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3276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4.14
(21)申请号 2019219239.9(22)申请日 2019.11.08
(73)专利权人 吴名军
地址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镇文化路78
号(72)发明人 吴名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259
代理人 贺秀梅(51)Int.Cl.
H04M 1/04(2006.01)H04M 1/1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57)摘要
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背面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座和两根支柱,所述支座安装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两根所述支柱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支柱分别相对所述支座转动运动来实现改变支柱的合起或张开状态,每一所述支柱合起时贴紧所述壳体背面,所述支柱张开时其最大张开角度小于90°。利用手机壳自带的支架,方便用户随时将手机支起放在桌面上,在实现对手机的保护功能外,还能起到支撑手机的功能。
CN 2103276 UCN 210327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包括壳体(1)和固定于所述壳体(1)背面上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支座(21)和两根支柱(22),所述支座(21)安装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两根所述支柱(22)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21)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支柱(22)分别相对所述支座(21)转动运动来实现改变支柱(22)的合起或张开状态,每一所述支柱(22)合起时贴紧所述壳体(1)背面,所述支柱(22)张开时其最大张开角度小于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开有凹槽(11),所述支座(21)安装于所述凹槽(11)内,每一所述支柱(22)合起时均可嵌入所述凹槽(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柱(22)的下表面远离所述支座(21)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凸扣(221),所述凹槽(1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与所述凸扣(221)扣合连接的凹孔(13),每一所述支柱(22)合起时,支柱(22)上的凸扣(221)嵌入相应的凹孔(13)内实现卡紧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底部设有凸缘(211),所述凹槽(11)的中部开有允许所述支座(21)上端穿过的通孔(12),所述凸缘(21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卡紧从而所述支座(21)使其无法完全穿过所述通孔(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粘贴有里布(3),所述凸缘(211)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与所述里布(3)之间,从而将所述支座(21)卡紧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销孔,两个所述销孔的孔轴相互平行,每一所述支柱(22)分别通过一根与所述销孔配合的销钉(23)与所述支座(2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和支座(21)均呈十字架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有TPU软胶材料制成,所述支架(2)由金属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支座(21)左右两侧的支柱张开后可分别顶靠在所述支座(21)上左右两端的相应的上边沿,从而所述支柱(22)张开角度小于90°。
2
CN 2103276 U
说 明 书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0002]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为了保护自己的手机不被划伤、摔坏,各种各样的手机壳也随之而来,但是市场上的手机壳的功能往往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利用手机壳自带的支架,方便用户随时将手机支起放在桌面上,在实现对手机的保护功能外,还能起到支撑手机的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05]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背面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座和两根支柱,所述支座安装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两根所述支柱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支柱分别相对所述支座转动运动来实现改变支柱的合起或张开状态,每一所述支柱合起时贴紧所述壳体背面,所述支柱张开时其最大张开角度小于90°。支座左右两侧的支柱张开后可分别顶靠在所述支座上左右两端的相应的上边沿,从而所述支柱张开角度小于90°。[000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背面开有凹槽,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每一所述支柱合起时均可嵌入所述凹槽内。[0007]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支柱的下表面远离所述支座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凸扣,所述凹槽内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与所述凸扣扣合连接的凹孔,每一所述支柱合起时,支柱上的凸扣嵌入相应的凹孔内实现卡紧固定。[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底部设有凸缘,所述凹槽的中部开有允许所述支座上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凸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卡紧从而所述支座使其无法完全穿过所述通孔。[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粘贴有里布,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里布之间,从而将所述支座卡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销孔,两个所述销孔的孔轴相互平行,每一所述支柱分别通过一根与所述销孔配合的销钉与所述支座连接。[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和支座均呈十字架状。[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有TPU软胶材料制成,所述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性提供了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可套装在手机上对手机进行保护,手机壳包括壳体和支架,支架包括支座和两个转动连接在支座两侧的支柱,在需要使用手机看视频时,需要将手机支撑放置在桌面上,此时,可转动张开任意一个支柱,张开的支柱可用于对手机的支撑,此外,由于设置了左右对称的两个支柱,
