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藤野先生》说课稿

《藤野先生》说课稿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教材分析

  我将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藤野先生》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作者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学好这篇文章,不仅对学生学习散文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激发爱国情感。因此,在关注文学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平时教学中的渗透。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但认识往往停留表面,在领悟藤野先生高尚品质和作者思想情感方面需要引导。有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些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初二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依据前面教材的解说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写作手法”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定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问对话法、引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预设的学法是:阅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联系实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针对教材内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936年秋天,我国一位大文豪、大家去世了,却有记者去采访了远在日本偏远乡村的一名医生。这位医生说:“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周君”是谁吗?这位医生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故事,认识这位可敬的异国教师——藤野先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感受作者情感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圈点勾画,提出问题:“课文围绕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的概括不够全面,通过归纳,总结出“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几件事。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理解写法

  这一环节我会提出这样一个主问题:

  “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达你对藤野先生的认识:

  我从……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因为……”

  学生发言时我从外貌、工作、生活、对中国的态度上进行归纳点拨,重点分析藤野先生的人格品质,他是一个“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无民族偏见”的人。(板书三个词)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形成对藤野先生人物形象的完整认知,品味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板书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藤野先生人物形象的深层挖掘,品味其高尚的人格。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2.藤野先生在鲁迅重要的人生抉择中起到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中体现的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及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带给作者的勇气。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深入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感和对恩师的感激、赞美与怀念之情,从而理解本文的主题。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我将用下面精练的语言总结本课内容:在鲁迅失望时,是藤野先生给了他希望;在鲁迅受到讥讽时,是藤野先生给了他激励。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选一位对自己影响最深的老师,也将感悟用同样的句式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感悟师生情。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回国后成为作家的鲁迅,请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作业的设计,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还能锻炼其写作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