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被拘留多久?

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被拘留多久?

来源:华佗小知识

失信被执行人可被拘留最长15天,可多次拘留。拒绝履行判决可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对于不履行判决的人可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可罚款、拘留其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失信被执行人拘留时间最长是十五天。不能连续拘留,可以多次拘留。

拒绝履行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不履行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失信被执行人拘留期限及相关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被拘留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失信被执行人在被拘留期间应当接受教育改造,以促使其改正行为,并履行债务。拘留期限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延长。拘留期间,相关部门会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法律规定。此外,法律也规定了失信被执行人可以申请减刑、假释等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总体而言,拘留期限及相关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促使失信被执行人改正行为,恢复守信意识。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被拘留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具体情况。拘留期间,失信被执行人应接受教育改造,履行债务。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拘留期间,相关部门会监督管理,确保其遵守法律规定。法律也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减刑、假释等处理方式。总体而言,拘留期限及规定旨在保护债权益,促使失信被执行人改正行为,恢复守信意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四条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