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及体会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及体会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2006年第27卷第1期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及体会 刘占莲,陈小立,杨建平,唐建中 (东华大学,上海200051) 摘要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枝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枝各项改革与发展的龙头。对东华大学近几年开展上海市重点 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作了总结,结合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的管理是重点学科建设的保证;科学研究是重点学科建 设的重要内客;队伍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充足的经费是重点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重点学 ’ 科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东华大学;重点学科;学科建设 中圈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06)01—0068—03 重点学科建设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于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 一体,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各项改革与发 环境和团结向上、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氛围,充分调 展的龙头。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和数量已成为衡量高 动各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 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限于学科资 科学研究队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了加强本学科的 源和办学条件的,高校只能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 基础研究,拓宽研究领域,提高学科的综合实力,各学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地优先建设 科都积极向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三年中,共引进院士 一批重点学科。东华大学是中国纺织界人才的摇篮, 2名,教授11名,由于他们的加入大大增强了有关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校已从单科性的纺织院校 科的发展潜力,加强了这些学科以及紧密相关交叉学 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 科的力量。各学科十分重视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 学。现拥有3个“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 养,将青年科研人推向科研第一线,注重让他们在国际 目,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本文 学术前沿参与竞争,在高水平的科学实践中得到锻炼 就近几年本校开展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 和成长,并优先鼓励、资助他们出国访问和进修,积极 提出个人的一点想法。 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1 三年努力奋斗。学科建设初见成效 每个学科都涌现出一批四十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术带 头人,他们全面挑起了学科建设的大梁,承担了国家 1.1加快了研究基地及技术平台建设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 通过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各个学科围绕自身建 上海市“启明星计划”等重要项目研究,还有的教师获 设和发展都建立了重点研究项目的校内研究基地,有 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三年中,三个学科共 的还建立了校外中试基地,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晋升教授lO名,“染整工程”、“材料学”、“纺织科学与 各学科购置配备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工程”学科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也有了较 共600多台(件),其中lO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 大的提升,分别从15%、21%、23%提高到27%、30%、 设备达54台(件),为一些重点研究项目的完成提供 34%,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分别达到 了必需的技术平台,对提高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起到 45%、42%、42%。 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科交叉和对外开放提供了大 1.3增强了科研能力,提高了科研水平 型精密仪器的公共测试平台。通过对外开放,吸引了 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取得了一 一批国内外学者来我校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对提高 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学科的学术地位,扩大了 重点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影响。我校的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三年来共承 1.2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 担国家级课题25项,省市部委级142项,企事业单位 三年来,各学科坚持引进、使用、培养并举的原则, 合作320项等,学科自筹经费达15800万元,出版著作 ・【收稿日期】2005—02—11 【作者简介】刘占莲(1975一),女,河北平宁人,硕士,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6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刘占莲,陈小立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实践及体会 ★. 藏禧 学科建设 ★ . 43本(部),发表论文近1600篇,其中SCI收录156 常工作之一,负责协调实施所属重点学科建设,着重做 篇,EI收录186篇,申请专利176项,授权52项,获国 好规划实施的条件保障。重点学科建设实行学科带头 家级奖l项,获省部级奖21项。如“舱外航天服外层 人负责制,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建设的微观管理。学 防护材料的研制”获200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 科的发展与学科带头人的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的研制”获2001年度 学科带头人不仅是学科学术活动的指导者,而且是学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年产100吨莱赛尔纤维的 科建设的管理者,要求他们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管理 国产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获200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 协调能力强。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主要有:根据学科重 科技进展,“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的研制”获2003 点研究方向及本学科特色,做好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对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学研究还推动了重点学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科学研究工作、基地建设等应有 科的学术交流,提高了重点学科的学术地位。3个上 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 海市重点学科主办国际会议11次,国内学术会议4 用,确保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每个学科还配备了学 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被邀请做主报告36次。特 科秘书,负责学科档案管理、仪器设备和研究成果的标 别是2004年由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组织的有纺织界 注、信息收集与上报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总之,三 “奥运会”之称的83届“世界纺织大会”,规模之大,规 个层次的管理职责分明,各有重点,并通过相互联系、 格之高为历届“世界纺织大会”罕见,极大地扩展了本 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保证重点学科建设的顺利实施和 学科以及本校在纺织世界的影响力。 完成。 1_4加快了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速度 2.2科学研究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的科研成果,更新、充实了教学内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 容,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提高了 容,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评价 教学质量,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三个上海市重点学 学科建设成就最客观最直接的指标,其中科学研究方向 科在建设期问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94名,其中国外硕 又决定了本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和本学科整体学术水平。 