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实现方案分析

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实现方案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实现方案分析

牛晓丹

【摘 要】This paper describes a international SMS sending process, analysis the scenarios of international SMS filtration and in-depth analysis process of distinguishing each net element combined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SMS filtration. This article can be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MS filtration and develop ideas of similar projects for future.% 本文阐述了国际短信的正常发送流程,分析了国际短信拦截系统的应用场景,并结合目前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已有的判别机制,深入的分析了各网元的详细判别过程。通过本文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国际短信拦截系统的实现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拓展思路。 【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年(卷),期】2013(000)003 【总页数】5页(P67-71)

【关键词】国际短信拦截系统;ISTP;SMSC;MO短信;MT短信 【作 者】牛晓丹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N929.5

中国移动于2003年在上海、广州各建设了一套国际短信拦截系统。每套设备主要由信令网关和短信数据服务器组成。信令网关配置了信令链路,用于与ISTP设备连接;短信数据服务器配置了对于国际短信的判别策略,用于对国际短信进行拦截或是放通的判断。目前上海及广州2套ISTP设备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处理国际信令,与之相连的国际短信拦截系统也采用负荷分担的工作方式。由于国际短信拦截系统为实时业务系统,因此它与ISTP采用串接方式连接。目前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功能组织接口如图1所示。

由于MO短信均需经过主叫方(归属省)的短信中心,因此本文仅分析国内短信中心做主叫和国外短信中心做主叫的两种场景,不再对用户是否漫游进行分析。 2.1 国外短信中心做主叫

国外短信中心做主叫时国际短信的发送流程如图2所示。

(1)短信中心接收发送方的短信,根据被叫号码判断非本国短信,则将此短信送至本国的短信网关。

(2)国际短信网关根据被叫号码中携带的国家码,将此短信送至中国移动的国际短信网关。

(3)中国移动国际短信网关根据被叫用户号码将短信送至归属省的梦网网关。 (4)梦网网关将短信下发给归属省的短信中心。

(5)、(6)由短信中心向HLR发起MAP查询,得到用户的VMSC地址,并返回给短信中心。

(7)短信中心根据VMSC地址将短信发送至VMSC。 2.2 国内短信中心做主叫

国内短信中心做主叫时国际短信的发送流程如图3所示。

与国外短信中心做主叫的业务流程相似,中国移动各省短信中心在接收到MO短信时,需要对被叫号码进行判断,当发现不是本国短信,则将此短信送至各省的梦

网网关,由各省的梦网网关送至国际短信网关。具体业务流程如下:

(1)主叫归属省短信中心接收到MO短信,根据被叫号码判断非本国短信,则将此短信送至主叫归属省梦网网关。

(2)各省梦网网关将此短信送至中国移动国际短信网关。

(3)中国移动国际短信网关,根据被叫号码携带的国际码,将此短信送至被叫所在国家的国际短信网关。

(4)被叫所在国际的国际短信网关,在送至被叫归属的短信中心。

(5)、(6)被叫归属的短信中心根据被叫号码向HLR发起MAP查询,获取被叫所在的VMSC地址。

(7)短信中心根据VMSC地址将短信发送至VMSC。

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对于国际短信的发送及接收,均需要通过国际短信网关设备。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国家短信中心的局数据设置未对国际短信业务进行,使国外发送至国内中国移动用户的短信没有从国际短信网关疏通,而是通过ISTP设备发送。

通过ISTP设备发送国际短信将会导致以下问题。 (1)增大国际信令网负荷,影响正常的国际漫游质量。

(2)将会对正常的国际短信业务造成冲击,影响国际短信的结算。

(3)国外的不良信息有可能通过此种方式大量发送给我国移动用户,而我方无法监控,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

中国移动已经按照国际上的要求,修改了各省短信中心的数据,将被叫为国外移动号码的短信均送至各省的梦网网关,再由梦网网关送至国际短信网关进行疏通,因此建设的国际短信拦截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国外经ISTP发送至国内移动用户的短信进行拦截。

