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中药资源的相对贫乏与对策_何报作

广西中药资源的相对贫乏与对策_何报作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24(2):144~147JournalofGuangxiAcademyofSciences                       Vol.24,No.2 May2008

广西中药资源的相对贫乏与对策*

TheRelativelySparenessofChineseDrugsResourcesinGuangxiandOurCountermeasures

何报作,曾 静,韦 

HEBao-zuo,ZENGJing,WEIHe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FacultyofPharmacy,Guangxi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College,Nanning,Guangxi,530001,China)

摘要:广西的中药种类较多,但是广西部分中药的数量正在大幅度减少,从人均占有量方面来看,广西中药资源实际上是相对贫乏的。建议采取开展资源调查、寻找新的中药种类,增加中药的绝对蕴藏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实施新的保护和加强统一领导等措施来解决广西中药资源相对贫乏的现状。关键词:中药 资源 对策

中图法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78(2008)02-0144-04

Abstract:TherearemanykindsofChineseMedicineinGuangxi,butthequantitiesofsomeChineseMedicinedecreasedgreatly.AccordingtothepercapitaoccupancyofChinesedrugs,theresourcesofChineseMedicineinGuangxiarerelativelylack.InordertosolvecurrentsituationofChineseMedicineinGuangxi,ourcountermeasuresaretofindoutnewChinesedrugsbycarryingoutresourceinvestigation;enhanceabsolutereserves;reasonablyuseChineseMedicinereserves;implementprotectivepolicyandstrengthenuniformleadership.Keywords:ChineseMedicine,resources,countermeasure  广西是我国中草药的主产区,中草药产业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1987年11月广西的普查工作完成,1993年由广西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编写出版了《广西中药资源名录》,在其序言中写道:“《名录》共收载广西中药资源的基源4623种,其中植物药40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其基源之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中是名列前茅的。《名录》收载的基源数,较准确地反映了‘广西中药资源丰富’这一概念的内涵。”这就是如今许多论著、传媒和文件中常称的“广西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4623种,在全国仅次于云南居第二位”的原始依据。  然而,中药资源丰富与否不仅取决于其种类数,更重要的是还决定于其总蕴藏量。但到目前为止,未

收稿日期:2007-07-25修回日期:2008-01-08

作者简介:何报作(1948-),男,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研究。*广西中医学院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5001)资助。

[2,3]

[1]

见有正式、完整的关于广西中药的总蕴藏量的数字公布。显然,“广西中药资源丰富”的说法尚缺乏可

靠、充足的依据。本文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结果和作者的小范围调查结果,并按照广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进行推算、类比分析,认为广西并不是蕴藏量极其丰富的“中药宝库”,而是一个中药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并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及同行参考。

1 广西中药资源的近况与现状

  1995年中国药材公司赵润怀等[4]报道,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曾对362种常用药材(共来源于近1400种植物、动物与矿物)的野生资源总蕴藏量进行重点调查,结果广西的总蕴藏量为6.3293×107kg,占全国总量0.74%,属蕴藏量较少的省区,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1位,远低于邻近的或自然条件较接近的省分,如广东、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该文章报道的情况与同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公布的“各省320种植物药何报作等:广西中药资源的相对贫乏与对策   

145

蕴藏量与人均占有量都不丰富。加上历来广西是中草药主产区,出产的中草药除了要满足本自治区的需要之外,还要外调供应区外与海外。这样广西的人均中药占有量就更少了。

  可见,虽然广西的中药种类较多,但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说明其总蕴藏量是丰富的;相反的,从人均占有量以及广西还需大宗药材外调等方面来看,广西中药资源是相对贫乏的。

材蕴藏量百分比直方图”所表明的情况基本吻合[5]。由于当时包括广西在内的各省、自治区的中药总蕴藏量均无统计数字,加上历来广西被誉称为“四大药区”之一,因此仍然认为“广西中药资源丰富”,这

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当前广西部分野生中药已经短缺或面临枯竭。例如,素享盛名的广西大宗道地药材鸡血藤、广豆根、蛤蚧、穿山甲、巴戟天、剑叶龙血树等已经是大部分或部分依靠从越南进口来维持;石斛已濒于灭绝;作为中药及生产西药颅通定的原料金不换、黄藤等也日渐稀少。广西药用植物利用过度,部分物种及数量锐减或绝灭[6]。调查中作者还发现,部分大宗传统栽培中药的种植规模严重萎缩。如田七、茯苓、广西莪术、桂郁金等。其中田七是有名的广西道地药材,历来是中药三七的主流品种,但目前在其主产地百色地区种植已不足0.67×106m2。三七的主流品种地位已让位给云南。

[1]

3 对策与建议

  人们应对中药资源贫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中药资源贫乏的问题提出了不少见解,其中不乏专论广西问题的文章相应对策。3.1 更新观念

  常说事业发展,理念先行。必须首先认清广西中药资源相对贫乏的现状,彻底改变“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的观念,要有危机感。既要克服盲目开发的倾向,又要防止裹足不前的思想,这样才能在正确的理念下持续、健康发展广西中草药事业。3.2 开展资源调查、寻找新的中药种类

