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花卉组合特点及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作者: 刘凤娟
来源:《吉林蔬菜》 2013年第9期
刘凤娟
(洮南市园林管理处 137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文明。现今,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凸显。花卉作为园林造景的主要植物材料,对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空间营造以及美化人们生活等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
花卉不仅具有良好的卫生防护功能,如消音、吸尘、防污染、调节温度和湿度等;更重要的则是具有美化环境的巨大作用。景观花卉组合以其千姿百态、丰富的色彩和自然美,形成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绿茵似锦的优美景观,使人们在工作之余、劳动之后,能够得以休憩、娱乐和欣赏自然界之美,这样就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建设,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增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应该充分运用花卉,发挥花卉美化环境的作用;并充分应用花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进入较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这样,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处于生机勃勃,情意万千的艺术境地之中。
1 花卉组合特点
1.1 适应性强:大多数景观花卉具有野花形状或者来自野生花卉的驯化。这些花卉具有强健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且有很强的自播繁衍能力和再生性。景观花卉组合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景观花卉组合,以达到花色范围广、花期长的目的。
1.2 花期长:景观花卉组合中的一年生草本花卉,能够很快开花,并迅速覆盖地面,因为其具有极强的自播繁衍能力,虽说是一年生,却能保持多年开花不断。而其中的多年生草本花卉,一经播种则能常年生长、开花。自然界没有整个生长季都开花不断的花卉品种,但是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精心选择,配合了多种花卉种子的景观花卉组合,春、夏、秋三季都能开花,在气候温暖的地方甚至还可以四季开花。
1.3 效果好:每个景观花卉组合可以涉及20多个品种,花色涵盖深浅不一的红、粉、白、蓝、黄、紫等多种颜色。由于每种花的花型不同,所以又在色彩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样的变换和丰富的层次,这就形成了景观花卉最迷人的效果——混合景观效果。它比单一花种、草坪要好得多,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自然美。
1.4 养护成本低:花卉组合是由多种花卉种子组合而成,具有一般栽培花卉不能比拟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它的种植对客观环境如土壤、温度、湿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此外,景观花卉的播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0.5~2克,种子造价为每平方米1~3元,其性价比优于其它地被植物,进入生长期后,还可以进行粗放管理。与冷季型草坪相比,景观花卉对土壤的要求低、修剪少,管理更粗放。与盆花相比,景观花卉需水量少,管理更方便。
2 花卉组合种植技术
2.1 播种方式:景观花卉组合的播种方式主要是直播,类似于播种草坪,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但也可以育苗移栽。大面积播种还可以采用条播和撒播,高速公路护坡一般为喷播。
2.2 播种时间:选择适宜当地播种的季节进行播种。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般为春天、早夏、晚秋播种,只要是气温适合的月份,都可以进行播种。
2.3 播种量:每种景观花卉组合均有最大和最小播种量。最小播种量是指在土壤条件较好,温度、湿度适宜,杂草能够控制的情况下的播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0.5~2克。最大播种量是指土壤等客观条件较差,杂草较多或要求最大限度突出色彩效果,播种量一般为0.5~5克。
3 花卉组合的生态配置
花卉组合在园林中应用广泛,与草坪混合用作草坪缀花,两者合理搭配,可以达到草中有花、绿中添色的景观效果。与乔木、灌木配置,用于居住区、公共绿地和高速公路的绿化,可以丰富园林景色,增加植物层次,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增加绿地绿量、消除二次扬尘、大量减少近地面空气中的含菌量、降低气温、改善空气湿度、保持水土、护坡固堤、减少和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景观花卉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4 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4.1 根据用地性质和造景功能。植物造景中,园林花卉以其丰富的有多种应用形式,常布置成花坛、花丛、花镜、花台以及花群等;此外,装饰柱、廊、篱垣以及棚架、花架等也可以利用蔓性草花进行造景。
4.1.1 园路、廊、棚架以及墙基种植。这些地方布置花卉时,宜布置成带状花镜形式,配置时强调的自然斑块状混。这是根据野生花卉生长规律布局的一种形式。当然,花镜外围是布置成直线还是曲线,要根据周围环境情况进行选择。此外,这些地方也可以布置成花坛、花丛、花台以及花群等形式。但在具体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用地性质和造景需要。以园林小路或支路来举例说明,为使游人在游玩中有景可赏,同时做到步移景异。可根据园路宽窄、色调、建筑材料以及周围立地条件综合考虑,选择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布置方式。也可以在远离花镜处,布置成复层混交形式,这样不但增加了层次效果,同时还增加了幽深的野趣。
4.1.2 大型建筑物前。往往这些位置多以花坛、花柱或采取立体种植方式。以花坛举例,在这些位置布置花坛时,我们要首先考虑花坛的形式,然后再进行花卉选择。如果布置成模纹花坛,那就是以欣赏花卉的图案美为主。在花卉选择时,要尽量选择枝叶小、株型紧凑的花卉材料,如四季海棠、三色堇等。若布置成盛花花坛时,需要注意花卉材料的花期要一致,同时要花朵繁茂以及植株高矮一致等。可做盛花花坛的花卉,如雏菊、一串红、郁金香等等。
4.1.3 草坪、建筑角隅、山石旁。这些地方最好以自然式布置成花丛或花带。布局时,布局大小应有适宜比例,面积不是很大时,花卉材料选择不要太多,否则会给人杂乱的感觉,降低整体效果。在较为开阔的草坪上布置花卉时宜选择花色艳丽、株型低矮、花期一致的花卉。用这类花卉造景,花卉和草坪草的高度差异不大,显得整个平面布局相对协调,不会影响草坪的开阔效果,更不会影游人的实现;相反,花卉丰富、艳丽的色彩还会与草坪的色调形成一种较强的对比,整个造景会显示出较为活泼、动感的氛围。
4.2 艺术性
4.2.1 季相:是植物在不同季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对于花坛而言不能体现出季相的变化。因为花坛所表现的是花卉的群体美,一般是在某个时间段内集中体现其群体美特征,该段时间过后,就会进行花卉材料的更换或进行其他应用形式。而对于花丛或花镜而言,这两种应用形式则能够表现出季相变化,能够体现出季节的更替。因此,花丛或花镜的植物材料应尽量选择适应性强的花卉,例如有较强耐寒性。
4.1.2 色彩:草本花卉具有很多自身的优势,如色彩丰富艳丽、生产周期短、布置快捷方便等,因此别用来,经常被广泛应用到园林中进行气氛的烘托。但无论是何种应用形式,一定要注意色调搭配,通常一种应用形式应该有统一的一种色调,即主色调。根据我国文化以及人们习见,使人感觉鲜明活泼的暖色调应该考虑在儿童乐园、公园出入口、节日会场以及街道等处应用;而在医院、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地则以冷色调安静、优雅的氛围。
4.1.3 多样性:在进行植物造景中,除了应用草本花卉进行氛围烘托外,我们还要极为关注与其它乔灌草的结合问题。各种园林植物互相配合应用,不但能提高其功能性、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其艺术性,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景观花卉组合贴近自然生活,给人以健康与和谐,人们渴望与自然共融,而紧张城市化生活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改善并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渴求,以植物造景为主,融生态、保健、科学、文化和艺术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成为了现代园林发展的主要方向。花卉以其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外形成为园林植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景观花卉组合作为花卉种子的后起之秀,在现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有效的应用。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的景观花卉组合,不仅充实了现有的低被植物种类,更满足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让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追求的是一种“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