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书的主旨是: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相关方,包括人民、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同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和所在单位或原户籍地的派出所。判决书必须由当事人本人签收,家属无权代领。判决书应写明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辩护人和公诉人的情况、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判决结果以及上诉期间和上诉的。被告人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10日内向上级提起上诉。
法律分析
刑事判决书可以给家属。
1、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
2、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刑事案件判决书是给被告人及其代理律师的,家属是没有的。刑事案件判决书是不能代领的(除非是未成年人),必须是当事人本人到场签收。判决书给被告人及其代理律师是原件。原件才有效。
刑事判决书应当写明以下事项:
1、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职务、以前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是否被逮捕、羁押日期等;
2、辩护人和公诉人的情况;
3、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4、判决结果和上诉期间和上诉的。刑事判决一经发生法律效力,就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对一审判决,被告人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提起上诉。
拓展延伸
家属在刑事案件中是否有权获取判决书?
在刑事案件中,家属通常有权获取判决书。判决书是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的对被告人的刑事判决决定的书面文件。家属作为被告人的亲属,他们对案件的进展和判决结果具有合理的关注和知情权。根据法律程序,家属可以向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获取刑事判决书的副本。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申请进行审查,有些情况下可能会或拒绝家属获取判决书,例如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因此,家属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法律程序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结语
刑事判决书是对被告人作出的刑事判决决定的书面文件,通常可以提供给家属。家属作为被告人的亲属,对案件进展和判决结果有合理的关注和知情权。根据法律程序,家属可以向提出申请,获取刑事判决书的副本。然而,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审查申请,并在某些情况下或拒绝家属获取判决书,如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等。因此,家属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第二百零三条【判决书】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