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 实用医技杂志2014年9月第2l卷第9期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Ⅱues,Seotember 2014,Vo121,N0.9 .表1南通市通州区主要慢性病与有关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无明显变化,慢性病高危因素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 前,还需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创建活动,以示范 烟单位创建成果,扩大控烟、禁烟区域,开展创建无烟单位、家 庭活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严禁少年儿童吸烟,预防妇女 带动整个社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广大 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吸烟,努力降低人群吸烟率。 3.3养成良好行为和运动习惯:提倡适当体力活动,每日6 000 步有氧运动,提倡规律睡眠。通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区 创建的一系列活动,配合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指导居民养 成良好行为和运动习惯。 3.1改变不合理膳食:不合理膳食是导致慢性病的基础,目 前在我区主要表现为过量食用猪肉(与高血压有关)和过量 烹饪用油(与冠心病有关)。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人 们认识到其危害性,降低食盐摄入量,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 参考文献 『11张追6O岁以上老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啪.中国社区 医师杂志,2014,27(14):304.306. 果,提倡适度饮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2干预吸烟行为:吸烟是呼吸系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 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应对其进行优先干预,综合防治。进一 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危害性 的认识 ;在现有国家控烟策略基础上,巩固卫生医疗机构无 f21李丽君,殷堰,黄秋圆,等.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相关危 险因素调查【JI.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169—170. (收稿日期:2014—05—06) 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生产职业病危害 与防护措施调查分析 太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30003) 李艳丽商惠珍宋士俊郭文研 随着我国发电量的增加,燃煤发电厂的粉煤灰产量急剧 增加【1],于是,有效利用粉煤灰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的 施的设置情况。 1.2调查方法 企业日益增多,响应了国家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重大政 策要求。为了调查在粉煤灰生产加气砖的生产过程中职业病 危害因素,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 1.2.1现场调查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的检测 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对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 员的危害,2013年8月对某企业粉煤灰综合利用公司的年产 2O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生产线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 矽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水泥粉尘、氧化铝粉尘、其他粉 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了调 查分析。 了调查和检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危害的主要环节,为粉 煤灰生产加气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提出防护对策和危害治理 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2.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1.2.2.1粉尘的检测: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 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进行总粉尘浓度检测, 采样设备为AKFC一92A型粉尘采样器和过氯乙烯滤膜,以 1 5 L/mi 流量采集20 min空气样品,采用滤膜称质量法进行 分析。在作业人员进行操作或管理经常或定期停留的有代表 性的地点进行采样,在每日以浓度最高时进行采样,连续3个 工作日。 选取某企业粉煤灰综合利用公司的年产20万蒸压加气 混凝土砌块砖生产线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蒸压加气混凝土砌 块砖的生产工艺,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特点;调查了作业场所职 业病危害产生点并识别出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其职业病防护设 实用医技杂志2014年9月第2l卷第9期Journal 0f Practica1 Medica1 Techniques,Seotember 2014,Vo1.21,N0 9 ‘957。 1.2.2.2噪声的检测分析: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 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用直读式AWA5633声级计 采集不同作业场所的噪声值,最后取其均值。 调查的该企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砖整个生产线采用全 自动化操作,块状石灰石、石膏分别经过颚式破碎机破碎、球 磨机磨细形成胶结料,与来自发电厂通过气力管道输送过来 的干粉煤灰制成的粉煤灰浆、外购的水泥和铝粉按不同比例 自动配比搅拌,混合料浇筑到加气块砖磨具,静停室停放发 酵成型,切割机切割成需求的加气块砖,经蒸压釜养护后出 成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1.2.2.3高温检测分析: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 分:高温))(GBZ/T 189.7—2007),用WBGT湿球黑球温度指数 仪直接计数检测高温作业场所的高温。 