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规划背景
本规划是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上海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暨“十五”计划》和《上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指导下进行的上海市水务系统专业规划之一,是《上海市污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1999年)》的延续和推进,是新一轮上海市城市发展及“给水、排水、水利”一体化的需要。本规划将成为上海市污水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性文件。
规划特点
一、在水资源和水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理清和核实了本市污水系统的现状。二、从水务一体化的角度,科学预测污水量,优化了截污治污处理设施的布局。
三、从效益的角度,完善收集系统,发挥现有设施效益,减少污水直排水体污染。
四、从安全的角度、科学、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体景观水平和水源地的安全。
五、从现状的角度,实行分流制为主体与合流制并存的排水。 六、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妥善处置污泥,减少二次污染。 七、从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体现了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水平。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为实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服务,“安全、资源、环境”三位一体,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系统,逐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支持上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优化城市综合发展环境,提高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二节 规划方针
以“三个提高、二个加强、一个利用”为核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提高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处理率、提高处理设施利用率,实现工程效益,体现服务水平。
加强水源保护力度、加强中心城区河道治理力度,确保水源地安全,改善城市水域的景观水平。
科学、合理、适度利用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治理污水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第三节 规划范围和服务对象
全市范围,总面积6340.5 km2,其中河湖面积532.47 km2。
规划重点区域是中心城、郊区(县)的新城、“一城九镇” 和水源保护区。
本污水系统专业规划服务对象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初期雨水。
1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第四节 规划年限和目标
规划年限和目标见下表。
表1-4规划年限和目标
目 标 近期(2005年) 中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污水收集率 70% 80% 90% 污水处理率 70% 80% 90% 一级加强处理以上 一级加强处理以上 二级处理 处理设施利用率 75% 80% 90% 污泥稳定减量化率 70% 80% 90%
第五节 规划标准
一、规划污水量按规划用水量来确定,规划污水量/规划用水量的比值为80%~90%。
二、上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应适当考虑地下水渗入量,一般地区按平均日污水量10%计,一些旧管道较多的地区,可适当提高地下水渗入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例。
三、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倍数根据水体自净能力、城市卫生要求和经济实力等因素综合确定,黄浦江水系为1.5倍,其他支流为3.0倍,并宜采取调蓄等措施,提高截流标准,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
四、污水排入长江口、杭州湾,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排入内河水系,执行《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并满足水体自净能力和其他规定的要求。
五、污泥处理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并与污泥处置相结合,污泥处置逐步实现稳定化和综合利用。
第六节 主要结论
一、至2020年,上海城市污水系统污水量588万m3
/d(农村按50%污水量纳入城市污水系统计,宝钢、上海化工区、金山石化三大工业区自成系统解决,不计入城市污水系统)。
二、2020年规划目标:污水收集率90%,污水处理率90%,处理设施利用率90%,;污泥稳定减量化率90%,从源头抓起,尽可能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三、到2020年,排入内河的污染负荷将大幅度减少,市区主要河道将全面消除黑臭,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河中有鱼,水景怡人,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新建地区采用分流制,建成区仍维持原有的排水,有条件的合