  关于广西中药资源蕴藏量的全面可靠的统计数据至今仍然是空白,这是合理安排广西中草药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许多学者呼吁再次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特别是蕴藏量的调查

[11,12]

[3,9~14]

。应对广西中药资源贫

乏的现实,应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

2 广西中药蕴藏量估算

  诚然,小范围的调查结果不可能正确地反映广西中药资源的全貌。鉴于目前尚无全面的统计数字,本文采用“土地面积”及“人均占地面积”为指标,推

断广西中药蕴藏量及其丰富程度。众所周知,中药对土地有极强的依赖性,在气候、地理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土地面积与中药蕴藏量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因此可以用某省区的“土地面积”与“人均占地面积”大小来粗略地推断该省区的中药“总蕴藏量”及“人均占有量”。基于这一思想,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广西人口数以及公布的广西人口、土地面积等数据[7,8]进行广西中药“总蕴藏量”及“人均占有量”推算(由于人口数字来自两个部门,略有差异,故推算出的每一项均列出两个不同的数字)。全国土地总面积956.4万平方公里,广西土地总面积为23.63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排名第9位。全国总人口131448万/128323万,广西总人口4719万/4857万,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5007.4m/4865.1m,低于全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7275.8m2/7453.0m2,名列全国第12位,在传统“川广云贵”四大药区中排倒数第二位。人均占有土地面积5070.8m/4865.1m的概念就是相当于人均占有一个长100m,宽50m的足球场。这个足球场中还包括耕地、牧场、道路、公共设施、住房用地等,扣除之后所剩的部分才是中药种植驯养用地及野生植物与动物的生息地,野生中药仅占其中的小部分。因此无论怎样想象,广西中药的2

2

2

2

。诚然全

面地开展调查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但可以先从重要的、紧缺的以及可能枯竭的种类开始调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逐步完成广西所有种类中药的蕴藏量调查。

  在开展中药资源调查的同时,寻找新的中药品种。虽然目前广西已知的中药种类很多,但广西的野生物种更多。至1992年底,已确认广西有野生维管束植物(高等植物)8354种(大量的低等植物未计入),尚有4000多种高等植物未被利用,甚至还不知道其用途;广西沿海的海洋生物共1766种,其中植物179种,动物1587种均有待开发[6,15,16]。广西的动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淡水鱼类235种;陆栖脊椎

动物929种;到1994年止昆虫已定名的有5901种[15,16]。而广西已知的动物类中药仅509种[1],不足广西的动物种类的十分之一。广西已发现矿物145种[15],而药用的矿物仅50种[1],大约仅占三分之一。可见,寻找新药源仍存在着巨大的空间。146

3.3 增加中药的绝对蕴藏量

3.3.1 扩展中药生息地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随着人口增多、垦殖扩大和工业的发展,导致中药生息地面积逐年减少,环境质量下降,预计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要延续。目前要在陆地上扩展中药生息地,短期内不易实现,可采用退耕还林,改造石漠化等措施,结合改善环境质量进行。“川广云贵”四大药区中唯有广西临海,广西拥有1595km

[17]

海岸线,浅海面积88km2,滩涂面积1005km2,而且有大面积可以利用的公海领域。这是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常被人们忽略,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扩展中药生息地面积的文章做好。3.3.2 有计划地进口中药材

  由于中药资源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我们应利用广西与东盟比邻,有边境贸易传统这一区位优势,有计划地引导进口一些野生中药材,以此减缓广西野生中药资源不堪重负的压力,换取广西野生中药资源恢复的时间与空间。3.3.3 扩大中药种养规模

  扩大人工栽培、驯养中药的种类数及规模,是增加广西中药蕴藏量的又一条有效途径。种养的中药是广西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传统的大宗栽培中药八角、肉桂、水半夏、山药(淮山)等。应扩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改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提高种养中药在广西中药蕴藏量结构中的比例。  积极开展中药“变野生为家养”,以弥补野生中药资源的不足。在广西“变野生为家养”有悠久的历史。如,举世闻名的“合浦珍珠”,远在南北朝就用人工方法养殖[18]。在清乾隆年间博白、陆川等县就将野生山药引为家种,发展至今产量已居全国首位[19]。近年来“变野生为家养”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5],应继续扩大“变野生为家养”的种类及规模。  此外,还应积极从区外引种新的中药品种,以增加广西的中药种类数。3.4 合理利用中药资源

  对中药资源的消耗量,在现阶段采用缩减开发与消费的方略是不现实的,应采取“合理利用”的方略。通常的做法是提高药物的利用率。例如,综合利用,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得率,扩大药材的有效部位等。另外,还应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节流。即转变人们的治疗保健习惯,改造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当今人们无病服药,无虚寻补,医生大手笔开处方已成时尚,如广西某药厂生产的一种中成药竟由90多种中草药组成,这很难体现中医药的“简、广西科学院学报 第24卷第2期 2008年5月

便、验、廉”的特色与优势,其中是否存在巨大的中药资源浪费亟待深究。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中药资源的浪费,有关部门应有计划地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重新客观、严

