些严重失职和违法 者不仅要清除出公务员队伍,而且要交 司法部门惩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市场 经济按照安全、有序、稳定、健康的方向 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 运行,而且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 损失。 四、结语 本文论述了市场经(下转第38页) 一33— ●经济探索 的半政治化空问。他呼吁重视公共领域的价值,重视非商业化、 非政治化的公共领域,使人在自主的交往中重新发现人的价值。 美国学者柯郭和阿拉托将公共领域界定为介于经济与国家 之间的社会领域。将经济领域彻底排除出公民社会。 至此,civil socie ̄的内涵已经经过了三次分离,即从野蛮到 文明、政治到非政治、以及政治与经济之外的部分。可以说civil society的内涵越来越精确。虽然范围在变小,但是学者们都是站 在发展civil socie ̄的立场上立说的,其所担心的都是外部因素 通过介而对公民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直到法团主义的兴 起,学者们开始从公民社会的内部来探寻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 要求对公民社会的发展加以约束和克制。 四、三次分离后的克制,法团主义的兴起 除了上述学者外,就civil society的认识还需要提及法团主 义。法团主义又可以被称之为组合主义。它的基本假设是:把国 家当做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他们反对自由主义学者将公民社会 看做是自我组织、自我联合、自我协调的可以有效保护公民个人 权利并形成公共意见的领域。法团主义代表人schmitter认为,自 由主义学者夸大了公民社会的正面作用,因为其中潜藏着冲突。 在schmitter看来,不同的利益集团有自己的利益,当这些利益集 结起来,互相竞争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受到政治原则的支配。 这个原则就可能离开所谓的公平竞争的经济原则的轨道走向另 端。此外,一旦人们组织起来后,慢慢地就会发展为由领袖来 控制所有成员的利益,而非领袖代表所有成员的利益。他们发现 当一个组织恒定后,这个组织就趋向于保守。其利益将向组织的 高层集中,最后组织的领导层获利最大。并且组织成员易受到领 袖政治目标、政治理想以及个人利益的左右,最后社会组织将不 再代表个人的利益而最终沦为领导层控制社会的工具。所以如 果公民社会没有的发展的话,它可能鼓励具有政治野心的 人,由他们来控制利益集团和组织。所以他建议公民社会应向更 中性的方向发展,应介于国家和私人之间。其基本作用是协调国 家和私人团体的关系。 一《经济师)2015年第7期 缩小的过程,其发展是一个渐进理性的过程。人们从野蛮到文明 的变化,从要求无限权利到对自身义务的认识,从外部制约发展 到对内部制约的认识,都体现出civil society这一学说的成熟。 注释: ①参见西塞罗.西塞罗三论.徐奕春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②同① ③参见西塞罗.论共和国.李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④参见西塞罗.论法律.王焕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⑤参见约翰・洛克著.论.丰俊功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⑥同(⑤) ⑦参见约翰・洛克著.论宗教宽容.吴云责译.商务印书馆,2009 ⑧参见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杨东柱,尹建军,王哲编译.北京出版 社.2007 ⑨参见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杨东柱,尹建军,王哲编译.北京出版 社,2007 ④同⑨ ⑩参见(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0 ⑩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汪晖,陈燕谷 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f1】西塞罗.西塞罗三论.徐奕春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2】西塞罗.论共和国.李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f313西塞罗.论法律.王焕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1约翰・洛克著.论.丰俊功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f5】约翰・洛克著.论宗教宽容.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2009 f6】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杨东柱,尹建军,王哲编译.北京出版社, 2007 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 【8】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汪晖,陈燕谷译,北京 三联出版社.2005 五、总结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从civil socie ̄内涵的流变中,可以看出其范围是一个不断 湖jb武汉430000) (责编:吕尚) (上接第33页)济是法治经济的产生和 际互联网兑换等形式。所以,要规范市场 发展以及市场交易安全与法治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发展过 程,同样市场经济交易发展也是一个自 然历史过程,它没有国界、没有地域概 念,也没有民族和种族、肤色概念及宗教 和文化概念等区别,只要有人类生产和 交换商品的地方就有市场商品交换。这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在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发展的今天, 更是如此。只不过交换方式和生产方式 发生变化,如电子商务的网上购物和国 主体的行为,都I必须依靠法治的渠道才 能保障安全,也才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也才能促进市场经济安全、有序、 稳定、健康发展。所以说,市场经济就是 法治经济,道理就是如此。在现代条件下 就中国而言更需要加强法治和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经济更加朝 着稳定、健康、快速、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2列宁.2]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 段(单行本).1959 f3]2015年3-4月广州日报资料 4 《中国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公 报》等文献资料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 西西安710000;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 (作者简介:田湘南,广州工商学院副教 授,西北大学在职博士,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 学。) (责编:贾伟)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8.12 (上接第35页)争的三元状态,利用博弈论方法对这三种市场结 构类型做了均衡分析,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市场 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即便如此,笔者认为,中国市场结 构简单的三元划分法过于简单,垄断与竞争之间缺乏过渡的市 场结构类型,不能客观反映中国市场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规律,也 不能正确解释中国不同类型市场结构间的内在关系。 参考文献 一【1 J卫志民.近70年来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U】.经济评论,2003(1) 【2]于良春,张伟.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强度与效率损失研究U】 经 济研究,2010(3) 『31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 水平的决定因素Ⅱ].经济研究.2003(1) 『41陈爱贞.中国三元市场结构的垄断与竞争博弈分析【D】.厦门:厦 门大学,2006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419) (责编:贾伟) 3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