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修鞋姑娘》读后感

《修鞋姑娘》读后感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修鞋姑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善良和真诚。

  2.了解倒叙的写作手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词语体会修鞋姑娘的善良和真诚。理解“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做《修鞋姑娘》。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师:如果这样来读——

  生齐读:姑娘修鞋

  师:你觉得这两个文题一样吗?

  生:不一样。“修鞋姑娘”是强调这个修鞋的姑娘,从题目中就知道重点是写人的。而“姑娘修鞋”重点突出的是修鞋的这件事。

  师:是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课文一起去结识这位修鞋姑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希望你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教师桌间巡视,将“嫣然一笑 绱”写在黑板上。)

  师:看你们读得那么认真,相信这课出现的生字新词一定难不倒你们。我请这组同学开火车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和他一起来读。

  [课件出示:开绽 锥子 阴影 惭愧 尴尬 窘境 扎钉 拽 ]

  师“钉”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读: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师:你读得很准,你是怎样区分这两个字的读音的?

  生:表示钉钉子的动作时读第四声。而钉子要读成第一声。

  师: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方法——联系字义区分读音。那这句话谁能读正确?

  生: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

  师:我们继续读词语。

  生:尴尬。

  师:这两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新字,注意看它的部首是什么?

  生:是“九”。

  生:不对,应该是“尤”字少一点。

  师:这回说对了。这两个字不仅部首相同,而且关系还非常紧密,“尴”字只能和“尬”组成词,而“尬”字除“尴”以外,也没有其他的朋友。来,我们一起读读这对亲密的朋友。

  生齐读:尴尬。

  师:在同学们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两个词,有的同学读得不太准,请你来读读!

  生: 绱 嫣然一笑

  (全部跟读)

  师:知道它的意思吗?能对我嫣然一笑吗?

  师:一抿嘴,你们都露出了花儿一般的笑脸,可真好看啊!字音都读正确了,下面请同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主要写了修鞋姑娘为我修鞋,我带的钱不够,修鞋姑娘却毫不计较。

  师:概括得很好,课文哪一部分具体写了作者修鞋的这件事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生:是课文的2-15自然段。

  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15自然段,画出表示“我”对修鞋姑娘变化的词语。这也正是课后思考练习题。抓住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帮助我们阅读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教师桌间巡视,指导:我看到了有的同学不尽画下来了,还在旁边作标注,这真是阅读的一个好习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我从文中知道,作者开始怀疑修鞋姑娘。

  师:怀疑什么?

  生: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底”,怕她力气不够打。

  生:作者是在怀疑姑娘的修鞋技术。

  师:从文中看,你们觉得修鞋姑娘的技术怎么样?

  生:我认为姑娘的修鞋技术还是很好的。我是从这句话知道的,“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她说这句话非常自信,说明她非常有经验,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绱,什么时候需要钉钉子。

  生:我也认为她的技术非常好。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这倒是要绱一绱。”“你的脚是汗脚,线是烂掉的”从这里能够体会到修鞋姑娘技术娴熟,经验丰富,不仅会修鞋,而且还能够知道鞋是怎么坏的,知道作者是汗脚,我觉得她非常不一般。

  师:修鞋姑娘的几句话,和她娴熟的动作,很快就消除了作者心中的怀疑。你还找到了怎样的词语?

  生:我画的语句是“我决计不管她要多少钱,绝不还价。”从这我体会到作者很同情修鞋姑娘,认为修鞋姑娘很辛苦,很可怜。

  师:让我们跟随他的目光,一起看看这位修鞋姑娘。

  生朗读: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师:从她的外貌、神态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修鞋姑娘?

  生:一位普通平凡的修鞋姑娘。

  生:一位朴实无华的修鞋姑娘。

  师:看着那冻肿了的手背,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当人们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只见修鞋姑娘……

  生:还在专心致志地修鞋。

  师:是怎样专心致志地修啊?能把你头脑中的画面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只见她默默无闻地坐在角落里,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是那样认真、专著。

  师:炎炎夏日里,当我们躲在凉爽的空调房间里时,你又看到了修鞋姑娘……

  生:只见她顶着烈日在帮别人修鞋,豆大的汗珠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来,汗水已经湿透了她的衣襟。

  师:秋天,当凛冽的寒风吹得我们把头都埋进衣领里时,你又看到了修鞋姑娘……

  生:我看到修鞋姑娘仍然坐在那个昏暗的小屋里,“吧吧吧”地钉着钉子,她一不小心钉到了自己手上,鲜血直流。

  师:冬天,当西北风夹杂着片片雪花向我们吹来时,只见修鞋姑娘……

  生:只见修鞋姑娘冒着严寒为人们修鞋,她的手已经冻得通红,好像马上就要冻僵了,可是她还在不停地钉啊,钉啊。

  师:是啊,这手背记录着她一年四季的风霜艰辛,我们看了怎能不怜悯、同情她呢?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配乐朗读: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师:一年四季,岁岁年年,她风雨不误,如此辛苦,就是为了……

  生:多挣点挣钱啊!