2结 果 2.1主要生产工艺简介 成品一网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来源 一 一陌蔺一网一 图1生产工艺流程 系统和配料、浇铸、静停、切割、养护生产系统所生产的职业病 依据调查对象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主要对原料制备 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口,见表1。 表1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及来源 2.3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结果 2.3.1防尘措施:水泥料仓顶部设有一台脉冲单机收尘器;颚 式破碎机、球磨机顶部设有一台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石灰 石仓顶部设有一台脉冲单机除尘器;粉煤灰库顶部设有一台 脉冲单机除尘器。 2.3.2防噪减振措施:球磨机和鄂式破碎机底部设置了隔振 3讨 论 粉煤灰作为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种工业废 渣,该企业用来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砖,有效回收了工业固 体废物、合理利用了资源,体现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要求,提高了粉煤灰综合 利用率,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绿色工 业发展。 平台以及球磨机底部采用了橡胶衬板用来减振;球磨机室墙 壁采用隔音材料。 2.3.3防暑降温措施:生产车间采取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并辅 以排风扇机械排风;蒸压釜釜前车间采用天窗和无功风帽进 行散热,釜后车间采用钢结构棚子,不设墙进行散热,采用露 本次调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目前利用粉煤灰生产加 气混凝土砌块砖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 素,从表2和表3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20个粉尘检测点和 3个高温检测点都没有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检测的 天设置进行通风降温;控制室设置有空调。 2.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见表2。3。 12个噪声点有1个点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超出点是 在配料生产过程中球磨机室,该监测点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球 磨机运行过程中与石膏、石灰石等物料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958‘ 塞 医蕉 查2 ! 生 月箍2 卷第9期Jouma1 of Practical Medical Teehniaues.Seotember 2014,Vo121,No.9 .表2粉尘检测结果 配料过程中石灰石、石膏、水泥、铝粉等原料破碎,磨细和粉煤 表3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灰制浆过程中产生粉尘、噪声;生产危害的设备主要有制浆 泵、球磨机、鄂式破碎机、搅拌机、切割机、蒸压釜等设备。因 此,在确保已调查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生产过 程采用自动化操作,减少作业人员的接触时间;同时加强个体 防护,作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防噪耳塞等;职业卫生知识的 宣传教育『31,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减少职业病危害 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兰鹏海.浅谈粉煤灰及其应用现状与发展『J1.山西建筑,201 1, 37(31):193—19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调查显示其设置睛况基本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转。 根据本次对该企业粉煤灰蒸压加气砌块砖生产线职业病 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调查,基本符合国家职业 卫生标准,针对球磨机室噪声超标,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应该 f2 李红彦,孙成勋,李新,等.新型蒸压粉煤灰砖厂职业病危害 2】调查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4):281— 287. 为此设备增加或更换减振垫,以降低噪声强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针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生产加气 砌块砖生产工艺,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主要环节:原料制备和 [3]李建青,蔡吟花,吴春燕,等.嘉定区石材加工业职业卫生现 况调查lJ1.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6):843—845. (收稿日期:2014.05—18) 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山西省古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30200) 原学恭 2010年6月1 1日古交市某九年制学校发生一起流行性 腮腺炎病例的暴发疫情,古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派出 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为6月7日1例,6月8 13 2 例,6月9 13 2例,6月10日l例,6月11日l例,无明显发 病高峰。人群分布为男生3例,女生4例。年龄主要集中在9 岁,发病5例。年级班级分布为三年级(1)班发病7例,罹患率 20%(7/35),学校总罹患率为0.9%(7/813)。其他班级未发现 类似病例,教职工也未发现类似病例。 2.2临床特征: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 性肿胀,其中有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呼吸道症状, 无脑膜刺激症和睾丸肿痛症状,未发现有并发症的病例。 2.3流行病学史:首发病例,女,9岁,三年级(1)班学生,于6 月7日出现腮腺非化脓性肿胀,6月9口在西山煤电股份有 流调消杀人员与乡卫生院医护人员赴现场进行了疫情调查处 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 下。 1学校基本情况 该学校为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全校学生813名,教职工 58名,有9个年级19个教学班。一年级和五年级各1个班, 其他年级均为2个班,教学楼为单面三层楼,卫生状况良好。 2010年6月7 Et至11日三年级(1)班共发现腮腺炎病例7 例,其他班级未发现类似病例,教职工也未发现类似病例。 2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 2.1疫情概况:到6月11日下午,该校共发生7例腮腺炎 限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就诊,诊断为“腮腺炎”,后回家服药继续 上学。发病的7例发病前4周内均无外出史,无腮腺炎患者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