格地评估人们的治疗保健观念、干预措施的价值以及对某些中成药的处方组成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在此基础上向民众宣传合理的治疗保健观念,在医疗机构推广合理的干预措施,引导企业对现有的中成药处方进行二次开发。3.5 实施新的保护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采捕野生中药的活动处于一种近乎无序的状态,年实际采收量大于年允收量与资源恢复量之和,采捕速度大于资源恢复速度,使蕴藏量锐减[12,13]。广西也深受其害[6],处于“人人有权开发,人人无责保护”的状况。问题的症结就是未能妥善地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关部门应采取新的保护和有力的措施遏制这种势头的发展,坚持把开发与保护的利益挂钩的原则,制定“谁保护谁开发,不保护者不得受益”,以及“保护者奖,不保护者罚”的,在全区内推行。3.6 加强统一领导

  中药资源的保护、发展、普查、开发、利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医药卫生、农、林、牧、海洋、气象、测绘、信息等方面。目前全国中药资源管理缺乏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开发与保护工作处于无序和重负低能状态[13],加强统一领导刻不容缓。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统一领导和协调是一项新课题。目前除了少数学者呼吁、讨论之外,各省、市、自治区仍在观望。广西应敢于“吃螃蟹”,率先行动,由牵头组建包括各有关主管部门参加的“中药资源协调委员会”,负责研究、指导、监控与中药资源有关的各项活动。该项工作也可由现设的“自治区中医药工作厅际协调小组”负责或协助实施。

参考文献:

[1] 广西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广西中药资源名录[M].南

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序言1.

[2] 姚琳.突出区位特色优势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

[N].广西日报,2007-12-24(1).

[3] 唐雪明.广西民族医药的资源优势及开发对策[J].广

西民族研究,2003(1):105.

[4] 赵润怀,张惠源,陶陶,等.中国常用药材的资源蕴藏量

和产量[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2):712.

[5]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药材资源地

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20]

何报作等:广西中药资源的相对贫乏与对策   

1142.

147

[6] 广西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西百科全书[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78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0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

行政区简表[EB/OL].(2005-06-15).[2007-07-10].http://www.gov.cn/test/2005-06/15/content18253.htm.

[9] 王文全.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284.

[10] 陈焕亮,张晓春,陈然.中药资源保护的迫切性与对策

[J].中药材,2002,25(2):131.

[11] 万德光,裴瑾.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探析[J].成

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1.

[12] 陈士林,郭宝林.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世界科

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1):1.

[13] 陈士林,苏钢强,邹健强,等.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

展体系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1141-

[14] 蒲瑞翎.广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广

西医学,2006,28(6):787.

[15] 广西,广西年鉴社.广西年鉴[M].南宁:广

西年鉴社,2006:36,253.

[16] 广西通志馆.广西概况[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17] 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7:6-7.

[18] 廖国一.环北部湾沿岸珍珠养殖的历史与现状[J].广

西民族研究,2001(4):101.

[19] 叶强.广西多来源药材与混杂品种的调查与考证

[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

[20] 吕卓人.临床医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39.

(责任编辑:韦廷宗)  

(上接第140页)

牌、交通引导牌、警戒忠告牌等解说标牌,在牌式设计与用材上要与植物园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各类解说牌的文字、图形和语法组织要更人性化。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关于景区整体的科普价值、科普旅游景点分布等方面的信息。另外,加强和完善停车场、道路、休息场所、购物点、卫生间等旅游设施的建设。3.4 加强宣传力度,开发客源市场

  在宣传上,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利用多种形式,及时将科普旅游产品信息向社会传递。设计和制作各类宣传品,通过专人派送或寄发印刷品、图片宣传资料到桂林市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周边社区,宣传植物园的植物科普知识、旅游特色和团体优惠条件等。同时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和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在区内外大作宣传,提高植物园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在开发客源市场时,应通过整合资源,依托各级和职能部门的支持,利用旅行社团和组织,将客源市场从本地区扩大到周边县市或外省市。还可以与其他科普基地联合起来,设置科普旅游专线,如可与桂林海底世界、桂林农业生态观光园等科普教育

(责任编辑:韦廷宗)  

基地联合,并与所在地周边的景点一起组合起来,增大客源吸引力。桂林植物园地处桂林高教园区,在巩固现有学生群体客源基础上,主动吸引学生家长陪

伴子女参与科普旅游活动,以“亲子科普旅游活动”为突破口大力拓展科普旅游客源市场,同时大力扩展成人科普对象,如社区居民以及科技旅游团体等。

参考文献:

[1] 王剑,彭建.龙宫风景区科普旅游功能初探[J].中国岩

溶,2003,22(3):236-240.

[2] 李裕红,陈怀字.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探讨

[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20(2):79-83.

[3] 郭鸿英.贵州省植物园旅游开发探讨[J].资源开发与

市场,2003,19(4):271-272.

[4] 何丽芳.植物园建设与生态旅游探讨[J].湖南林业科

技,2002,29(2):58-60.

[5] 何成新,黄仕训,周太久,等.桂林植物园建设规划[J].

广西植物,2003(增刊1):4-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