  师:所以,作者决定(引读)

  生朗读:“我决计不管她要多少钱,绝不还价。”

  师:我听出了你的善良,谁还想读?

  生朗读:“我决计不管她要多少钱,绝不还价。”

  师:来,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决定!

  齐读:“我决计不管她要多少钱,绝不还价。”

  师:从这我们也能看出作者对她的同情。谁接着来汇报?

  生:作者的心情又有了变化“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从“阴影”这个词当中我体会到作者很担心小姑娘对我这么热情,主动为我绱鞋,她担心小姑娘会漫天要价。

  师:你们从哪看出这次是修鞋姑娘主动为我修鞋?

  生:姑娘太热情了。第二只鞋并没有坏,是姑娘“叫我脱下”,说“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主动为我修鞋。

  生:第一只鞋是我要求她修的,而第二只鞋是她从我脚上脱下来的。

  师:.通过姑娘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姑娘的热情,而这过分的热情却让作者心中蒙上了阴影。还有什么原因使作者心里蒙上阴影?

  生:课文前面写到作者亲口对小姑娘说“花钱多的不在乎。”自己大话已经说出来了,所以怕姑娘漫天要价,敲竹杠。

  师: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又开始怀疑修鞋姑娘了。(板书:怀疑)我们看,作者两次怀疑,第一次怀疑的是什么?第二次又怀疑的是什么?

  生:作者第一次是怀疑她修鞋的技术,第二次是怀疑她的品质。

  师:但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你来读读。

  生朗读:鞋绱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的,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

  师:够惊讶吗?你再来读读?

  师:她不是作者想象的那种( )人?把你想到的词语就写在这句话旁边。

  生1: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见利忘义的人。

  生2: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见钱眼开的人。

  生3: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唯利是图的人。

  师:你们说出了作者的心声,这不起眼的小姑娘,让人肃然起敬。来,我们一起把作者的惊讶,作者的敬佩读出来吧!

  齐读:鞋绱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的,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

  师:作者的态度又有怎样的变化?

  生:作者“窘极了”。

  师:“窘”字,我们不太常用,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应该选哪一个?

  [课件:(1)贫困 (2)为难]

  师:你们都选择了第二个,什么原因使我为难极了?

  生:因为我只有三角钱,几年前只差一分钱就被一个售货员狠狠地挖苦了一番,这次我修完鞋竟然拿不出钱,她怕姑娘指责他,挖苦他。

  师:这次差了这么多,一定会比上一次还厉害,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她怕行人把我包围,用谴责的目光望着我。我是从这句话中知道的“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

  师:行人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会让我无地自容,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生:他怕修鞋姑娘会耻笑我,因为我大话已经说出去了“花钱多点不在乎”,但是现在姑娘没有漫天要价,可我却连三角钱都拿不出来。

  师: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作者当时紧张、焦虑的心情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读出作者当时“窘极了”的心情了吗?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像“窘极了”“无地自容”这些重点词语都突出了。如果再把“三角钱”“只差一分钱”在突出出来进行对比,我觉得就更好了!

  师:你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朗读。

  师: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无地自容的表情,假如,我就是修鞋姑娘,你就是作者,此情此景,你会怎样向我说明情况呢?

  生:对不起,我兜里的钱不够了,我只有三角钱。

  师:支支吾吾,好像有很多话想说还说不出来,不知如何是好!谁还想替作者对我说点什么?

  生:对不起,我的钱不够了,我把手表给你做抵押,我不是无赖,我一定会给你送钱的。

  师:你看他低着头,说话声音那么小,满脸的难看,这样的神情、这样的语气,我们就可以称之为——

  生齐:尴尬。

  师:可面对我的无地自容,一脸尴尬,修鞋姑娘却——“嫣然一笑”,这一笑,化解了我心中的不安。作者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

  生:作者感到非常“惭愧”。课文中这样写到“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联系整篇课文你对“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

  生:他认为修鞋姑娘很诚实,他没有漫天要价,而只收了他六角钱,而自己连着六角钱都拿不出来。

  生:他你不是真正信任修鞋姑娘,他开始认为修鞋姑娘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当他把自己的表送给她做抵押时,他只为了逃走。他认为修鞋姑娘看到手表,一定不会挖苦他,一定会把她放了。他不是真正信任修鞋姑娘才给她表的,而是为了摆脱窘境。

  师:你是读哪句话知道的?

