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预设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学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生字,注重字义与字形的联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在火灾中救护的方法。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三)、初步感知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十岁的江凡在火灾中成功地救出了自己和30几位邻居的事情。
(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五)、随文识字
(六)、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七)、指导书写
(八)、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2、继续搜集火灾中自救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预设: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对话、交流、质疑中,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江凡在火灾中的冷静、机智、沉着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到事情冷静、沉着、机智;激发学生提高自救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江凡为什么能够从火中把奶奶和邻居救出以及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什么的问题。学习江凡冷静、机智的品质。
2、难点:读写结合。 在阅读中展开联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江凡)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江凡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板书)
二、新授
(一)、对比勾画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江凡是个这样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__勾画,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江凡是个这样的孩子?
2、学生汇报,看大屏幕,你找对了吗?齐读
句子1: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句子2 :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
3、那火灾中,其他人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用括出其他人们在火灾中表现的句子。
4、学生汇报,看大屏幕,齐读。
句子1: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喊声、哭声、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
句子2:惊慌的人们挤来挤去,碰倒了堆放的杂物,撞上了停放的自行车,却找不到出去的大门。
5、这两个句子中,有词语最一个词最能说明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哪个呢?“惊慌”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人们的惊慌?
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人们的惊慌吗?(指读 评价 指读 齐读)
(二)、读写结合
1、作者简简单单用几个声音就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火灾场景的一部分,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惊慌和混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写法。
齐读(大屏幕):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哭声、喊声、 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
2、同学们,你们能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老师感受到菜市场的热闹吗?
假设我们现在置身菜市场,你会听到那些声音呢?
3、(大屏幕)那谁来试一试?
菜市场里真热闹,__声、__声、 __声和 __声混成一片,好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1、显示答案,齐读
师: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菜市场的(热闹)
(三)、情景交融,深入感受
1、人们如此惊慌,到底情况有多严重呢?
2、(指读)
火焰迅速蔓延,很快烧到了楼上。
楼道里烟雾腾腾,呛得人无法呼吸,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什么也看不清。
4、这两句主要描写的是什么?(齐读)
5、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真实的火灾现场。(播放火灾图片,背景音乐,师深情讲述)
(四)深入学习,突出重点。
1、幸运的是,在这次火灾事故中,涌现出了我们的小英雄江凡,让我们再来读读表现江凡的句子。(齐读)
2、在面对危机情况时,江凡首先是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镇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先使自己“镇静”下来?
3、师小结:对了,只有先镇静下来了,才有时间积极地去思索,才能正确地去行动。
4、师:接下来,江凡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这两处句子,用“●”
标出表示江凡动作的词语。
6、让我们站起来一边读句子一边做一做这些动作,体会一下在火灾中,江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7、师小结,再齐读第二个句子,用“终于”说话。
8、指导读表现江凡的句子。(评议 练读 指读 齐读)
9、现在同学们明白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灾中救出来了吗?
师:这也是一个英雄应该具备的品质,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板书:英雄)
(五)夸一夸,积累词语
1、你还能想到哪些好词来夸夸江凡呢?
2、老师也想到了几个好词,急于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大屏幕):有勇有谋 沉着冷静 足智多谋 化险为夷 活学活用 镇定从容
总结: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相信大家遇到事情也一定能向小江凡一样勇敢、镇静、机智。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