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可以办理居住证。需提交身份证、照片及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者可由监护人代办,需提供合法身份证件。申请人负责材料真实性。机关应在15天内办理居住证,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0天。持居住证享受便利,如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职业资格考试等。取保候审只暂获自由,犯罪事实需合法认定和处理。若认定有罪,将逮捕并按判罚标准判决。
法律分析
一、取保候审居住证可以办理吗
可以,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派出所或者受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申请人及相关证明材料出具人应当对本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对申请材料不全的,派出所或者受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领人需要补充的材料。对符合居住证办理条件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制作发放居住证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在实施办法中可以对制作发放时限作出延长规定,但延长后最长不得超过30日。
二、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下列便利: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三)机动车登记;
(四)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五)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
(六)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七)国家规定的其他便利。
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只是当事人通过交纳一定的保释金而暂时获得自由的情况,在取保候审期间,其犯罪事实还需要司法机关进行合法的认定和处理,如果犯罪事实认定的,则必须立即进行逮捕,并按照相关犯罪事实的判罚标准进行司法判决。
结语
办理居住证需提交身份证、相片及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可由监护人代办,需提供委托人身份证。机关应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特殊情况最长延长至30日。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出入境理、身份证换领、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申领、职业资格考试、生育服务登记等便利。取保候审只是暂获自由,犯罪事实需司法认定并判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 人民、人民和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