士研究生6名;博士生105名,其中国外博士生6名; 研究方向应该特色鲜明,并有较强相关学科相配合,明 培养博士后8名。研究生还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确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能集中科研力量使研究工作 如发表论文402篇,专利授权16项,“毛涤复合纱线加 有所突破。在进一步巩固发展原有优势、特色的同时, 工、结构、力学性能及其织物”获得2003年全国百篇优 学科也要不断凝练研究方向,迅速拓展学术领域,为学 秀博士论文,“多孔丝素膜的性能、制备及结构”获得 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材料学”学科在围绕原主 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毕业的学生中大都 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国际上该领域前沿发展的现 在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校或公司工作,取得 状和趋势,组织学科人员进行了拓展研究,在纳米材料、 了骄人成绩,为本学科和学校争得荣誉。 生物材料、仿生材料和智能材料方面进行了有意识的培 2几点体会 养,在原有的高分子纤维材料的特色上又增加了目前国 际上该学科方面最领先的研究内容。 2.1 完善的管理是重点学科建设的保证 集中学科的人才力量,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发 管理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上海 挥学科优势互补进行联合,集各学科之专长、人才和条 市重点学科建设顺利实施和完成,我校制定了《东华 件的优势,组织申报重点、重大项目。同时通过课题的 大学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校、院、 研究,出成果,出人才。 学科三级管理,明确管理职能,加强宏观与微观的 2.3 队伍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 管理。成立了由分管校长牵头,由科研处、设备处、人 重点学科应形成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队,才能 事处、财务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各学院主 保证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充分发挥现有老专 要领导及重点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东华大学上海市重 家的作用,同时也要特别重视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点学科领导小组。学校从发展全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战 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老专家在科研水平、学术地位、创 略角度出发,做好重点学科建设的统筹安排,整体布 造力、凝聚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 局,审核和评估各重点学科的建设计划和执行情况。 通过科研合作对中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加 科研处代表学校对各个重点学科进行归口管理,设立 速中青年人才的成长。中青年教师具有充沛的精力, 重点学科管理岗位,负责协调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富有开拓精神,知识更新快,思维敏捷,积极性高。学 有关学院把所属重点学科建设纳入工作计划,成为日 校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科发 ・6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燕 丽★ 2006年第27卷第1期 的模型,且对个体而言未免过于苛刻,但是作为一个优 秀的学科带头人,除了要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外,管理协 调能力和凝聚力必不可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能抓 展目标的需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营造好的环境,大胆 使用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压担子、定任务,通过实际的 锻炼,加速其成长。 同时灵活实施特殊的人才,以“送出去,请进 住重点学科建设的契机,使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如果学 科带头人能力不强,或者长期不在位,学科没有得到应 有的发展,就有可能从此衰落。 经过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我校有关学科在队伍 来”相结合,促进重点学科发展。一方面,优先鼓励、 资助一部分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访问和进修,参加 国内外学术交流,以此来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 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 环境,有目标、有计划地重点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利 用他们的新科学理念和头脑,拓宽学科的研究领域,提 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基地和技术 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比国际先进水 平,还有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如学术大师 和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仍显不足,青年学者中杰出和拔 尖人才的层次和数量尚需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一些具 有理论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开展得并不广泛,因此科 研成果、高等级论文的显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升 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 学科增长点有待加强。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争 取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依靠重点学科建设的契 高学科的综合实力,促进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尽快与 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 2.4充足的经费是重点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 有大量的经费投入作保障,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投入, 重点学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经费的来源应该是多元 化投资形式,包括拨款、学校配套、学科自筹、成果 转化、争取捐赠、科技合作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滚雪 球式的良性循环。其中学科自筹是经费的主要来源, 它需要科研人员通过成功申请课题去获取,纵向立项 机,夯实学科的发展基石,使学科具有自我哺乳、不断 壮大的能力,一直屹立于学科的前沿。 参[1]蒋与横向立项同等重要。当然,科技成果转化也是获取 科研经费的一个重要途径。改变科研人员过去重科 研、轻转化;重成果、轻推广的观念,在强化科技开发意 识上下功夫。鼓励并创造条件使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 转化。 2.5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重点学科的发展起到关键 作用 考文献 红,周景泰,刘唯聪.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筑上 海高校知识创新的新平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3,(3O):208—211. [2]周景泰,刘唯聪.上海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2):42—45. 有人曾提出学科带头人是优秀科学家、管理学家、 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的集合体,这是一种理想化 [3]章敏,程意意.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J].成都 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193—194. The Effects and Experiences of Management in the Ke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U Zhan—lian,CHEN Xiao—li,YANG Jian—ping,TANG Jian-zhong (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China) Abstract:The ke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eol"e of hish schools construction,also the lead of the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h schools.This article concluded the fruits gotten during the key diseipline constuctrion program of Shanghai at DongHua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and afforded several personal experiences。such as:the guarantee is the perfect management style,the main content is the scientiifc research;the root is the group construction;the pre— condition is the ample outlays;and the excellent discipline leader has the key effect. Key words:donghHa university;key discipline;discipline constuctrion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