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二等奖)
转化思维
星期六早上,我5:50就起床了。吃完早饭,妈妈说:“陪妈妈去买菜吧?”
我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农贸城,我看见了毛豆,就赶紧叫妈妈过去,因为毛豆是我最喜欢的菜,而且营养丰富。走到毛豆摊前,妈妈问:“这毛豆多少钱?”老板说:“一块八一斤。”妈妈说能不能便宜点,讨价还价了一会儿,老板说:“这么新鲜的毛豆最多便宜两毛。”我妈妈听了马上拿出手机计算起来,她还没算出来,我就说:“妈妈不用按了,我帮你算,是1.6元,也就是一元六角。”老板一听,笑了,对我妈妈说:“你儿子真棒,这么小就能算钱了。”妈妈听了也很开心,说:“那妈妈要买半斤,要付多少钱呢?”我一听,很快回答:“半斤就是把一斤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斤,也就是1.6÷2=„„”,说到这里,我心想:哎呀,小数除法不会算,不过我很快就转换了想法,说:“小数除法我没学过,但我有办法算,1元除以2等于5角,6角除以2等于3角,所以半斤就要5角+3角=8角。”老板听了连连点头,直夸我,我心里开心极了!
通过今天买菜的事情,我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还可以把自己不会的题目转化为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学习数学太棒了,还可以帮妈妈解决问题。
(清湖小学 三(3)班 吴炬毅 指导老师:周晓丽)
算间距(二等奖)
找规律
今天,我6:30就起床了,花了20分钟时间洗漱、吃早饭,6:50妈妈准时带我去上学。
在上学路上看到路边有好多叔叔阿姨在路边弄绿化,有的在铺草坪,有的在栽小树。我把看到的跟妈妈说,妈妈夸我真细心。我很开心,但我还不满足,对妈妈说,你出个题目给我做做吧!妈妈说:“好的,那可听好了。路边叔叔栽的树每两棵之间相距5米,那么第一棵到第一百棵树之间相距几米?”
我一听,说:“这简单,一共500米。”妈妈听了,说:“你再想想。”我仔细一想,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三棵树之间相距10米,四棵树之间相距15米,以此类推,100棵树之间有99个空格,也就是99个5米,所以是495米。
正确答案知道了,我陷入了沉思,看来简单的题目也是要进行思考的,要找到正确的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清湖小学 三(3)班 周娜娜 指导老师:周晓丽)
假设法巧解题
假设法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题目变得更加简单,也更容易懂。我在奥数题中看到这样一道思考题:一辆公交车上共有5名乘客,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4岁。将他们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前面3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后面3个人的平均年龄是33岁。请问:年龄排在中间的那个人是多少岁?
刚看到这道题感觉有点难,但我没有被吓倒,因为我喜欢挑战!反复看了两遍题目,思路就打开了。假设从小到大的五个人分别是ABCDE,已知ABC的平均年龄是14岁,ABC年龄和是14×3=42岁;还知道CDE的平均年龄是33岁,CDE年龄和是33×3=99岁。所以42+99=141岁,重复算了中间的C,而五个人的总年龄和是24×5=120岁,所以中间人的年龄是141-120=21岁。
解这道题也让我明白了学习方法很重要。瞧!假设法让题目变得多简单呀!我以后要用心学好数学的每一种方法。
(清湖小学 三(3)班 周沭晗 指导老师:周晓丽)
生活处处有数学(三等奖)
今天早上6:10,我从3平方米的床上爬起来,踩过边长6分米的地砖5块到了卫生间,花了10分钟的时间洗漱,之后用每秒1米的速度出门去1000米远的学校上学,路过离家50米的早餐店,买了每个1元的包子1个、60g的茶叶蛋1元和0.8元的清明果一个,总共花了2.8元,给阿姨3元,找回来2角,继续去上学。
到了学校已经6:50了。天呐,今天边走边吃竟然花了30分钟的时间!时间浪费了,赶紧拿出大约2平方分米的语文书开始早读。读到7:59要开始做早操了,我们班有45个同学,班长前面带队,我们其余的同学排成2×22的长方形队伍,来到操场上做绳操。体艺节上,我们班排成好多种长方形队伍,有2行22列,4行11列,还排成了5行9列,3行13列,当然还能排成1行45列(不过这种队伍太长,没有排出来)。最终我们班以奇妙的队伍变换赢得了阅队二等奖。
学习数学真有意思呀!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而且还能用数学解决问题,赢得精彩!
(清湖小学 三(3)班 柴霏 指导老师:周晓丽)
我算得快
星期天爸爸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新家装修好了,暑假可以住进去了。今天一起去参观下。
爸爸带着全家来到小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呈现在我们眼前。爸爸向我们介绍:“这个小区的楼房每幢有六层,每层可以住8户人家,像这样的楼房一共25幢。”说到这里爸爸突然停下来,笑着对我说:“磊磊,爸爸考考你啊,这个小区一共可以住几户人家?跟爸爸比比谁算得快!”“这简单,我一下子就算出来了,一共可以住1200户。”我马上说道。爸爸开玩笑地说:“磊磊怎么比爸爸还厉害呢,怎么算的,教教爸爸。”
我得意起来,对爸爸卖起了关子:“其实我有好多方法口算呢,仔细听好了。”然后我就跟爸爸讲解了起来。我的方法是这样的:
先列算式6×8×25,一种方法是:先算8×25=200,再算200×6=1200。还可以这样算:先拿个2给25凑成50,再算50×24=1200。还可以这样:把8拆分成2个4,4和25结合凑成100。2和6凑成12,再用100×12=1200,好多方法呢!
爸爸听了直点头,直夸我学习基础扎实。我们的社会,生活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定要在小的时候学好基础,才能快速地解决更多的问题。
(清湖小学 三(3)班 周云磊 指导老师:周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