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1-71-2003
技术交底记录 编 号 Q30 1 道路市政工程 表式(C2-5) 工程名称 部位名称 施工单位 雨水工程 工序名称 交底日期 雨水进出水口 交底内容: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雨水1、3、5、7、9均有雨水进出水口,其中出水口PT07-03(3线1个、5线1个、7线1个、9线2个)、PT10-SH41(1个),进水口PT10-SH37(9线1个)、PT10-SH38(1线1个、3线2个)、PT10-ZH38(9线2个)。共12处,在图纸中均标明位置。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测量放线完毕,槽底中线及高程按设计图纸计算核实无误。 2.2 作业准备:施工机械、现场水电准备完毕。做好交通导行和安全防护工作,避免施工机械与社会交通发生冲突。 2.3 机具准备:(1)、机械:自卸汽车、挖土机。 (2)、机具:手推车、铁锹(尖、平头)、铁镐、钢卷尺、小线、铁抹子等。 3. 施工工艺: 3.1 测量放线 3.1.1 按设计图纸要求现场放样,各雨水连接支线管高程及位置与设计图纸核实无误。 3.1.2 本工程雨水进出水口施工均采用标准图集PT07及PT10,图集中对各进出水口的尺寸标注并不详尽,需要测量人员现场根据地表高程,连接管内底高程,以及进出水管渠宽度进行放样,确定其实际尺寸。 3.2 土方开挖 3.2.1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施工管理人员应向机械司机详细说明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和施工要求等;由专人指挥,并配备一定的测量人员随时进行测量,防止超挖或欠挖。 3.2.2 开挖土方及时清运出场,并清理周边环境卫生。 3.2.3 河道出水开槽中如若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可直接破除,应事先联系水务管理单位,确定其无使用价值或无关河坡稳定时方可破除。 3.2.4开槽土方施工时,堆土距槽边及河坡边均不能小于1.5m,堆土高度不得大于2m。土方应及时苫盖,以免扬尘及污染河道水质。 3.3 砌筑施工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
DBJ01-71-2003
技术交底记录 编 号 Q28 2 道路市政工程 表式(C2-5) 工程名称 部位名称 施工单位 雨水管线 工序名称 交底日期 雨水明渠 交底内容: 3.3.1当施工开槽完成后,应进行人工清底。若发现基地非原状土则必须进行超挖至原状土曾表面再进行继配砂石换填,若超挖后有水则应换填继配砂石后再做C15混凝土垫层后方可进行出水口基础施工。 3.3.2砌筑水泥砂浆流动性以为7~10cm,砌筑前应检查基础尺寸、中线及高程合格后,且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N/mm2,方可开始砌筑。 3.3.3出水口八字翼墙及进水口井室墙身及基础为MU10水泥砂浆砌MU30块石,墙身外露部分用1:2水泥砂浆勾缝。 浆砌块石应大面朝下,互相间错咬搭,石缝不得贯通,底部应垫稳。不得有松动石块,大缝应用小石块嵌严,砂浆饱满,嵌缝密实,不得有裂缝现象。进水口在管进井处还应发卷,砖井为120砖卷,石井为200石卷。 3.3.4 井室及出水口底板及帽石均为C20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必须振捣密实,用木抹子找平后及时洒水养生。待初凝再用钢抹子轧光成活,同时用塑料薄膜或草帘子覆盖,并定时洒水。 3.3.5 混凝土和砌筑砂浆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填土时墙后不可有积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5%。 3.3.6出水口及进水口翼墙两侧应再各做3m长干砌块石护坡,浆砌块石厚30cm。干砌块石应大面朝下,互相间错咬搭,石缝不得贯通,底部应垫稳。不得有松动石块,大缝应用小石块嵌严,不得用碎石填塞,小缝应用碎石全部灌满,捣实牢固,所有边口宜用较大的石块砌成整齐坚固的封边。 4. 质量要求 4.1.1 施工安砌稳固,做到边面平顺; 4.1.2 墙体表面平整无错牙,勾砌饱满严密,整洁结实。 5.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6.1 环境管理措施 (1)、现场堆放的土方应苫盖,运土车辆应封闭,进入社会车辆道路应及时冲洗。 (2)、对施工机械应经常应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声扰民和遗洒污染周围环境。 6.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上下沟槽必须走马道、安全梯踏步间距不宜大于30cm。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由交底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