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安徽高考数学理科真题及解析

2015安徽高考数学理科真题及解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2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1i(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答案】B 【解析】由

2i2i(1i)22i1i 1i(1i)(1i)2 其对应点的坐标为(1,1)在第二象限,故选B.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存在零点的是( )

(A)ycosx (B)ysinx (C)ylnx (D)yx1 【答案】A

【解析】选项中A,D都是偶函数,排除B,C. 而D选项与x 轴没有交点,故选A.

x(3)设p:1x2,q:21, 则p是q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q解得x0,可知由p能推出q,但q不能推出p,故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4)下列双曲线中,焦点在y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y2x的是( )

2y2x2y2x22221 (B)y1 (C)x1 (D)y1 (A)x44442【答案】C

【解析】选项A和B中的双曲线的交点都在x上,可排除。D选项中的双曲线的a1,b2, 其

1x,故也可排除。因此答案选C. 2(5)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渐近线方程为y(A)若,垂直于同一平面,则与平行

(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

(C)若,不平行,则在内不存在与平行的直线 ......(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垂直于同一平面,,关系可能相交,故排除。 选项B中m,n平行于同一平面,m,n关系无法确定,故排除。 选项C中,不平行,在中可以存在与平行的直线,故排除。

因此,答案选D。

(6)若样本数据x1,x2,……,x10的标准差为8,则数据2x11,2x21,,2x101的 标准差为( )

(A)8 (B)15 (C)16 (D)32 【答案】C

【解析】设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x ,其标准差为8,则方差为,

数据2x11,2x21,,2x101的平均数为2x1,

根据方差计算公式知方差为256,故其标准差为16。因此答案选C。

(7)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A)13 (B)23 (C)122 (D)22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该四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sBCD11221,sABD221, 221322sin, 232 sABCsACD因此该四面体的表面积为23,因此答案选B。

(8)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量a,b满足2a,C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1 (B)ab (C)ab1 (D)4abC 【答案】D



【解析】由题意BCACABb,故b2 ,故选项A错。又2a且AB2,所以a1, ABAC2a(2ab)4a2ab22 因此答案选D.

(9)函数fx212,所以ab1,故B,C错。 2axbxc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答案】C

【解析】由题中图形可知xc易知c0,所以c0。当x0时,

f(0)x

b0,所以b0。当y0时,axb0, 所以2cb0 ,所以a0。因此,答案选C。 a23(10)已知函数fxsinx(,,均为正的常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当x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2f2f0 (B)f0f2f2 (C)f2f0f2 (D)f2f0f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f(x)Asin(x)(A0,0,0),T 又f(2222)Asin(2)A,知22k,即2k,(kZ) 33326,2,

所以可求出函数的一个解析式为f(x)Asin(2x因此答案选A。

6),可以判断f(2)f(2)f(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x)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是 (用数字填写答案) 【答案】35

31x751r214r()rC7x x4 令214r5,得r4,所以所求的系数C735.

【解析】由Tr1C7(x)r37r(12)在极坐标系中,圆8sin上的点到直线最大值是 【答案】6

3(R)距离的

2【解析】由8sin,得圆的方程为xy8y,化为标准方程为x(y4)16,直线

222方程为y3x,可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2,因此所求最大值为6.

(1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输出的n为 【答案】4

37时,n2;当a时,n3 251717 当a时,n4,由于1.417,故输出n的值为4.

1212【解析】当a1时,n1;当a

(14)已知数列{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a1a49,a2a38,则数列{an}的前n项和等于 【答案】2n1

33【解析】由题意可得方程a1a1q9和a1q8,解得a11,q2,

2a1(1qn)1(12n)2n1。 所以Sn1q12(15)设xaxb0,其中a,b均为实数,下列条件中,使得该三次方程仅有一个

实根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条件的编号)

(1)a3,b3; (2)a3,b2; (3)a3,b2;

3(4)a0,b2; (5)a1,b2.

【答案】⑴ ⑶ ⑷ ⑸

'【解析】设f(x)xaxb,则f(x)3xa。当a0时,f(x)0,此时f(x)单调递增,

3‘2 若方程有一个实根,⑷ ⑸正确;当a0时,由于选项中a3,此时f(x)3x3可求

得f(x)极大值b2,f(x)极小值b2,由于方程仅有一根,须满足b2或b2,因此 ⑴ ⑶正确。综上可得本题正确选项是⑴ ⑶ ⑷ ⑸。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A'23,AB6,AC32,点D在BC边上,ADBD,求AD的长。 4【答案】10

【解析】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

由余弦定理得abc2bccosBAC(32)62326cos 所以a310 ………………………………4分

又由正弦定理得sinB由题设知0B22222390 4bsinBAC310 a103101310 10104ABsinB6sinB310 ……………12分 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ADsin(2B)2sinBcosBcosB,所以cosB1sin2B1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2件次品和3件正品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检测一件产品,检测后不

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束。

(Ⅰ)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

(Ⅱ)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所需要的检测费用(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答案】(Ⅰ)

【解析】(Ⅰ)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概率P

(Ⅱ)由题意知X的可能取值为200,300,400三种情况,

3;(Ⅱ) 10EX=350

233.……5分 5410211 5410322323 P(X300)

