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嫌疑人逮捕后一般需要4到6个月才能见家属。
2.机关执行逮捕程序需要出示逮捕证,并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
3.逮捕后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开庭宣判,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逮捕后的程序和时间。
嫌疑人逮捕后的家属见面时间、机关执行逮捕程序、逮捕后开庭宣判的时间。
法律分析
一、嫌疑人逮捕后什么时候能见家属
嫌疑人逮捕后一般是4到6个月能见家属。一般是37天内出具批捕通知书,批捕后有两个月侦查阶段,再到审查起诉一般是一个月,之后再到审判阶段是两个月。判决之后嫌疑人移送到监狱之后家属第一次见需要法官开具会见单才能见,如果一审结束再上诉,在上诉期家属还是不能见。
二、机关如何执行逮捕
机关执行逮捕程序如下:
1.对于人民批准或者决定,人民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由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签发逮捕证,立即执行。
2.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盖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绝在逮捕证上签字或按手印的,应在逮捕证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请批准逮捕的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人民或者作出逮捕决定的人民,应当在24小时之内进行讯问。对于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
4.到异地逮捕的,机关应当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机关。机关到异地执行逮捕时,应携带批准逮捕决定书及其副本、逮捕证、介绍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机关应当协助执行。
5.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将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应当通知人民。
三、逮捕后多久开庭判刑
逮捕后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开庭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人民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批准。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嫌疑人逮捕后一般需等待4到6个月才能见家属。机关执行逮捕程序时,必须出示逮捕证并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逮捕后的开庭宣判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进行,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特殊案件,延长审判时间需经批准。法律保障了逮捕程序的合法性和审判的及时性。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九条 对于人民不批准逮捕而未说明理由的,机关可以要求人民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四条 人民、人民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机关对于经人民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一百条 人民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发现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机关予以纠正,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