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句
篇一:与月亮有关的句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 / 20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3、可怜九月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2、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2 / 20
古诗中的月亮
在众多吟月古诗词中,论知名度,我认为排名第一的,当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二名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季军属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古来咏月诗数量繁多,据说在唐诗中占了五分之一。而写得最多的是赞叹月色的皎洁、美丽。比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张若虚)。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唐·贾至)。
“有时海上看明月,辗出冰轮叠浪间”(唐·徐寅)。
“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明·谢榛)。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
3 / 20
有望月亮而感怀天地之恒久、人生之须臾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有叹人情世态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有望月而生缱绻情怀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清·袁枚)。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清·梁章钜)。
望月而思乡、思念亲人友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
4 / 20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唐·刘禹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月亮绕地球旋转数亿年,古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知道它白亮亮的分外好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怎么会有月圆、月缺呢?也无法解释,只能是观察现象。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即是十五的月亮。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俱怀逸兴状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 / 2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烟拢寒水月拢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 / 20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低眉吟罢无处写,月光如水照淄衣。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梳镜台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和年初照人。人生代代以无穷,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7 / 20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虞美人 李煜
8 / 20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今人不见古时月 古月依旧照今人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居易《暮江吟》
9 / 20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静夜思 唐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塞 王安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篇二:关于月亮的诗句
关于月亮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10 / 20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1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11 / 20
苏轼: (《水调歌头》
18、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1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20、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21、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2、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3、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4、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5、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26、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2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3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12 / 20
月亮的别称:
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1.玉兔捣药──传说月亮上有一只玉兔,它长年累月的在桂树下捣药,由此产生了玉兔、银兔、冰兔、月兔??等别称。
2.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月桂、桂宫、桂影、
3.嫦娥奔月──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嫦娥、月峨、金娥、素娥??“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4.蟾蜍成精──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玉蟾、明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
5.其他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由此形成的别称非常丰富。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
篇三:有关月亮的古诗
有关月的古诗
13 / 20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 / 20
5、《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5 / 20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这是一首写山水美景的名诗,全诗八行四句。本首古诗是节选前面的四行两句,描写了秋天的傍晚一场新雨过后,青山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全诗四行两句。第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晚,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幽静,天气格外的凉爽。第二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在大石上叮咚流淌。多么美的秋天夜景图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千古佳句。
10、《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6 / 20
【注释】提示:此诗是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刺史的途中所写,描绘深秋傍晚江上的美景。
译文;
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的半边为青绿色,半边泛出红色。九月初三这个夜晚真是令人喜爱、陶醉,露水像圆润的珍珠,月亮像一张弯弓。
《暮江吟》一诗写的是(秋 )季节,从(傍晚 )到(夜半 )这段时间(讲上 )的景色,全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 )的思想感情。
11、《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①征雁:指飞行着的雁。大雁在阴历八月往南飞,飞到衡山时,已是第二年春天,又转头飞向北方。它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不断迁移,故在文人笔下,称为征雁。
②蝉:俗名“知了”,活动在夏秋之交。所以听到空中飞雁鸣叫就听不到蝉鸣了。
③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用水的明净形容月、霜和夜空的明朗。
④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⑤素娥:就是月中嫦娥。
17 / 20
⑥俱:一样。“俱耐冷”,一样经得住冷。
⑦斗:比赛的意思。
⑧婵娟:美好的容颜。
12、《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3、《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商女形象。“不知亡国恨”者,非指商女,而是借以讥讽寻欢作乐不思振作的达官贵人,以商女代之,显然含有贬抑嘲讽之意。
杜牧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晚唐,忧国之心,常有表露,此诗即是对“亡国”危机的深沉忧思的表现。前两句写景,清丽中微露哀伤。秦淮河上的轻烟淡月,无不透露出一种温软。在这种温软中淫靡、享受、堕落,正是弥漫当时官场的病毒。所以,“不知亡国恨”者,非商女也,“唱后庭花”而取乐者,亦非一般看客,这里实在别有所指,其矛头是直指整个上层的。
问题在于,诗不直接指斥统治阶级,而借商女以讽刺,就显示出婉而多讽,风流蕴藉
18 / 20
的特色。
14、《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6、《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写作来历:
熙宁十年(1077年)中秋,苏轼时任徐州刺史,他见到了胞弟,于是写下了这首《中秋月》,记述了诗人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不得不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中秋月》重点字词解释:
①银汉:指银河②玉盘:指明月
《中秋月》赏析鉴赏:
19 / 20
《中秋月》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诗中,“清寒”指月光,“银汉”指银河,“玉盘”则指明月。苏轼写中秋月,摒弃了《记承天寺夜游》中“如积水空明”的经典比喻,而是巧妙的“烘云”而“托月”,“溢”、“清寒”可谓炼字精妙,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中秋月》后两句意思衔接自然,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对仗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字同而义异,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相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也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聚难别易的。兄弟即分离,卫不能不令坷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t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忧”。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此生此夜不长好”意即在人的一生中,中秋之夜不能都如此美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意思是明年我和你不知在哪里赏月。诗句流露出对爱弟的真挚感情,还隐寓着自感不能掌握命运的叹息,就是这淡淡的感伤,却是千万个离人对月抒怀的真实写照。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兄弟相聚的月圆之夜,他们会怎样的互诉衷肠。他们一定会以酒作佐料,在畅饮中也一起饮尽这孤独与无奈吧。苏轼在思念爱弟时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好祝愿,在与爱弟重逢的月圆之夜写就的这首《中秋月》中,我们感到了月之清辉,暮云悄悄隐去,清寒慢慢四溢,都是无声无息,而银汉无声,一轮圆月孤零零在天字漫步,更是了无声息。我们仿佛看到了笼罩在兄弟二人心头的淡谈愁云,诗人苏轼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自然的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雨,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2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