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节水灌溉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节水灌溉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谈节水灌溉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节水灌溉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管理粗放,因为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方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特别是一些节水灌溉技术更为复杂,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极易出现地方各自为政、多头治水、系统间产生矛盾的现象。另外,在一些地方有管理上权责不明、政事与政企不分、重建轻管的现象。以上这类现象的发生,给节水灌溉的普及与运用带来了很不好的后果,使节水灌溉工程应该有的经济效益没有很好的得以实现。1.2 缺乏充足的相关技术支持

节水灌溉工程对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需要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特别是在其运行的后期,更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培训来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技术服务。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由国家投资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常常由于缺乏有关的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支持,使节水灌溉工程应该有的功能得不到丝毫的发挥,特别是对于亲自使用此技术的农民来说,如果缺乏有关的技术支持做保障,那么节水灌溉工程一点用处也没有。1.3 没有健全的节水法规,水市场尚未形成 目前,中国节水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水市场机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出台了许多包括节水部分在内的节能减排条例,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在节水法规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其中,农村水价过低,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进行调节和改变,统一水市场的形成难度较大,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4 缺乏节水观念 一直以来,农村都维持着这种灌溉状况,即“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一条土渠一把掀,开个豁子随便浇”的传统灌溉,这充分显示了农民缺乏节水观念,丝毫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危机和水资源缺乏的现状,由于这种传统灌溉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老百姓心里,这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变的非常困难。此外,有些地方也严重缺乏节水观念,不仅不主动积极的去为节水灌溉的发展做一些有利工作,甚至一些地区为了获得国家资金,竟然不惜以节水灌溉为名,在工程修完后就不再理睬,最终以不了了之收场,这不仅伤害了当地人民的心理,而且没有发挥出一点节水灌溉工程应有的作用。1.5 节水灌溉工程包括的范围广,投资大,存在着局限对于规模化了的土地种植,使用节水灌溉工程更加合适,归根结底,这是由节水灌溉工程所具有的规模大,投资大等特征所决定的。但是目前要全面的普及和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则困难重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是这样的现状即“一家一户一小条”,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都由农民自己自主安排,所以要统一种植结构难度很大,统一浇水也不易实行。除了在节水灌

溉中,灌溉量,灌溉顺序和灌溉时间不一致外,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等方面也存在着不一致,这些都是导致纠纷和矛盾产生的因素。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得不到顺利推进。2 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对策2.1 加强宣传力度,树立节水意识,迅速建立水市场 2.1.1 要加强宣传力度

在特殊的日子里可以在各个乡镇以及农村举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如“世界水日”,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使他们深刻意识到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改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从而积极主动的为节水灌溉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2.1.2 建立和健全节水法规制度已变的刻不容缓

节水灌溉的主要环节包括调整管理,控制成本等都需要健全的节水法规制度来作保障,健全的法规制度有利于“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实现,从而更加有效利用水资源。国家还实施了一些针对农民的优惠,对农民进行良性引导,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主动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与普及。2.1.3 应迅速建立水市场

要想建立水市场,那么就必须进行水价的变革和水权的认定,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通过水市场的建立,一个良好的用水习惯就会产生,一个有效合理的补偿机制得以形成,农民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节约用水。2.2 以国家投入为主,在灌溉条件差的地方进行优先推广 目前,中国农民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贫困的,尽管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对于节水灌溉这种需要巨大投资的工程,如果要农民自己进行投资来改变灌溉方式是很不切实际的,特别是节水灌溉是以社会效益即生态环境效益的改善为效益的工程。从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发展大规模的节水灌溉,还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在一些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的节水灌溉工程投资上。灌溉条件差的地区,通常粮食产量较低,灌溉模式较落后,应优先在这些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将会有良好的带头作用,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地区不太充足的水资源来使农业产量提高,从而成为区域内在节水灌溉方面的领头羊。2.3 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研究要加强 应该积极组织调动一些力量来为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只是注重经济实用方法和技术,也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要建立一些这样的技术服务公司,它以设计,规划以及咨询为一体,围绕节水灌溉来实施服务,同时采取把培训与营销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实体等形式,通过这些众多形式来使节水灌溉产业化技术支持系统得以形成。2.4 避免盲目,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要对本地的技术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论证,以此为基础,来发展节水灌溉措施,力求做到统筹安排;同时要避免盲目,切勿不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而引用其他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在节水灌溉时,应以实际为依据,实际情况主要是指各地的气候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作物类型所具有的差异性,要对这些差异性具体了解掌握,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模式和技术,做到因地制宜。3 结束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能保证使用最少的用水量,却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或是产量最大化,这种技术是一种很先进的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技术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使淡水资源不断恶化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以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的需水量为依据,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做到适量、适时灌溉,可以使灌溉用水大

幅度的节约,做到有效用水;可以使农业耕作技术和种植结构发生重大的改变,从而带来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质量的优化和效益的实现,使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可以使农业更具现代化并且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使农机作业效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更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通过畦埂和渠道的节省,来扩大农作物种植用地,增加种植面积,使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1] 杨丽丰,何宏谋,梁志勇,等.西北内陆河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节水效果分析.人民黄河,2009(11):66-67.[2] 许迪,李益农.精细地面灌溉技术体系及其研究的进展.水利学报,20O10(5):529-533.[3] 杨静,王玉萍,王群,等.非充分灌溉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安徽农业科学,20010(8):3301-33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