3
CN 2103276 U
说 明 书
2/3页
所以,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转换手机的摆放方向,支起手机时只要张开位于下方的支柱即可,使用随意且方便;在无需使用支架功能时,将两根支柱合起紧贴在壳体背面,不会影响用户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在合起和张开状态下对比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安装到壳体上的安装流程示意图;[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里布粘贴到壳体内壁上的流程示意图;[0019]图6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支起手机的效果图。[0020]图中具体结构说明:1壳体、11凹槽、12通孔、13凹孔、2支架、21支座、211凸缘、22支柱、221凸扣、23销钉、3里布。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2]参照图1,一种带有支架的手机壳,包括壳体1和固定于所述壳体1背面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支座21和两根支柱22,所述支座21安装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两根所述支柱22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21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支柱22分别相对所述支座21转动运动来实现改变支柱22的合起或张开状态,每一所述支柱22合起时贴紧所述壳体1背面,所述支柱22张开时其最大张开角度小于90°。
[0023]对于支架2上的支柱22的合起和张开状态,支柱22张开时最大张开角度应小于90°,参照图3,当支柱22向上旋转张开到一定角度时,支柱22靠近支架2一端的侧壁会顶靠到支架2的上边沿,此时在支架2的顶靠下,支柱22将无法再进行旋转,以此实现将支柱22的张开角度在90°内,从而才能保证将手机支起在正常角度。[002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背面开有凹槽11,所述支座21安装于所述凹槽11内,每一所述支柱22合起时均可嵌入所述凹槽11内。在壳体1的背面开设凹槽11,以此能将支座21和支柱22一部分嵌入到凹槽11内,此时能降低支架2相对于壳体1表面突出的高度,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使得手机壳整体美观。[0025]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支柱22的下表面远离所述支座21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凸扣221,所述凹槽1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与所述凸扣221扣合连接的凹孔13,每一所述支柱22合起时,支柱22上的凸扣221嵌入相应的凹孔13内实现卡紧固定。设置凸扣221和凹孔13,在合起支柱22时,凸扣221会嵌入到凹孔13内,此时能够实现将支柱22卡紧固定到壳体1上,从而避免在无需使用支架功能时,支柱22随意晃动影响用户使用体验。[0026]进一步的,所述支座21底部设有凸缘211,所述凹槽11的中部开有允许所述支座21上端穿过的通孔12,所述凸缘21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卡紧从而所述支座21使其无法完全穿过所述通孔12。将支架2安装到壳体1上的安装流程可参考图4,首先将支座21从壳体1的内侧塞进通孔12内,安装支座21后,支座21底部往外伸出的凸缘211抵住壳体1的内壁,再从壳体的背面安装支座21左右两侧的支柱22,完成对支架2的安装。该结构的安装过程简单
4
CN 2103276 U
说 明 书
3/3页
快捷,且各部件的加工方便。[0027]进一步的,参照图5,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粘贴有里布3,所述凸缘211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与所述里布3之间,从而将所述支座21卡紧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在壳体1的内壁上粘贴里布3,不仅能够用于固定支座21,还能避免壳体1内壁对手机的背面造成磨损。[0028]进一步的,所述支座2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销孔,两个所述销孔的孔轴相互平行,每一所述支柱22分别通过一根与所述销孔配合的销钉23与所述支座21连接。[0029]进一步的,所述通孔12和支座21均呈十字架状。[003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有TPU软胶材料制成,所述支架2由金属材料制成。由TPU软胶材料制成的壳体1,其质地较软,延展性好,缓冲性优良,能够对手机起到很好的缓冲和保护作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2,具有耐用美观的效果。[0031]需要将手机支撑放置在桌面上,此时,可转动张开任意一个支柱22,张开的支柱22可用于对手机的支撑,此外,由于设置了左右对称的两个支柱22,所以,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转换手机的摆放方向,支起手机时只要张开位于下方的支柱22即可,使用随意且方便;在无需使用支架功能时,将两根支柱22合起紧贴在壳体1背面,不会影响用户日常使用。
[0032]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5
CN 210327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图2
6
CN 210327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3
7
CN 2103276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4
8
CN 2103276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5
图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