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共犯的认定原则为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即使只分担了一部分实行行为的正犯者,也要对全部结果承担正犯的责任。
一、共同犯罪诈骗数额如何退赃
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诈骗之的共同犯罪,若退脏的,应当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大小确定其所应负担的退赃份额。
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共同犯罪是指数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形和现象。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如帮助犯。所以,有在理论上承认片面有形帮助犯(从犯)的余地。在立法上对片面帮助犯的刑事责任予以规定,有利于处理现实中存在的此类危害行为。而所谓片面的共同正犯,实际生活中很难发生,即使出现,也可直接依单独实行犯论处。
二、教唆犯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教唆犯的构成要件如下:
1、对象要件,教唆对象必须是具有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否则不构成教唆犯,间接正犯成立;
2、客观要件,客观地说,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即教唆行为。煽动行为的方式没有,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示意的;
3、主观要件,就主观而言,必须有教唆的意图。在故意形式上,共犯教唆犯的成立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三、共同正犯和共同犯罪的区别
1、共同正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都是主犯,共同犯罪可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等;
2、这两种犯罪概念不同,处理结果也不同,共同正犯处罚的结果相差无几,那么在共同犯罪中主犯的量刑肯定大于从犯,从犯的量刑大于胁从犯。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对其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在其所参与的犯罪环节中起主要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