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试题A卷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 )。 A.过渡规范化 B.扩展不足 C.过度泛化 D.电报式言语
2、幼儿教师要能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并用恰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让活动能继续下去,这里所体现的教师角色( )。 A.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B.幼儿学习活动的管理者 C.幼儿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D.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3、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第 1 页 共 10 页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4、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 )现象。 A.最近发展区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5、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A.6 岁 B.5 岁 C.4 岁 D.3 岁
6、关于幼儿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一种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 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
7、要让幼儿学会穿脱衣服、鞋袜、盥洗等生活技能,教师最好采取( A.示范讲解法 B.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 C.动作训练法 D.随机教育法
8、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第 2 页 共 10 页
)。 。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的自我表现
9、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
A、羞愧 B、伤心 C、害怕 D、生气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2、简述幼儿气质包括哪些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特点?
第 3 页 共 10 页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论述积极师幼关系的意义,并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建立积极师幼关系。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 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 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上厕所,她又只 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哗”的一声冲出,小雅“哇哇”大哭,扑 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拉,好吗?”
老师将水龙头关小,把小雅抱到离冲水口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且给予指导和观察小雅的如厕情况,让小雅学会如何使用厕所的冲水装置。小雅开始适应学校的厕所,发出久违的笑容。 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
第 4 页 共 10 页
2、材料分析: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 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跺一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自己回答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老师的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围绕安全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第 5 页 共 10 页
第 6 页 共 10 页
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素质中的教师观,材料中幼儿老师作为幼儿的伙伴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故本题选D。 3、B 4、C 5、A 6、C 7、答案:C 8、D
9、C,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0、A 羞愧感属于高级情感,在幼儿期形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全面素质。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其目标从以往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使幼儿从小学会与自己的过去竞争、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和心理素质。21世纪的我国,市场经济更加发达,随之社会进一步表现出竞争性、开放性、创造性、变化性和冒险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现有的幼儿教育目标中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重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不怕吃苦、不迷信、勇敢追求和冒险的品格。
(3)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鼓励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为幼儿适应未来变化万千的社会打下基础。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
第 7 页 共 10 页
知识为资本、智能为财富,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学会学习和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时代精神。幼儿成长和进入未来的信息化时代,唯一的通行证就是学会学习,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要从幼儿开始培养。 2、答案如下:
1、胆汁质 这类幼儿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急躁,容易冲动,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比如,上课时坐不住,经常在椅子上乱动,老师的提问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画图画或搭积木时,开始很认真,但稍不合意就把纸撕破或把积木推到。
2、多血质 这类幼儿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喜欢与人交往,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情绪表现明显,但易变。比如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愿意单独玩,不管遇到生人、熟人,都主动打招呼,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适应不熟悉的环境,不怯场,遇到不高兴的事就生气,但经别人劝说后,不执拗,很快就忘掉,面部表情生动,能有感情的讲述故事,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注意力分散、兴趣容易转移、情绪不稳定。
3、粘液质 这类幼儿安静稳定,内向,有耐心;沉默寡言,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且不容易转移。比如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但老师点名叫他,则可以回答的很好;与小朋友相处,很少发生冲突,不爱告状,也不爱表现自己;如果受了委屈,很长时间情绪不好;能够长时间的从事某一项活动,不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经常从事的、已经习惯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大不易习惯新的活动。
4、抑郁质 这类幼儿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善于察觉他人不易察觉的细节;情绪反应深刻、持久,但不现象与外,具有内倾向。比如,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跟不易与陌生人接触,参加集体活动也不主动,被别人骂了还会长时间记仇等;对最喜欢的老师也不以言语来明显地表示好感,只是默默的望着老师;受到表扬时没有明显的表示,教师稍加批评,就很难为情,且持续时间长;起床时,穿衣服动作很慢,上课时,动手、动笔的速度也很慢。
一般而言,纯粹属于上面四中气质类型之一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同时兼具其他类型的某些特点,具有混合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师幼关系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良好师幼关系的特征是:互动性、民主性、分享性。
和谐师幼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与尊重幼儿;2.有利于更好地关爱幼儿;3.有利于进一步宽容和欣赏幼儿;4.有利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进行互动;5.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第 8 页 共 10 页
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教师的职业特点;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3)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及分离焦虑的解决;
2、(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好模仿的性格特点。好模仿是幼儿小班(3-4岁)突出的性格特点。他们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
(2)本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第一,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模仿与其能力发展易受暗示密切相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而且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第二,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获得良好成效。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第三,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同时也说明,老师坚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否则,其性格将会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参:
活动主题:紧急电话的用途(社会领域)
活动目标:1.知道号码“110”“120”“119”分别是报警电话,紧急电话,火警电话。2.学会在紧急的情况下拨打相应的号码,并且准确的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 活动准备:1.“110”“120”“119”的汽车图片。2.,医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
师:小朋友看图片中的这些车,你发现图片中的车和我们生活中的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这些都是什么车?
小结:这些都是紧急用车,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师:什么时候我们才要拨打这些
第 9 页 共 10 页
电话呢?
小结:看到邻居家被小偷偷了,要拨打110;有人严重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看到有房子着火了,要拨打火警电话119. (二)观察图片,情景表演。
1.邻居家被小偷偷了,该如何拨打报警电话110.
师:出示图片,家里的东西被小偷偷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小结:在打电话的时候,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家里具体的地址在哪里。 2.如何拨打急救电话120.
师:图片中的人晕倒了,我们要怎么办呢?要怎么说呢? 小结:拨打急救电话120,再说清楚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了。 3.图片中的房子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小结: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我们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具体的地点。 4.总结“110”“120”“119”的用途。
师:生活中会出现许多不一样的情况,我们要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拨打相对应的号码。看到有小偷的时候,要拨打报警电话110,要说清楚发生什么事,家庭住址在哪里;看到有房子着火了,要拨打火警119;有人严重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 (三)活动延伸。
师:叔叔、医生和护士、消防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来帮助我们。我们要尊敬热爱他们。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