对于国外发送经ISTP至国内移动用户的短信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中国移动漫游出用户向国内用户发送短信,则漫游出用户需要通过ISTP设备将短信发送至归属的短信中心,对于国内短信中心来说,此条短信为MO短信。对于此类短信,ISTP将进行正常的转接,不送至国际短信拦截系统进行判断。漫出用户通过ISTP发送短信示意图如图4所示。

情况2:国外用户通过ISTP向国内移动用户发送短信,对于国外短信中心来说,此条短信为MT短信。对于此类短信,ISTP需要将其送至国际短信拦截系统,由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做进一步判断后,进行拦截。境外用户通过ISTP发送短信示意图如图5所示。

根据上述场景,下文提到的MO、MT短信,均针对与短信中心来说。MO短信,均指短信中心接收到的短信,MT短信均为短信中心下发的短信。

国际短信拦截系统通过信令链路与ISTP连接,ISTP将初步判断的可疑消息送至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国际短信拦截系统进行二次判断,将正常消息送回给ISTP,由ISTP进行转接;将非正常消息进行拦截。

经过分析,目前中国移动网内信令点与国外运营商网的信令点间互通的情况有以下几种,根据七号信令MAP规范,在SCCP层消息中,HLR的子系统号(SSN)为6,MSC的SSN为8,VLR的SSN为7,SMSC的SSN为8。

* 中国移动HLR—国外运营商的VLR间,当中国移动用户漫游至国外进行位置更新或国内用户呼叫漫游至国外的中国移动用户时。主被叫SSN为7→6或6→7。 * 中国移动VLR—国外运营商HLR间,当国外移动用户漫游到中国移动网进行位置更新或国外用户呼叫漫游到中国的该国用户时。主被叫SSN为7→6或6→7。 * 中国移动SMSC—国外运营商MSC间,当中国移动的用户给漫游到国外的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消息或漫游至国外的中国移动用户给国内移动用户发送短消息时。主被叫SSN为8→8。

* 国外运营商SMSC—中国移动MSC间,当国外用户漫游到中国移动网给国外用

户发送短消息或国外用户给漫游到中国移动网内的本国用户发送短消息时。主被叫SSN为8→8。

因此目前除上述情况外,尚无其它互通场合。若国外运营商的移动用户通过七号信令网对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消息,则会出现国外运营商的SC向中国移动网内的HLR、MSC发起信令消息的情况(即主叫SSN为8,被叫SSN为6和8),这是不允许的。

根据上述原则在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建设的初期,对ISTP设备进行了软件升级,使其可以对信令的SCCP进行判断,将可疑短信再送至国际短信拦截系统进行进一步判断。具体实现方案如图6所示。

第一步判断由ISTP设备完成。ISTP的设置有以下3种方式:

方式1:仍沿用ISTP、HSTP启用屏蔽功能后的判断条件,对短消息下发的第一条信令消息进行判断,当主叫GT前两位为“非86”,且主叫SSN为“8”,被叫SSN为“6”时,将此消息转接至短信拦截服务器,由短信拦截服务器分析判断后将不屏蔽的信令消息回送至ISTP。

方式2:考虑到短消息传送过程中短消息中心从HLR中得到被叫位置后将与被叫所在MSC进行互通,即被叫SSN将为8,因此要求ISTP判断主叫GT前两位为“非86”,且被叫SSN为“8”时,将此消息转接至短信拦截服务器,由短信拦截服务器分析判断后将不屏蔽的信令消息回送至ISTP。

方式3:ISTP判断主叫GT“非86”时,将信令消息均转接至短信拦截服务器,由短信拦截服务器分析判断后将不屏蔽的信令消息回送至ISTP。

方式1对已经改造的ISTP不需再做更多改动,可以避免影响正常国际业务的情况,但由于拦截下发的第一条消息,需回送适当的信令消息给国外短消息中心,以避免消息频繁重发的情况出现,该信令消息的选择尚不能明确,另外对国外运营商SC的SSN设置不规范的情况起不到拦截作用。

