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备课(课标、策略、计划)
备课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写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备策略
中高年级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 1.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操作要领: 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此环节在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字词,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推荐代表在集体交流时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纠误、引申,落实易混易错及疑点问题,适当归纳小结。
3.品读体验
学习目标: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 此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反对一问(讲)到底,提倡精讲多读。
4.巩固延伸
学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本文基础知识点设计练习,补充相关阅读材料,进行片断读写练习。此环节要重视积累,读写结合 ,形成能力。
口语交际课教学策略:
情境体验 引起话题—研究话题 明确方法—围绕话题 互动交流—延伸话题 综合运用 1.情境体验 引起话题
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交际的欲望,调动多种感官进入交际。
操作要领:教师要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情境创设要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并且还要具有情趣性、生活化,让学生置身其中,能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
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2.研究话题 明确方法
学习目标:理解交际话题的目的、内容及要求,明确交际方法。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针对交际的话题,研究交际的内容和方法,总结交际注意事项。 3.围绕话题 互动交流
学习目标: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感受,认真倾听,积极应对,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互动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根据学生的表达,不断强化、再现交际情境,使学生真正投入其中,获得浓重的角色体验。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生生互评中提高交际的能力,获得交际的体验。
4.延伸话题 综合运用
学习目标:围绕话题,拓展延伸,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
操作要领:拓展交际话题,把交际引向深入,引向生活;依据交际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习作教学策略
积累 定向观察  搜集素材 1.积累
(1)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学习目标:熟悉相关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操作要领:习作前,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定向观察,广泛阅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尝试
(2)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学习目标:激活生活积累,学习写作方法。
操作要领:指导学生将所收集的素材在小组内、全班同学中进行合作、交流,并适时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丰富写作的内容,拓展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方法。
(3)放胆试写  自主修改
学习目标:自由表达,练习修改习作。
操作要领:鼓励学生尝试写作,指导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评改
(4)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学习目标:依据习作要求,取长补短。
操作要领:评改作文时,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
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放胆试写   自主修改
尝试
评改
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第二次修改做准备。
(5)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学习目标:学习佳作优点,提高习作水平。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备全册
一、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40人,男生15 人,女生25人。从整体来看,学生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特别是像赵东伟、陈瑞婷、徐勤芳等学生成绩优秀,能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石伟伟、郑雨薇等学生,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三、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1.养成较强的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
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9、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 全册教学重难点:
1.养成较强的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六、课时安排:
约用3个月时间结束新课,一个月时间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