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中心小学 郜惠娟 
  设计理念: 
  阅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首诗语言通俗,情感愉悦,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读多感悟,使朗读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 
  后置识字,主动探究。识字过程放在学习课文后,以自学探究的形式为主。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掌握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意义识记的含量可大大增加,自学探究的难度可相应降低。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主动,并更有实际的效果。设置梯度,引导背诵。本首诗篇幅较长,章节间联系不大,学生背诵有较大难度。设置背诵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节到章再至篇的背诵,并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背诵成功的愉悦,培养背诵的兴趣,坚定背诵全文的信心。 
  设计特色: 
  1、后置识字,利用无意注意提高识字效率。 
  2、设置背诵梯度,增加背诵兴趣。 
  教学目标 :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吹、地\"等6个生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体会过节的快乐,能用快乐的语调朗读。 
  2、自主认读生字,正确书写\"吹\"、\"地\"。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   
  (一)板书:节日,齐读。 
  1、问:你都过过哪些节日?这些节日你是怎么过的,开心吗 
  2、用\"(什么节日)是(怎么样)的节日\"说话。 
  (二)在\"节日\"前加书\"快乐的\",出现本课题--《快乐的节日》,齐读。(读出开心、快乐) 
  [通过对话,激发愉悦的心情,唤醒表现的渴望,为感情朗读奠好基石。] 
  二、阅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二遍。 
  要求:第一遍读正确,第二遍体会快乐的心情。 
  (二)研读:哪些句子让你读到了节日的快乐? 
  1、找出最能让你体会到快乐的一段语句自己读一读。 
  2、读给同桌听听,让同桌帮你评一评。 
  3、指名读。 
  读得不够好的,请同学帮助指导。 
  读得好的,请你带着同学们读一读。 
  (三)欣赏歌曲,观看课件 
  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欣赏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课件,可轻声跟唱,也可拍手或表演。 
  (四)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全文。 
  [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反复品读,体会语言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领悟语言文字,用\"音乐语言\"来酝酿愉悦情感,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三、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一)自主识字 
  1、分小组自学生字 
  说说你认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并打算怎么记住它? 
  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同学。 
  2、检查识字情况 
  ⑴运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要求读正确并组词。 
  ⑵认读有生字的词语。 
  每个生字组词2-3个(不要出现未学生字),打乱顺序,指名认读。 
  ⑶形近字辨认,音近字辨读。 
  吹--听 贺--员 国--园 由--田 
  祖--祝 敬--近 吹--村 进--敬 
  (二)自学写字 
  要求:能正确书写\"吹\"、\"地\"二字。 
  1、学习小组内分析:⑴书写的笔顺。 
  ⑵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吹\"、\"地\"各二个。 
  ⑴展示部分作业 ,全班交流、评价。 
  ⑵小组内交换评价意见,交流书写体会。 
  四、课后作业  
  1、认真书写\"吹\"、\"地\"二字。 
  2、把诗歌有感情地读给同桌(老师或家长)听。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老师\"、\"祖国\"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一)生字掌握情况 
  指名读带生字的词语 
  (二)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三)质疑问难,不明白的地方力求引导学生在读中求解 
  二、自学书写生字 
  (步骤与上堂课中\"自学写字\"环节相同) 
  三、背诵课文 
  (一)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背诵 
  1、会背后马上举手,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好。 
  2、反馈:尽量抽背背诵速度较慢的学生,相机给予鼓励。 
  选背的环节可再进行一次。反馈时可背给同桌听,教师再做简单的了解和热情的鼓励,再次调动背诵积极性。 
  (二)定时背诵 
  1、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3-5分钟)自由背诵。 
  指导:背诵能力不强的学生可逐节背; 
  记忆力强的学生可几节一起背。 
  2、反馈:⑴了解学生背诵的情况; 
  ⑵请背得多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并请他们说说你是怎么记牢的。 
  ⑶指导:还可用记住关键词语的方法来帮助背诵。 
  3、再次定时背诵,时间以达到大多数学生都能流利背诵为准。 
  4、反馈:全班同学起立背诵课文,到你不会背的地方,自觉坐下。听其它同学背。 
  [不同形式的背诵可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降低背诵难度,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积极的评价,促进背诵能力不强的学生的发展。] 
  四、听唱歌曲,结束课文 
  (一)听歌曲《快乐的节日》,全班学生边唱边跳 
  (有条件可到室外) 
  (二)小结:在我们这个充满甜蜜、幸福的新时代,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节日。 
  五、课外延伸 
  布置学生收集描写节日的诗歌,熟读会背。并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给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 
  [课内外结合,使课堂上培养的朗读诗歌的能力在课外得到很好的延伸,并培养学生对诗歌这种表达的喜爱之情,最终使他们有兴趣着手创作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