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六国论》
时间:2021.02.05
创作:欧阳科 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对此也有非议,如苏洵就在《六国论》里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洵《六国论》 : “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_____________ !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7.《六国论》中从反面提出假设,“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结果会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六国论》运用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将赂秦者与被赂者的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心理进行对比,说明暴秦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六国论》中引用古人的话,作比喻论证,说明赂秦的危害。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至丹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六国论》重点语句翻译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
亏,破灭之道也。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至于,理固宜然。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不得已。
9.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 2.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3. 4. 5.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9、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0、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暴霜露,斩荆棘与嬴而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不助五国也
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时间:2021.02.05 欧阳科创编 2021.02.05
创作:欧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