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知悉真情、自主选择、公平交易、获得赔偿、依法结社、获得知识、维护尊严和民族习惯、监督批评等权利。同时,消费者也有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爱护商品、正确使用和维护商品、投诉起诉并承担举证责任等义务。
法律分析
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第二章(1)安全保障权。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5)获得赔偿权。获得赔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依法结社权。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得知识权。获得知识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维护尊严和民族习惯权。维护尊严和民族习惯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监督批评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等进行监督、批评、建议的权利,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除享有上述权利外,还应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2)爱护商品,尊重经营者的劳动和服务。
(3)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商品,按照服务规则接受服务。
(4)依法投诉或者起诉,并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结语
消费者享有诸多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维护尊严和民族习惯权以及监督批评权。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也有相应的义务,如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爱护商品、正确使用和维护商品、按规则接受服务、投诉或起诉并承担举证责任。消费者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履行,为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和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2013修正):第六章 争议的解决 第四十七条 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2013修正):第六章 争议的解决 第四十六条 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的,该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