54354310232332236 P(X400) ……………10分

5432543210 则P(X200)

所以X的分布列如下

所以EX200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nN,xn是曲线yx136300400=350 ……………12分 1010101在点(1,2)处的切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n2(Ⅰ)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

22(Ⅱ)记Tnx1x22x2n1,证明:Tn1. 4nn;(Ⅱ)证明见解析。 n1'2n1【解析】(Ⅰ)由题意y(2n2)x,yx12n2

所以曲线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y2(2n2)(x1)

n 当y0时,xn.……………5分

n1【答案】(Ⅰ)xn (Ⅱ)由题设中和(1)中的计算结果知Tnx1x2...x2n1()()...(21223422n12) 2n

当n1时,b122n11 42n12(2n1)2(2n1)212n2n1() 当n2时,x,

2n(2n)2(2n)22nn1212n11 所以Tn()... . 223n4n1* 综上可得对任意的nN, 均有Tn. ……………12分

4n

(19)(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1B1D1DCBA,四边形AA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E为B1D1的中点,过A1,D,E的平面交CD1于F (Ⅰ)证明:EF//B1C

(Ⅱ)求二面角EA1DB1余弦值.

6 3【解析】(Ⅰ)证明:A1D//B1C, A1D平面B1CD1, B1C平面B1CD1 A1D//平面B1CD1 ……………3分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

又平面A1DEF平面B1CD1EF A1D//EF 而A1D//B1C

EF//B1C ……………6分

(Ⅱ)如图所示,将原图形补全为正方体,过C1作C1GB1C 取A1D的中点O,连结C1O,则GOA1C,C1OA1C 所以C1OG是二面角EA1DB1的平面角……………9分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a,所以GO2a,C1O 所以cosC1OG6a

GO2a6 C1O36a6 ……………13分 3 故所求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为

(20)(本小题满分13分)

x2y2设椭圆E的方程为221ab0,点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a,0,点B的坐标为

ab5. b,点M在线段AB上,满足BM2MA,直线OM的斜率为0,10(I)求E的离心率e ;

7(II)设点C的坐标为0,b,N为线段AC的中点,点N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的纵坐标为,

2求E的方程.

25x2y21【答案】(Ⅰ);(Ⅱ)

5459

2a1,b) 33b5b2a2c21,可得2 因为Kom2a105aa2c25c24 所以2,可得椭圆的离心率e。……………5分

a55a【解析】(Ⅰ)由BM2MA得M(

(Ⅱ)设点N关于AB对称的点为P(x0,),NP的中点为Q,

72a2x072bab,) 44227bb所以KPN 可求直线AB的方程为yxb

2x0aa 由KPNKAB1及点Q在直线AB上得到

7bb()1 ①

2x0aa72bba2x0b ② ……………10分 4a45a2b27ba可求得 由①解得x0代入②并且由(Ⅰ)中b52ax2y21 ……………13分 a35,b3,故椭圆方程为

459

由题意知N(,),所以点Q的坐标为((21)(本小题满分13分)

设函数f(x)x2axb.

(Ⅰ)讨论函数f(sinx)在(-,)内的单调性并判断有无极值,有极值时求出极值;

222(Ⅱ)记f0(x)xa0xb0,求函数f(sinx)f0(sinx)在-,上的最大值D;

22a(Ⅲ)在中(Ⅱ)取a0b00,求zb2满足D1时的最大值。

4'【答案】(Ⅰ)①当a2时,F(x)0,F(x)单调递减,无极值;

'②当a2时,F(x)0,F(x)单调递增,无极值

③当2a2时,在( ,)内存在唯一的x0,使得2sinx0a, 222xx0时,函数F(x)单调递减, x0x2时,函数F(x)单调递增,

因此,2a2,bR时,F(x)有极小值为

F(x)有极小值为 f(sinx)极小值2aa2f()b ;

242(Ⅱ)Daa0bb0;(Ⅲ)最大值为1.

【解析】(Ⅰ)f(sinx)sinxasinxb,令F(x)sinxasinxb 可求得F(x)2sinxcosxacosx=(2sinxa)cosx 因为x(',),所以cosx0 ,因此2sinxa的符号决定F'(x)的符号,

22'①当a2时,F(x)0,F(x)单调递减,无极值;

'②当a2时,F(x)0,F(x)单调递增,无极值

 ③当2a2时,在( ,)内存在唯一的x0,使得2sinx0a, 222xx0时,函数F(x)单调递减, x0x2时,函数F(x)单调递增,

因此,2a2,bR时,F(x)有极小值为

f(sinx)极小值 (Ⅱ)aa2f()b ……………4分

242x2时,f(sinx)f0(sinx)(a0a)sinxbb0aa0bb0,

当(a0a)(bb0)0时,取x2,等号成立,

当(a0a)(bb0)0时,取x,等号成立。

2由此可知,f(sinx)f0(sinx)在-,上的最大值为

22Daa0bb0 ……………8分

a21. (Ⅲ)D1即为ab1,此时0a1,1b1,从而zb4a21. 取a0,b1,则ab1,并且zb4a2 由此可知,zb满足条件D1的最大值为1. ……………13分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