  生: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要摘下手表做抵押。

  师:.一面是欠的三角钱,一面是价值昂贵的手表,在作者心中,他断定修鞋姑娘拿到手表一定会——

  生:一定会放了他。

  生:可能会拿着表,逃之夭夭,不会把表还给我。

  师:看来“是修鞋姑娘信任我,不是我真正信任她。”可是面对着价值昂贵的手表,我们却提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男同学来读作者的话,女同学读姑娘的话,我读叙述部分。

  男生:“不,这只有三角钱啊!”

  女生:“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

  师: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男生:“别的?我给了你什么?”

  师:我纳闷地问。

  女生:“诚实、信任哪!”

  师:她坦然地回答。

  师:读了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生:姑娘所说的“诚实”,是指“我”和她说了实话,“我”真的没有钱,不是故意不给钱,而且我也实事求是地告诉了她。

  生:姑娘说得“信任”指,作者为了三角钱舍得那价值昂贵的表作抵押,姑娘认为作者信任自己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修鞋姑娘吧!

  生:齐读第八自然段“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师:外表的贫穷却掩饰不住他内心的高尚,面对着这样的修鞋姑娘,我怎能不惭愧,怎能不汗颜自己的渺小呢?

  生读:“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师:多么羞愧啊,谁还想读?

  生再读。

  师:我深深地自责也说明作者是个有良知的人。就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来读!

  师:同学们看黑板,课文虽然以修鞋姑娘为题,但却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在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品德高尚的修鞋姑娘。当我怀疑她的修鞋技术时,我们却看到了一位——

  生:技艺娴熟的修鞋姑娘。

  师:当我们看到她普普通通的外貌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位——

  生:很可怜的修鞋姑娘。

  师:当作者担心他会漫天要价,怀疑他的品质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位——

  生:诚实的修鞋姑娘。

  师:当作者为拿不出六角钱而身处窘境,恨不得要逃走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位——

  生:善良的修鞋姑娘。

  师:面对姑娘的信任,当我感到无比惭愧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修鞋姑娘?是啊,我们想说的很多很多。作者断定,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她又是哪种人呢?把你想到的词语就写在课题的旁边。

  [课件: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 )人,她是那种( )的人]

  生: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贪小便宜的人,她是那种诚实善良的人。

  生: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见利忘义的人,她是那种外表贫苦但内心高尚的人。

  师:所以,请男生读(引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起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师:女同学请你们接着读。

  生读:是的,这样大的县城,到哪儿去找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师:男女生分别读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生:首尾呼应。开头写自己要找修鞋姑娘,结尾还在写要找修鞋姑娘。

  师:像这样先写结果,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发生在先的事,我们把这样的叙述方式称之为“倒叙”。课文的开头先写了事情的结果,我正在找修鞋姑娘,而为什么要找像一块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我们想继续阅读,这也正是倒叙的作用,能够更够造成悬念,使得故事更有波澜。

  师:是啊,.凛冽的寒风没能阻挡作者寻找她的脚步,作者走遍长街、望穿深巷,他一次又一次呼唤——

  生:“修鞋姑娘,你在哪?”

  师:夜深人静时,回想着姑娘那朴实的外表,高尚的品格,他在内心一次又一次地呼唤——

  生:“修鞋姑娘,你在哪?””

  师:他仅仅是在寻找、呼唤修鞋姑娘吗?

  生:修鞋姑娘美好的品质教育了他,他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修鞋姑娘我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生:他也在呼唤我们的社会能够多一些像修鞋姑娘这样讲诚实、善良的人。

  师:的确,他在呼唤人与人之间的诚信,这也是发自我们心底的呼唤

  生:“修鞋姑娘,你在哪?”

  师:我们多么希望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就是“修鞋姑娘”,我就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诚实待人,恪守诺言,那么,我们的班级就会成为一个讲诚信的班级,我们的社会就能成为一个诚信的、和谐的社会。

  (2008年在道里区中小学校长观课议课活动启动仪式上作示范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