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的立案标准包括:
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诬告他人盗窃物品罪
属于的诬陷罪。诬陷罪全称为诬告,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诬告,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注意,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
二、网络诬陷罪怎么处理
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如果说出现的一些极其严重的情况的话,那么就会以诬告来进行处理。诬告,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诬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如果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他人被错判死刑的,应以诬告与故意杀人罪(间接正犯)的想象竞合犯论处。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报复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诬告的成立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自然人的人身权利和正常的司法机关活动;
2、在客观上是:捏造别人的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通过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的进行追究活动;
3、主体是:自然人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
4、在主观上是:必须是故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