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住、亮、湾、条、打、位、爷、他、故、事、说、不、完”13个。
  2.认识“提”、“横折钩”两个笔画和一个偏旁“单人旁”,会写“住”、“打”、“月”、“上”、“位”5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大海的美丽景色和海边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住、亮、湾、条、打、位、爷、他、故、事、说、不、完”13个。
  2.认识“提”、“横折钩”两个笔画和一个偏旁“单人旁”,会写“住”、“打”、“月”、“上”、“位”5个字。
  3.通过生字学习,积累识字方法。
  4.感受大海的美丽景色和海边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大海的美丽景色和海边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听大海的声音,今天丁丁带我们到他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听到了什么?
  在美丽的家乡,丁丁唱起来动人的歌谣。放录音。
  你们听出来了吗?歌谣的名字叫?
  我把它写在黑板上,我写一个字,你们认一个字。写到“住”带着书空,一笔撇,二笔。。。。。。
  齐读课题。
  二 学文
  1.这动听的歌谣藏在语文书p 27 ,打开语文书,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你不认识的字,自由读。
  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识这些字。
  2.跟同桌用一本书再读一遍。谁来给大家读读?指名读,2个。
  3.丁丁告诉我们,大海边有什么?要求回答完整的句子,示“月亮湾”词卡
  还有什么?示“打鱼船”词卡,还有什么?示“老爷爷”词卡。
  贴三张词卡,“月亮”、“ 鱼船”、“老”,字宝宝哪儿去了,谁能帮字宝宝找到家?贴“爷爷”、“湾”、“弯”、“打”,请学生贴在相应的地方。
  还有一个字宝宝,在哪一课里?
  4.示“有”,这个字念?
  谁去过大海边?大海边有——————
  大海里有什么?大海里有——————
  大海真是个宝库,老师也真想去呢,再读课文,做好指读准备。
  5.丁丁也给我带了贝壳,贝壳里有小秘密。打开贝壳,出现“亮”,藏在课文中哪里?
  “条”你能说一条( )“他”齐读,书空。“位”课文中说有位老爷爷,丁丁很有礼貌,你还能说一位( )
  还有两个贝壳,打开,谁来读读,“故事”第二个字应该读轻声
  最后一个贝壳,打开,谁来读读,“说不完”
  6.爷爷的故事说不完,海上的美景看不完,渔民的鱼儿打不完,动听的歌谣唱不完,让我们伴着音乐,美美地读读课文。大海那么美,我们要读出美的感觉,笑着读读,站起来再读读。
  7.真美的歌谣,老师想把它背下来,谁来跟老师一起背背。
  8.示字
  住亮湾 条爷 故 事
  打说完 月 位他
  我们来认字挑战,同桌互认,老师要考考你们,自己读,开火车,组一个词。这些字当中,有些长得特别像,跟同学商量。
  “住、他、位”,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字都有单人旁。书空单人旁。你们还认识哪些单人旁的字?
  你们识字的本领真强,在生活中有很多字宝宝,我们可以去认识。
  9.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你们。
  示:天边河边耳边 ( )边
  打水打字打电话打
  说不完 不完 不
  一条鱼 一条
  船上有位老爷爷。( )有位( ) 。
  爷爷住在月亮湾。住在( )。
  指名读,谁知道怎么填。
  10.丁丁要跟我们比一比,看谁的字写的好。
  示“打”,谁说说,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用一个认识的字,加上“提手旁”提手旁有个新笔画,提,学习笔顺。
  示范写打,打就像一个大哥哥带着一个小弟弟,弟弟只有哥哥的肩膀高。
  用纸,打开书,第一遍,按笔顺写正确,第二遍,看清位置写端正,写完两遍对照书,修改;第三遍要写的更漂亮。
  还记得刚才三个长得特别像的朋友吗?读“他、位、住”
  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示范写,描一描田字格,写三遍。同桌相互评议
  11.今天,我们跟丁丁来到大海边收获很多,如果你还想知道大海的知识,我们下节课还会了解许多。
  课后反思:
  《我家住在大海边》是一首富有海边渔村生活气息的诗歌。描绘了大海的美丽和渔民生活的愉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尝试理念的支配下,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师生互动、全员参与等学习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课堂的容量。把课堂上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探求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根据本课主题,联系学生生活积累,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诗歌的语言、情境。
  (1)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新授课伊始,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大海的美丽。由此,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兴趣浓厚。
  (2)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生字教学本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信息技术的介入却为识字教学注入了活力。在识字教学这一环节中,通过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客观原因,在教授此课时,孩子们对课文已经非常熟悉,本课学生读得不够,这方面还需改进。
  教研组评议: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导入课题时,老师将海浪的声音和大海美丽的画面将学生带入了 “丁丁的家乡”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在教学中,老师注意先放后扶,给学困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以鼓励为主,相互尊重,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识字过程中通过游戏,在玩中学到知识,巩固复习,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识字、学文,就不枯燥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希望在朗读方面再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享受朗诵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