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故乡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阿!闰土哥,——你来了?……”
④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⑤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 ⑥“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选段出自《故乡》,这篇文章选自小说集《 》,作者是鲁迅,原名 。 浙江绍兴人。(2分)
2.文段⑦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认为“厚障壁”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回答。(3分)
3.选段细节描写比较突出,同时运用了肖像 、 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中年闰土的生活状况 与迟钝的精神状态。(3分)
(二)我的叔叔于勒
①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②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年轻的先生!” ③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④我说:我给了他 十个铜子的小费。” ⑤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⑥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1.选文抓住哪些特征描写于勒的外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3.在给于勒小费这件事上,“我”和父母的态度迥异,这表现了什么?(2分)
【参】
(一)1.呐喊 周树人(2分)
2.比喻 (1分) “我”与闰土之间因观念、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膈膜。 (2分) 3.神态 语言 艰辛(3分)
(二)1.答案:主要抓住手和脸的局部特征;突出于勒生活窘迫,处境艰难。
评分:每一问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强调了“我”与于勒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深切同情;刻画了“我”既想相认,但迫于父母态度又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表现出“我”的单纯、善良、和富于同情心;表现菲利普一家经济拮据;表现菲利普夫妇的爱慕虚荣、自私、势利和无情。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