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5期(总第45期)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教育信息化论坛No.5.2019Serial No.45谈高中语文教学的信息化策略
王江平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第二中学,江苏 定西 748300)
摘 要: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创新更多的形式,去充分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理解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位置和作用,切实加强教学改革工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体现出高中语文课堂的信息化特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
得益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了更多的方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新的信息技术的涌现,不断地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软硬件的升级、教师信息化技术素养的提升,都使得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更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正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并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共同服务于高效率课堂的打造。那么,高中语文教师要如何打造信息化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综合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工具性的学科。所以,要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更多的让学生借助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的机会。师生之间有充分的沟通,本身就是语文学科应用的一个方面。如今我们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观点的交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并且搜集相关的证据,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进一步向外扩展,变得更具广元性和丰富性。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只有课堂上的几十分钟,但是心与心、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却不仅仅在课堂,还在课堂以外的所有时间和空间,甚至这种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将影响学生的一生。真正让学生感到自由平等和谐的高中语文课堂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而要实现这一点,必然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
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让学生逐渐的建立起对语文学科的强烈兴趣,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让学生从语文的学习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心灵上的陶冶。所以,在一些诸如“走近唐诗”的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查找资料、解读作品、了解作者生平、评价作者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仅来自书本、来自那些诗人的影响,还应该领会到从老师、同学的感想中获得新的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这正是语文课标提出的最终目的。
二、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习语文知识不同于学习数理化知识,数理化知
识是一步一步进行判断推理论证,逻辑思维占着优势。语文知识的学习偏重于形象思维,表现为联想翩翩、灵感涌动、想象丰富。按部就班恰恰是语文学习的失败。因此,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过程必然离不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塑造。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语言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的作用,让学生有经验的获取,有主观想象力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觉体验,在不断的多元媒体资源的信息刺激之下,获得知识经验的整合行程和更加丰富的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带着一种解决问题的意识去学习生活和迎接将来的工作;让学生能够有丰富的可以调动的资源去迎接这些挑战,顺利解决困难。
三、在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近些年来,高中语文课堂因为信息多媒体技术的涌入而有了更多创新之举。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进一步提升。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课件“华而不实”或“哗众取宠”,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课件成为存储教学内容的媒介,有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人机对话”替代“师生对话”,影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种种问题的存在都已在提醒教师,要摆正信息化手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辅助工具,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这一点时刻都不能混淆。
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涌现,在整个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要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兴趣的增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轻松快乐,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教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热爱语文学科,并且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英华,宋倩.数字化环境下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5):28-31.
(责任编辑:李晓杰)
作者简介:王江平,女 ,汉族,甘肃漳县人,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 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