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j=1;j<=n;j++) //求从某村庄i(1<=i<=n)到其它村庄的最长路径。 if (w[i][j]>s) s=w[i][j];if (s<=m) {m=s; k=i;}//在最长路径中,取最短的一条。m记最长路径,k记出发顶点的下标。
Printf(“医院应建在%d村庄,到医院距离为%d\\n”,i,m); }//for }//算法结束
对以上实例模拟的过程略。各行中最大数依次是9,9,6,7,9,9。这几个最大数中最小者为6,故医院应建在第三个村庄中,离医院最远的村庄到医院的距离是6。
1、对图1所示的连通网G,请用Prim算法构造其最小生成树(每选取一条边画一个图)。
2、请编写一个判别给定二叉树是否为二叉排序树的算法,设二叉树用llink-rlink法存储。 3、有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叫做计数排序(count sorting)。这种排序算法对一个待排序的表(用数组表示)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存放到另一个新的表中。必须注意的是,表中所有待排序的关键码互不相同,计数排序算法针对表中的每个记录,扫描待排序的表一趟,统计表中有多少个记录的关键码比该记录的关键码小,假设针对某一个记录,统计出的计数值为c,那么,这个记录在新的有序表中的合适的存放位置即为c。 (1) (3分)给出适用于计数排序的数据表定义;
(2) (7分)使用Pascal或C语言编写实现计数排序的算法; (3) (4分)对于有n个记录的表,关键码比较次数是多少?
(4) (3分)与简单选择排序相比较,这种方法是否更好?为什么?
4、4、 void LinkList_reverse(Linklist &L)
//链表的就地逆置;为简化算法,假设表长大于2 {
p=L->next;q=p->next;s=q->next;p->next=NULL; while(s->next) {
q->next=p;p=q;
q=s;s=s->next; //把L的元素逐个插入新表表头 }
q->next=p;s->next=q;L->next=s; }//LinkList_reverse
5、本题应使用深度优先遍历,从主调函数进入dfs(v)时 ,开始记数,若退出dfs()前,已访问完有向图的全部顶点(设为n个),则有向图有根,v为根结点。将n个顶点从1到n编号,各调用一次dfs()过程,就可以求出全部的根结点。题中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记顶点个数的变量、以及访问标记数组等均设计为全局变量。建立有向图g的邻接表存储结构参见上面第2题,这里只给出判断有向图是否有根的算法。
int num=0, visited[]=0 //num记访问顶点个数,访问数组visited初始化。 const n=用户定义的顶点数;
AdjList g ; //用邻接表作存储结构的有向图g。 void dfs(v)
{visited [v]=1; num++; //访问的顶点数+1
if (num==n) {printf(“%d是有向图的根。\\n”,v); num=0;}//if p=g[v].firstarc; while (p)
{if (visied[p->adjvex]==0) dfs (p->adjvex); p=p->next;} //while
visited[v]=0; num--; //恢复顶点v }//dfs
void JudgeRoot()
//判断有向图是否有根,有根则输出之。 {static int i ;
for (i=1;i<=n;i++ ) //从每个顶点出发,调用dfs()各一次。 {num=0; visited[1..n]=0; dfs(i); } }// JudgeRoot
算法中打印根时,输出顶点在邻接表中的序号(下标),若要输出顶点信息,可使用g[i].vertex。
6、在有向图G中,如果r到G中的每个结点都有路径可达,则称结点r为G的根结点。编写一个算法完成下列功能: (1).建立有向图G的邻接表存储结构; (2).判断有向图G是否有根,若有,则打印出所有根结点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