流制地区可逐步向分流制过渡。
五、采取削峰调蓄等工程措施,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 六、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因地制宜,形成“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系统布局。郊区(县)的污水采用组团式“分散处理”。
七、污泥处置采用集约化方式,近远期结合,分期、分步实施,近期填埋为主,远期综合利用和焚烧为主。
八、污水系统分成石洞口片区、竹园片区、白龙港片区、杭州湾沿岸片区、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长江三岛片区6大片区。
2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第二章 城市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上海市位于北纬30°42′~31°48′,东经120°52′~121°45′,地江三角洲东南前缘、长江入海口,东、南、北临江濒海,西接江苏、浙江两省,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良好的江海港口。全市总面积6340.5 km2,全市河湖面积532.47 km2。
上海属长江、钱塘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形,除西部、南部有零星小丘外,全境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3m,东部高地与西部淀泖低地高差一般为2~3m。境内最高点为大金山,高103.4m,陆上最高点为天马山,高98.2m。境内的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面积1041 km2。
上海地区属北亚热带南缘,是东亚季风盛行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96.4mm,年平均降雨日131天, 7~9月是上海地区集中降雨时期。每年受热带气旋特别是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程度不一。夏季突发性天气较多,暴雨较频繁。
全市平均人口密度2071人/km2,逐年增加,其中9个市中心区平均人口密度21840人/km2,人口密度最高的为黄浦区,平均人口密度55318人/km2。人口分布继续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地区转移。
第二节 地表水水质
本市地表水受到综合型有机污染的影响,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
以杨树浦港、虹口港、龙华港、桃浦河、彭越浦、新泾港、蒲汇塘等为代表的市区主要支流水体尚未消除黑臭。
3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第
第三节 污水系统
一、“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 并存
目前全市集中处理外排长江、杭州湾的污水输送干线共6条,规模达到415万m3/d,全市分散处理的污水厂共30座,规模达到93万m3/d,基本形成“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并存的格局。
崇明、横沙、长兴三岛地区现无污水处理厂。
石洞口、竹园、白龙港三大污水排放口受纳水体的溶解氧优于Ⅱ类水体标准,高锰酸盐指数相当于Ⅲ类水体标准。
2000年11座市属污水处理厂和8座区属污水处理厂的BOD5、SS的平均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水质全部优于国家建设部规定的“双三十”出水标准和《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9-1998)》。 二、城市污水是污水系统服务的主要对象
污水一般由居民生活污水、企事业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禽畜废水、初期雨水、农业生产水和农田地表径流组成。由于禽畜废水、农业生产水和农田地表径流等污废水多呈面状分布,难以收集,因而未能纳入城市污
水系统。城市污水系统收集的主要是居民生活污水、企事业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
三、污水系统服务水平较低
污水收集率为68%,污水处理率为44 %,处理设施利用率为59%。 四、已建设施分布不均匀、匹配程度差
上海目前中心城、宝山、闵行及嘉定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为428万m3/d左右,现有污水量约390万m3/d;郊区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约为80万m3/d,现有污水量约114万m3/d,郊区设施量不能满足污水排放量要求。中心城内污水设施分布亦不均匀,合流一期服务范围以北地区及两港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欠缺。
五、受降雨和雨污混接的影响,溢流的水量、水质变化较大 合流制排水系统67个,泄水面积115 km2,虽然合流一期、污水二期工程对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了截流,但合流一期截流倍数(总管1.5倍)过小。
4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第
上海市集中处石洞口污水系统理设施规模 40万m3/d现状水量 17万m3/d系竹园第一污水系统设施规模 170万m3/d统现状水量 127万m3/d现状白龙港污水系统图现状水量 80万m3/d南汇区污水外排工程 设施规模 15万m3/d 现状水量 1万m3/d星火工业区污水外排工程 设施规模 10万m3/d 现状水量 2万m3/d奉贤厂区污水外排工程设施规模 10万m3/d现状水量 1万m3/d已建成污水系统管道在建污水排放系统管道 40
崇 明 岛长兴 黄浜岛横藻沙岛蕴 Z76 苏州河杨河川浦淀浦河江1.合流制排水系统67个,面积114.47km2图例2.已建及在建分流制排水系统114个,面积301.11km2合流制排水系统3.已建分流制混接排水系统39个,面积104.49km2,分流制排水系统 混接片水量41.69万m3/d。分流制混接系统
