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毒品犯罪未遂的法律责任

毒品犯罪未遂的法律责任

来源:华佗小知识

未遂贩毒犯罪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最高刑罚为三年有期徒刑;五年内重犯则按法定上限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都应追究刑责,最高刑罚为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重要成员、武装掩护者、暴力抗拒者、参与有组织国际贩毒者,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量较大者,最低刑罚为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贩毒犯罪未遂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贩卖毒品罪”(未遂),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5年内重犯,按法定上线处罚。

相关规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毒品犯罪未遂的刑事处罚探讨

毒品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某些情况下,毒品犯罪可能未能达到完全实施的程度,即未遂。对于毒品犯罪未遂的刑事处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主张对毒品犯罪未遂采取与实施犯罪相同的刑罚,认为其犯罪动机和危害程度与实施犯罪并无太大差异,应予以同等对待。这种立场认为,通过严厉的刑罚可以起到威慑作用,减少毒品犯罪的发生。

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张对毒品犯罪未遂采取较轻的刑罚,认为未遂犯罪具有一定的不完整性,其危害程度相对较低。这种立场认为,对未遂犯罪过度严厉的刑罚可能导致不公正和过度惩罚,不利于犯罪的预防和社会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毒品犯罪未遂的刑事处罚问题,需要权衡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动机以及社会的利益等多个因素。在制定刑事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目的。

结语

毒品犯罪未遂的刑事处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一方面,主张对未遂犯罪采取与实施犯罪相同的刑罚,以起到威慑作用。另一方面,认为未遂犯罪具有一定的不完整性,应采取较轻的刑罚。在制定刑事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动机以及社会的利益,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