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儿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唱歌。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感情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用欢快的语调背诵儿歌,从中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
  【课目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快乐的节日》歌曲;
  2、《快乐的节日》图片或动画片;
  3、所有字,词的课件或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放《快乐的节日》歌曲,会唱的跟着唱一唱。
  2、听了这首歌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让学生说一说什么节日你最快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2、小朋友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3、借助课前预习笔记与小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汇报、老师指导归纳识字方法:
  ⑴ 换一换:
  祝→祖。(与祭祀有关)
  ⑵ 加一加:
  加+贝=贺口+玉=国习+习=羽王+里=理
  ⑶ 形近字:
  席+度。
  ⑷ 平翘要分开:
  zhù 祝 zǔ 祖 chuī 吹
  ⑸ 后鼻音字:
  xìng 幸 jìng 敬 fēng 丰 yǒng 勇
  ⑹ 同偏旁:
  文→敢 敬
  5、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找朋友(把上下两行字组词连起来):
  敢 敬 祝 幸 度 席 自 羽
  过 勇 尊 不 主 贺 毛 由
  三、再读课文,熟悉字词:
  1、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此刻心情。
  2、指发名朗读。
  3、齐读,共同体会自己的快乐心情。
  四、生字归类,指导写字:
  1、左右结构:
  吹 地 快 师(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师 老
  师:第二笔是竖撇,左边窄右边宽,最后一笔上面不出头是悬针竖。
  3、学生先描红再练习,师个别指导。
  4、展示漂亮的字。
  五、作业:
  把儿歌读给父母听,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生字:
  1、放《快乐的节日》动画片(或图片),边看边跟着读一读。
  2、复习生字(读准字音,可用词语练习说话):
  祝贺 祖国 勇敢 丰满 理想 度过 希望 羽毛
  3、读句子,说出你的体会:
  ⑴ 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鸟。
  ⑵ “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快乐的节日。
  ⑶ 我们都要树立远大理想。
  ⑷ 祖国的希望与未来肩负在我们身上。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你们在蓝天下自由成长,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你们是最幸福的孩子: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快乐。
  2、把你的快乐交流给同组小朋友好吗?
  3、指名读第一节,想“红领巾”为什么这么快乐?他们看到了什么?
  (在学生汇报时板书:春天──花朵)
  4、师生共唱第一节,再次体会“红领巾”像花朵一样开放。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5、汇报自学情况:
  花儿→点头祝贺→歌唱有我们更加美丽
  小溪→流淌有我们充满希望
  (指导朗读: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我们是那么的幸福,那么骄傲)
  6、师范读第二小节,生体会。
  7、生自练、互练。
  8、生自读→赛读
  9、男生齐读,全班体会我们应树立怎样的理想……
  三、联系课文,发挥想象:
  1、说一说你有什么远大理想呢?
  (生自由地说)
  2、你又想怎样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生自由地说)
  3、齐读最后一节,在一次体会此刻的快乐。
  4、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红领巾”快乐的心情呢?
  5、小组间比赛朗读一指名读一评一评。
  四、师生互动,演绎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共同表演:边读边做动作
  2、练习背一背你觉得让自己最快乐的那一小节或几小节。
  3、指名有感情背课文(配乐)
  五、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快乐的节日》背或唱给父母听。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鲜艳:鲜明而美丽。
  祝贺:庆贺
  充满:充分具有。
  希望: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愿望。
  丰满:匀称而好看。
  〖相关链接〗
  1、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著名作家,1940年参加工作。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是全国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曾任北京市文联副、,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一级作家。
  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中篇小说《辛俊地》,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文集》等。他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及同作曲家合作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有广泛的影响。
  2、儿童节的来历
  六一儿童节,全称叫六一国际儿童节,简称儿童节。早在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为了保证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毒害、虐待儿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建议。从此以后,每年的6月1日,各国儿童举行集会,庆祝自己的节日。
  我国是在1949年12月23日做出决定,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的。1950年的6月1日,还亲笔为儿童节题写“庆祝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