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仲裁解决纠纷,人民不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例外。根据《仲裁法》,双方需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否则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包括超出法律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胁迫等。若仲裁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可补充协议,否则仲裁协议无效。
法律分析
合同约定仲裁的,只能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一方向人民起诉的,人民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根据《仲裁法》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起诉的,人民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第十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拓展延伸
解决合同纠纷:起诉还是仲裁争议解决?
在解决合同纠纷时,选择起诉或仲裁争议解决是一个关键问题。起诉是指将争议提交给司法机关,通过法官审理并作出判决。这种方式通常更加公开、透明,法官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而仲裁争议解决则是通过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裁决,其裁决具有与判决同等效力。仲裁通常更加迅速、灵活,且具有保密性。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合同条款、法律适用、争议性质等。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公正等因素,可以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式以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
在解决合同纠纷时,选择起诉或仲裁争议解决是一个关键问题。起诉是指将争议提交给司法机关,通过法官审理并作出判决。仲裁争议解决则是通过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裁决,其裁决具有与判决同等效力。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合同条款、法律适用、争议性质等。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公正等因素,可以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式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五十条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三章 仲裁协议 第十九条 仲裁协议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