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辩论入门

辩论入门

来源:华佗小知识
辩论入门

什么是辩论?

定义: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有争议的内容展开争论的过程。 辩论常常是一个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因此,辩论的意义在于:明理即辩。(其实我并不是这样理解我认为今天的辩论已经不是停留在寻求真理、也可以说现代的辩论已经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的途径。) 辩论的作用:

1.探求真知真理,弘扬价值观;2.关注社会生活,激发社会责任心;3.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4.吸收和郑和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5.展示语言风采,弘扬口才魅力;6.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7.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辩论思维:辩论的灵魂和基础 辩论中,对辩题的分析是否透彻,思路是否清晰,反应是否敏捷,想象是否丰富,推理是否缜密,引据是否合理,配合是否默契等等,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 辩论过程是一个充满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的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因此,辩论不但带有浓厚的学术色彩,而且是一种滴水不可漏的思辨之战。 1.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

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知识、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方案、设想和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是能够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而得出结论,

再由这些不同方式得出的结论交织融合成一个思维体系。 又叫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 1).表现为流畅、变通、独特;

2).流畅是指反应迅速而丰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信息;

3).变通是指思维方式不落俗套,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去创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独特是指对事物有独到见解。

层次:流畅——变通——独特(最高层)

2.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

定义:将得到的素材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的过程中重新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过程。即“收得拢”。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配合运用 1).“散得开,收得拢”;

2).发散性思维为收敛性思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广阔的依据。

3.逻辑推理:常用方法

(1).三段论(2).归纳法(3).类比法(4).反证法(5).两难法 逻辑推理:典型错误

(1).偷换概念(主动而为之)(2).概念混淆(被动而为之)(3).偷换辩题(4).循环论证(5).断章取义(6).以偏盖全或以全盖偏 二、辩论语言

~汉语是辩论的血肉,辩论是汉语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辩论者要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1.辩论语言的特点 (1).精确性

要忠实于信息传递 (举例:《恐韩·韩乔生语录》) (2).艺术性

#文采中运理,妙用修辞。(比喻、引用、夸张、排比) #语美中含力,语言要有美感。 *语言秀

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辩手成为语言秀的表演者。 缺乏朴实语言。 (3).攻击性

辩论语言是具有挑战性的攻势语言 (4).逻辑性(5).简洁性 语言精练,清晰明了。 (6).多样性

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人体语言、姿态语言、实物语言等)

无声语言要给人们的感觉:精神饱满、从容不迫、成竹在胸、正气凛然、气势磅礴······

(7).新奇性

指语言的内容要有新意,表达要让人觉得新奇。

(吸引评委注意,活跃赛场,一新制胜,给对手一个意外。) (8).感染性:幽默

一是鲜明地表达观点;二是营造场上的气氛;三是给对方造成压力。

2.辩论语言的要求(有理、有力、有节)

1).口齿清晰2).言简意赅3).言之有别4).言之有物5).言而有序6).言之有理

3.语音、语速、语调关系

三、审题与立论

有关辩论的具体常识—辩论入门手则 审题

需要掌握的三个要点: 一是判别辩题类型: 1.矛盾型辩题

只需要论证本方的观点即可。 2.对立型辩题

双方的观点都需要论证。 3.比较型辩题 比较标准。

二是界定包括关键词在内的概念

(1).必要性(2).基本方式(3).注意事项(4).关键词的界定:题眼 三是对辩题的价值判断

求真求实、抑恶扬善是基本价值。

立论

~立论的策略

(1).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分析命题;(2).立足点高,超凡脱俗,纵揽全局; (3).认识到双方立论的薄弱点;(4).立论要做到严、新、奇。 论据~特点:

(1).准确性(来源也要准确)(2).典型性(3).充分性(4).新颖性和复杂性(5).简洁性 变向论据

论证

(1).了解和把握论证因果关系;(2).善于归纳论证的内容。

最佳立论

#能得到队员感情认同,引发观众共鸣,评委得到认可的立论。 #特点:(1).逻辑性(2).创新性(3).攻击性

变向论点

定义:服务对方论点的论点。

出现的原因:对论点分析的不透彻、不到位。 纠正和拯救:再变向。

框架

底线

底线是一方必须坚守的基本立场,是不能更改的防线。 底线特点:(1).精练;(2).易懂易记。 底线一般以二至四条为宜。 寻找对方底线:观点证明。

检验底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攻。

其他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底线衍生并为之服务。

四、反驳与攻辩

反驳是必须进行的阶段。

反驳是反映辩手是否具有快速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迅速的语言归纳本领。 1.直接反驳2.间接反驳

反驳的原则:服从真理。怀疑一切的反驳可能适得其反。 攻辩

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2).言简意赅(3).击中要害 回答:

(1).设定条件回答法(2).更换条件回答法 攻辩小结

五、自由辩论:核心

核心:形散而神不散。自由辩论的准备自由辩论的施行

六、辩论技巧

1.攻其要害2.穷追不舍3.利用矛盾4.引蛇出洞5.巧设圈套6.李代桃疆7.善用逻辑8.慎用诡辩

七、仪态仪表 仪态: 1.头部

头部表现要沉稳庄重,频频点头或摇头都不适宜。 不能因表现不好而摇头:自我否定。 2.眼神、眼光

辩手目光要亲切、庄重、坚毅,表现出友好、沉稳、自信的风度。 3.笑容

辩手的笑容只能是微笑。 4.手势

原则:贵精不贵多,要适中得体,干脆利落,自然大方,表意确切。 通病:(1).生硬;(2).繁多;(3).松散;(4).随意。 5.站姿、坐姿

仪表:着装与化妆 ~着装

(1).庄重、统一,有特色。(2).色彩上一冷色为主。 化妆

~效果:养眼(不是作秀)

八、辩风 1.队伍辩风:

1).雄辩: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花辩:复旦大学;3).戏辩:新南威尔士大学;4).儒辩:武汉大学5).正辩:山西大学;6).文辩:中山大学;7).整辩:马来亚大学。

2.队员辩风

1).感情型和理智型;2).权威型和非权威型。 3.培养辩风的途径:

1).端正人生观;2).博览群书;3).有意识地进行。

4.有益辩风的整体配合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在不失个性的情况下,优编队伍,分享亮点,而不是让一颗星“灼伤”观众的眼睛。

九、辩德

(1).要树立正确的辩论价值观;(2).要树立正确的辩论道德观。

十、辩论心理

1.适于辩论的心理素质:

(1).成熟的自信;(2).强烈表现欲;(3).求胜心强;4).从容;(5).自然的平常心。

2.心理层次 三个层次:

(1).要我辩;(2).我能辩;(3).我要辩。 3.心理环境

解决方法:主动了解,提前适应。

(1).宏观环境:比赛大环境;(2).微观环境:辩手对赛场的心理适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