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为百姓抗旱送水简报

为百姓抗旱送水简报

来源:华佗小知识

  持续的干旱天气,导致临武县6个乡镇60多个自然村出现饮水困难,而在偏远的香花镇,因为地势高、水源少,有10多个村400多人存在自然水供应困难,面对100多天滴雨未降的困境,香花镇48岁的消防员刘忠胜毅然承担起了镇里的送水任务,从8月份以来,他每天穿行在各村之间,不曾间断。

  一大早,临武县香花镇送水员刘忠胜就赶到了杨柳塘取水点取水,开始了他一天的送水之旅。每次取水都需要四十多分钟左右,随着水箱一点点的装满,刘忠胜收拾好东西,抓紧时间出发。出发、点火,车子行驶在山间公路上,刘忠胜握紧方向盘,紧盯前方。

  刘忠胜说,第一站要前往要最偏远的新甘村,因为山路崎岖,车子开得慢,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

  临武县香花镇平均海拔在600多米,公路环山而建,虽然30多公里不是很远的路程,但是由于路不好走,安全起见,刘忠胜不敢开得太快。上午十点,刘忠胜准时到达新甘村。

  “乡亲们,水来了。不用挤、不用挤,都有、都有,都排好队,有水有水哈,一个个地来,不要把水浪费了。”听到熟悉的广播声音,村民们提着桶陆续赶来,看着干净的水,大家激动的心无以言表。

  村里有一些年级偏大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每次送水,刘忠胜都会帮他们把水送到家中。

  十一点半,刘忠胜的第一站工作结束,老支书想留他吃饭,刘忠胜婉拒了,因为下一个点的村民还等着他,收拾好东西,检查好车辆、水量,刘忠胜匆忙驱车赶往下一个点。

  半个小时后,车辆抵达第二站香花镇杨梅滩村,同样的步骤,同样的场景,刘忠胜把工作又重复做了一次。

  杨梅滩村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出村公路,村民取水要去3公里外的岩洞里,一来一回时间长不说,还很危险。

  忙完手头的工作,已经是下午两点,由于下午还有3个村的村民等着他送水,刘忠胜找了个地方随便吃了几口饭,填饱肚子,随后便返回取水点补水。送完最后一站已是晚上8点,刘忠胜把车里剩余的水倒入就近村子的蓄水池,收拾好装备准备返程。从清晨到日暮,刘忠胜每天要走7、8个村子,送水量4到5车。

  “八年来都是这样子,到这个点才下班,看见老百姓喝上水了,再苦再累也是开心的。”刘忠胜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