方式2需再修改现有ISTP的判断条件,对ISTP改动较多;但由于是拦截SC至MSC的信令消息,因此回送消息的选择较方便,较方式1更容易避免消息重发现象,且网上正常信令消息中只有国内用户漫游到国外向国内移动用户发送短消息时才会出现SSN 8→8的情况,这种消息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此外前两种方式中ISTP均对SCCP层信令消息中主或被叫SSN进行判断,大部分正常消息并不送至拦截系统,对正常国际信令消息影响不大,且对短信拦截系统的处理能力要求较低。

方式3对ISTP的要求较少,且所有消息均经拦截系统判断,更为准确;但所有国际来的信令消息均送至拦截系统对其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且对正常国际信令消息增加了中间处理过程,信令转接时延加长,可能会影响正常业务。

现有ISTP的设置采用方式2,即ISTP设备需要对信令消息SCCP层的被叫SSN号及主叫GT码进行分析。当判断被叫SSN号不为“8”或主叫GT码为“86”时,对该信令消息进行正常转接。当判断被叫SSN为8且主叫GT码为“非86”时,则认为该信令消息为可疑消息,ISTP将此信令消息送至国际短信拦截系统进行后续判断。被叫SSN号为“8”且主叫GT码为“非86”则说明该信令消息有可能是一个由国外短信中心经ISTP设备发送至国内MSC的一条国际短信。 第二步判断由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完成。国际短信拦截系统需要对MAP层/TCAP层进行判断。MO消息在MAP规范中定义的消息体如下: mo-forwardSM OPERATION ARGUMENT

mo-forwardSM-Arg SEQUENCE { sm-RP-DA CHOICE {

imsi [0] IMPLICIT OCTET STRING ( SIZE (3..8 ) ), lmsi [1] IMPLICIT OCTET STRING ( SIZE (4 ) ),

……

∷= localValue : 46

当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判断该条短信的MAP层LocalValue值为46,则可判定该消息为MO消息,将此短信送至ISTP。 MT消息在MAP规范中定义的消息体如下: mt-forwardSM OPERATION ARGUMENT

mt-forwardSM-Arg SEQUENCE { sm-RP-DA CHOICE {

imsi [0] IMPLICIT OCTET STRING ( SIZE (3..8 ) ), lmsi [1] IMPLICIT OCTET STRING ( SIZE (4 ) ), ……

∷= localValue:44,

正常情况下,当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判断该条短信的MAP层LocalValue值为44,则可判定该条短信为MT消息,可直接进行拦截。但根据实际国际短信的数据来看,由于部分国家的短信中心局数据设置问题,仅根据LocalValue值为44,不能完全确定该短信为MT消息。当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判断MAP层LocalValue值为44,则判断此消息可能为MT消息,则需要进一步对短信内容MTI字段进行判断。MTI在MAP规范中定义为Message Type Indicator,由2bit组成,其不同的组成,标识了短信的不同类型: bit0 bit1 Message type

0 0 SMS-DELIVER (in the direction SC to MS)

0 0 SMS-DELIVER REPORT (in the direction MS to SC) 0 1 SMS-STATUS-REPORT (in the direction SC to MS)

0 1 SMS-COMMAND (in the direction MS to SC) 1 0 SMS-SUBMIT (in the direction MS to SC)

1 0 SMS-SUBMIT-REPORT (in the direction SC to MS) 1 1 Reserved

由MAP规范可以看出,当MTI字段为00时,可判定该消息为MT短信;为10时,可判定该消息为MO短信。当该消息为MO短信,则需要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将此消息送回至ISTP,由ISTP完成正常的转接。

当判定该消息为MT短信,则还需要国际短信拦截系统对被叫的IMSI号码进行判断。当比较的IMSI号码的MCC为460,则标识被叫用户为中国用户,则需要国际短信拦截系统进行拦截。若不为460,则送回ISTP,由ISTP进行正常转接。 国际短信拦截系统的建设,在规范国际间短信业务流程,监控国外发送不良信息等方面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系统一方面维持了国际信令网负荷的稳定,保证了正常国际漫游的质量,另一方面,保证了中国移动与国际其他运营上的国际短信结算,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短信拦截系统的实现方式,特别是对于其对信令中各个字段、字节的判定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扩展的思路。

【相关文献】

[1]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the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Point-to-Point (PP)[S]. [2] 中国移动国际短信拦截系统设备规范[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