60
5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第
第三章 污水系统规划
第一节 污水系统分片
根据(1)上海市现有的石洞口、竹园、白龙港等污水系统的地理位置、系统规模;(2)已建(及在建)污水系统与未建污水系统的地区地理位置,考虑地区的污水出路;(3)上海市的水系分布;(4)系统布局等综合因素,将上海市分成6大片区,这6个片区分别是:
石洞口片区:合流一期以北地区,西至宝山区界、东北为长江、分属宝
山区、闸北区、普陀区、及嘉定区的南翔、江桥地区。
竹园片区:石洞口片区以南,浦西苏州河、浦东赵家沟及合流一期以北
地区(含合流一期)。分属杨浦、虹口、黄埔、闸北、普陀、静安、长宁及浦东新区。
白龙港片区:竹园片区以南,西至闵行区界,南为闵行区界及南汇周祝
公路,东至长江。分属黄埔、静安、卢湾、徐汇、长宁、闵行区、浦东新区及南汇区。
杭州湾沿岸片区:杭州湾沿岸地区,分属金山、奉贤、南汇区。 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分属青浦、松江、金山、嘉定区。 长江三岛片区:分属崇明县、宝山区。
第二节 规划污水量
以下所指污水量均不包括地下水渗入量,只有在污水系统设计时,才考虑地下水渗入量。
根据污水量与用水量的关系可推算出不同规划年限的污水量,计算时,城市化地区纳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
对于农村污水,由于分布比较分散,若条件允许,可就近接入周围集镇。纳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量,按其产生的污水量的50%,即用水量的45%计。
在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中,宝钢、金山石化及上海化学工业区自成系统,总用水量为95万m3
/d,其产生的污水不计入城市污水系统;其它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入城市污水系统。
6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第
表2-1 系统的污水量预测
行政区域 用水量(万m3/d) 污水量(万m3/d)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中心城 379 379 372 341 341 335 新城 59 77 128 53 69 115 中心镇 集镇 33 54 95 30 49 86 农村 67 72 72 30 32 32 自备水 72 56 25 58 45 20 合计 610 638 679 512 536 588
表2-2 分片污水量
服务人口(万人) 污水量(万m3/d) 片区名称 98年 规划 98年 规划 设计污水量 石洞口 1 192 56 81 竹 园 390 292 175.7 130 1 白龙港 443 500 155.9 212 233 杭州湾沿岸 130 215 24 55~60 61~66 嘉定及黄浦江上游 202 294 81.1 85~95 94~104 长江三岛 74 107 11.5 20~25 22~27 合 计 1403 1600 504.2 588 676 注:1、地下水渗入量:除合流一期原浦西70km2
地区为原设计26.8万m3
/d外,其它地区按旱季污水量的10%计。
2、现状污水量为《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研究报告》的 调查数据。
3、规划污水量小于现状污水量的原因是市区规划人口的减少 及工业的搬迁。
第三节 规划原则
一、以改善河道水质为中心,以截流直排河道污染源为重点,完善地区污水收集系统,提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适度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污水处理程度。
三、合理布局截污治污设施,提高合流制系统截流倍数,改造雨污混接,体现污水治理效率。
四、开发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逐步实现污泥的稳定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五、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第四节 污水系统方案
本市污水系统按石洞口片区、竹园片区、白龙港片区、杭州湾沿岸片区、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长江三岛片区等6大片区进行规划布局。见下图:
7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
石洞口片区----合流一期以陈北地区,西至宝山区界、东北为长江、分属宝山区、闸北、普陀及嘉定的南翔、江桥地区。长江三岛片区----分属崇海明县、宝山区。竹园片区----石洞口片以南,浦西苏州河、浦东赵家沟以北地区及原合流一公期服务范围。分属杨浦、虹口、黄埔、闸北、普陀路、静安、长宁区及浦东新区。蕴白龙港片区----竹园片以南,西至闵行区界,南为闵行区界及南汇周祝公路,东至长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川江。分属黄埔、静安、卢湾、--分属青浦、松江、金山徐汇、长宁、闵行区、浦东及嘉定区。路新区及南汇区。沪嘉共高和速新公路曹路安路杭州湾沿岸片区----龙东大道远川分属金山、奉贤、南汇区。东路公南平大青辛沪朱奉道枫奉沪南公路车公公亭公公南奉公路路路路公路亭枫亭卫路公沪路杭公路
第五节 收集系统
一、石洞口片区
(一)共和新路以东、蕴藻浜以南、合流一期以北地区
1.该地区仅建有张华浜、三门两个合流制排水系统及彭浦新村(分流
制)排水系统。
2.需新建长江西路、淞南东、淞南西、江杨、张庙、民主、临汾花园等七个分流制排水系统。
(二)共和新路以西、蕴藻浜以南、走马塘以北地区
1.彭浦西为在建分流制排水系统。
2.需新建宝山工业园区(西)、宝山工业园区(东)分流制排水系统。3.需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葑村、丰收、红光、联西、联东、庙行、大场北、大场南、长临。
(三)共和新路以西、走马塘以南、合流一期以北地区
1.真如、真光、桃浦工业区、曹安、江场、志丹为已建分流制排水系统。
