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智慧
“机体智慧”是⼈本主义⼼理学家罗杰斯理论中的⼀个独特的概念。他认为:有机体⾃⾝拥有⼀种感受和评价经验、事件的能⼒,其表现就是“有机体评价过程”。
个体从出⽣后,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与现实互动,也不断的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外部标准,也不借助于意识⽔平上的理性,⽽是根据⾃⾝机体上产⽣的满⾜感来评价。个体⾃⾝的满⾜感是与⾃我实现倾向相⼀致的,也就是说有机体的评价标准就是⾃我实现倾向。这就不难理解,⼈的兴趣、爱好决定着⼈⽣发展的趋向。
凡是符合⾃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所接受、所储存,成为个体发展的有利因素,⽽那些与⾃我实现倾向不⼀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中,经验总是被准确的接受,较少被歪曲。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我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显现出很强的主观选择能⼒,使⼈不断的迈向⾃我实现。当然,个体也会受他⼈的价值观所影响和左右,不顾机体“真我”的感受,出现⼼理冲突,进⽽形成⼼理疾病。
这使我想到了我们中国⽂化中的“第六感觉”,或称“直觉-”。我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瞬间的反应能⼒,也许就是机体智慧,另外,⾯临困境决断困难时,智慧⾼的⼈会采⽤斋戒、沐浴、焚⾹、静坐的⽅式,平⼼静⽓,“静极思动”,从⽽良策闪现。这也可能是“机体智慧。”
难怪有⼈说:“万物皆备于⼼”。我们的⼼同宇宙、地球、万事万物是相通的,只要我们的⾝、⼼、灵同在,就会迸发出智慧的⽕花。
也有⼈建议,每天静坐半个⼩时,使⾝⼼灵相聚⼀起,对养⽣、⽣活、⼯作、学习⼤有裨益。不妨⼀试!
【以上引⾃ ⽹易 中正平和 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