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认定应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
(2)用人单位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或工商注册登记信息;
(3)受伤害职工初诊门诊病历;
(4)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5)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
以上申报材料提交复印件的,应提供原件核对,用人单位申请的还需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委托他人办理的,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委托书应载明具体的委托事项和权限。
一、工伤认定程序是什么
工伤认定流程如下:
1、申报认定材料;
2、补正材料;
3、受理,属于劳动保障局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的,劳动保障局应当受理,并印发工伤认定受理通知书;
4、调查核实,劳动保障局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也可以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局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5、单位举证,对受伤害职工个人申报的工伤认定,给用人单位印发举证通知书,要求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对该职工的工伤性质提交书面意见和相关证明材料;
6、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市劳动保障局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7、送达劳动保障局自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申请人以及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
8、,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办理工伤证。
一、工伤认定材料如下:
1、本人身份证明;
2、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工伤事故报告;
5、事故现场目击证人证明材料;
6、职工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提交工伤职工委托证明或亲属关系证明。
二、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3、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生活;
4、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
6、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
7、七级伤残,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8、八级伤残,断续工作,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总之,工伤认定材料需要本人身份证明、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工伤事故报告、事故现场目击证人证明材料、职工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提交工伤职工委托证明或亲属关系证明等。
二、交通事故工伤鉴定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交通事故工伤鉴定需要的材料有这些:1、工伤认定申请表;2、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3、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及初次治疗病历复印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