2.曹丰、永和、大宁-灵石、交通、岚皋为在建分流制排水系统。 3.需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真江、真江(西)、铜川(西)、铜川(东)、桃浦新村、云岭西、宝山工业园区(南)、真南、南大东、南大西、真大路、大场南块。
4.汶水、灵石、沪太为已建合流制排水系统。 二、竹园片区
(一)合流一期服务地区
1.福建北、普善、广肇、江西中、福建中、中、宜昌、昌平、光新、光复西、东新村、万航、江苏、华师大、大渡河、大八寺、五角场为已
建合流制排水系统,但需改造。
8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
2.大武川、营口、嫩江为已建分流制排水系统,但需改造。 3.需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民星、江湾新城。 (二)合流一期以南地区
1.凤城、周塘浜、松潘、昆明、惠民、大连、虹镇、溧阳、汉阳、武进、大名、华昌为已建合流制排水系统;四平为在建合流制排水系统。
2控江、长白为已建分流制排水系统;周家嘴、复兴岛、大定海为已建合流制排水系统,需改造。
三、白龙港片区:
(一)白龙港排放系统中线西段浦西地区
改造延安东、新开河、复兴东、文庙、陆家浜排水系统。 (二)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浦西地区
改造鲁班、肇家浜、小木桥、宛平、龙华镇、蒲汇塘排水系统。 (三)加快实施兰坪、景谷、莲花、平阳、合川、红旗、长桥、梅陇等雨水泵站的污水截流工程。
(四)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浦东地区 1.建设浦东收集系统主体工程。
2.建设污水二期杨思支线主体工程,以及华东路污水干管工程,解决杨思及龙东大道以南、迎宾大道以北川沙等地区的污水出路。
3.加快实施耀华、白莲泾、周家渡、六里桥、其昌栈、泾东、居家桥、陆家渡、沪东、张家浜、塘桥等雨水泵站的污水截流工程。
(五)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工程浦东地区
建设污水干管及建设川沙、机场、合庆、曹路、高东、高桥、东沟、金桥、张江、唐镇、孙桥、北蔡、三林等建制镇的排水系统。
第六节 截流倍数
本市67个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在内环线以内、苏州河及黄浦江沿线,截流倍数均较小,雨天溢流次数较多,由防汛泵站在降雨初期排入水体的合流污水的污染负荷较大。
对于合流制排水系统,提高截流倍数和增加截流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溢流次数和合流污水直接污染水体。
通过增大截流泵、改造、增加截流支管等方法可将截流量提高,雨天溢流次数、溢流量可明显减少。
此外还可采用调蓄的方法,将降雨初期超出截流量的合流污水暂时贮存起来,待旱季污水系统设施空余时,纳入污水系统处理后排放。
对于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虽然泄入水体是雨水,但污染负荷仍然很高,可将初期雨水接入上述调蓄设施,减少污染。
近期可结合地区改造和排水系统改造,选择芙蓉江(分流制系统)、昌平(合流制系统)两个溢流量较大的泵站进行试点,先做小型调节池,贮存超过截流量的合流污水和初期雨水,为大型调蓄设施的建设积累经验。
9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
第七节 雨污混接
雨污混接方式主要有建筑物内部洗涤水接入雨水管、建筑物污废水出户管接入雨水管、街坊化粪池出水管接入雨水管、市政污水管接入雨水管等,其中街坊内部的混接现象最为严重,是改造的难点和重点。
减少雨污混接对河道的污染,近期可在分流制排水系统的雨水泵站内增设截流设施,旱季将混接的旱流污水全部截流,纳入污水排放系统处理后排放;远期这些截流设施可作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截流设施的组成部分予以保留。同时陆续做好建筑物内部洗涤水接入雨水管、建筑物污废水出户管接入雨水管、街坊化粪池出水管接入雨水管、市政污水管接入雨水管的改造工作。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梅陇、长桥两个排水系统进行雨污混接改造试点,改造后两个系统将成为完全分流制系统,可结合试点成果,逐步将其它排水系统改造未完全分流制系统,进一步解决雨季仍有部分旱流污水随雨水排放河道的现象。
第八节 污泥处理与处置
2020年污泥处理处置规模约为970t/d(干污泥)。
结合污水系统布局,污泥处置集约化,处理分散化,近远期结合,分期、分步实施,污泥处置方式为“填埋一点,焚烧一点,利用一点”。
近期填埋将是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方法之一。为避免污泥填埋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应选择污泥稳定化后卫生填埋或安全填埋,并结合滩涂规划,选择填埋场位置。
远期以焚烧和综合利用为主。 1.石洞口污泥处理、处置厂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预计约产生含水率为97.5%的污泥2400 m3/d。曲阳、天山、嘉定、泗塘、吴淞等污水处理厂距石洞口污水处理厂较近,约产生含水率为97.5%的污泥1800 m3/d。三厂污泥可合并集中处理、处置,规划建设石洞口集约化污泥处理厂。
石洞口污泥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05t/d(干污泥)。 2.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厂
竹园污水处理厂距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较近,两厂污泥可合并处理处置。规划建设白龙港集约化污泥处理厂。龙华、长桥、闵行、莘庄等污水处理厂、南汇外排系统的污泥可并入白龙港集约化污泥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置。
白龙港污泥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600t/d(干污泥)。 3.杭州湾污泥处理、处置厂
金山污水外排工程、奉贤污水南排工程、星火工业区污水外排工程污水处理厂的距离较近,污泥可合并处理处置,规划建设杭州湾集约化污泥处理厂。
杭州湾污泥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84t/d(干污泥)。 4.安亭污泥处理厂
10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
建设安亭集约化污泥处理厂,处理处置安亭污水处理厂污泥。 安亭污泥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5t/d(干污泥)。 5.青浦污泥处理厂
建设青浦集约化污泥处理厂,厂址可选在青浦新城新建污水处理厂附近,处理处置青浦区各污水处理厂污泥。
青浦污泥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45t/d(干污泥)。 6.枫泾污泥处理厂
建设枫泾集约化污泥处理厂,处理处置金山区西部(属于黄浦江上游片区)污水处理厂污泥,。
枫泾污泥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8t/d(干污泥)。
7.松江集约化污泥处理厂
建设松江集约化污泥处理厂,处理处置松江区各污水处理厂污泥。 松江污泥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60t/d(干污泥)。
8.长江三岛片区各污水处理厂规模以小型为主,彼此相距较远,污泥
原则上分散处理处置。干污泥总量40t/d。
9.桃浦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仍然利用现有流化床作焚烧处置。
10.宝钢、上海化学工业园区、金山石化三大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自行处理。
11.2020年预计全市将产生泵站、污水处理厂垃圾10.5万吨/年,这些垃圾的性质与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质相似,经沥水和压缩后,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置。
12.到2020年预计全市将产生市政通沟污泥约9万吨/年,通沟污泥有机物含量较低,含水率也较低,仅占50%左右,难以利用,可就近将其送入污泥填埋场或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陈海公石洞口:105t/d(干)焚烧、综合利用路蕴川路沪共嘉高和速新公路曹路安白龙港:600t/d(干)路焚烧、综合利用、填埋大道远龙东川东路公平南大青辛沪奉朱道沪南公路枫奉车公亭公公公路南奉公路路路亭枫公路亭卫路公沪杭州湾:84t/d(干)路杭填埋或焚烧公路11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
第四章 实施效果
经过20年的努力,本市污水系统的整体水平将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类水平。
市区主要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河中有鱼,水景怡人,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设施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污泥稳定减量化率90%。
到2020年,污水处理量600万m3
/d,每天CODcr负荷削减量约1300t,平均削减率65%,城市污水CODcr排放量下降至700t/d,CODcr总体排放量减少53%,其中排入内河的CODcr污染量减少84%。
第五章 配套和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污水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机制。 一、统一规划、分层完善
树立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市级规划总体思想和框架指导下,逐级完善县(区)级和小区级的各层次专业规划,完成规划思想从上到下的渗透和贯彻。
二、健全法规、逐级报批
建立污水规划的行业管理法规,按照归口管理逐级报批的原则,健全各层次规划的报审批制度。 三、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实施机制,在分期实施中必须严格贯彻远、近结合的思想,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保证规划的有序实施。 四、加强宣传、完善监督
加强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规划的知晓度,建立对规划管理和实施的监督机制,制止违规行为,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
12 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 【
第六章 问题和建议
一、从立法与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污染源头的综合治理。 二、加强污水治理工程的前期研究,做好技术储备。 三、建议进行下列专项研究,使规划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1、竹园污水排放系统(合流污水一期)旱季空余能力研究与利用。 2、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四、雨污混接的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内部洗涤水接入雨水管,改造仅是一种被动措施,应该从源头抓起,建议在阳台上增设污水立管,这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对住宅设计标准进行修订,才能彻底杜绝新的雨污混接现象。 五、禽畜废水的污染负荷较高,对河道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市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相当部分的禽畜牧场将迁至上海市周边地区,直排河道的禽畜废水将变成过境污染源,这部分过境禽畜废水需周边地区配合收集、处理。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