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1) 批准: 共3页 作业指导书 编制: 机动车人工检验 第1版 第1次修改
一、机动车人工检验
(一)、检测目的
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关零件将不同程度地产生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或因意外事故而损伤,其结果不但使技术状况逐渐变坏、动力性下降、可靠性恶化、经济性变差,而且还会影响车容市容,甚至影响行车安全。为了使车辆外观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确保车辆的完好状况,外观、底盘检测员应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外检项目进行认真检测。 (二)、判定标准
GB21861-2014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5-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 GB25990-2010 车辆尾部标识板
GB23254-2009 货车及挂车 车身反光标识 (三)、人工检验主要项目 1.车辆唯一性检查
(1) 号牌号码/车辆类型 (2)车辆品牌/型号 (3)车辆识别代码(或整车出厂编号) (4) 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5) 车辆颜色和外形 2.车俩特征参数检查
(1)外廓尺寸(2)轴距(3)整备质量(4)核定载人数(5)栏板高度(6)后轴钢板弹簧片数(7)客车应急出口(8)客车乘客通道和引道(9)货厢 3.车辆外观检查
(1)车身外观(2)外观标识、标注和标牌(3)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4)轮胎 (5)号牌及号牌安装(6)加装/改装灯具 4.安全装置检查
(1)汽车安全带(2)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3)灭火器(4)行驶记录装置(5)车身反光标识(6)车辆尾部标志板(7)侧后防护装置(8)应急锤(9)急救箱(10)限速功能或限速装置(11)防抱死制动装置(12)辅助制动装置(13)盘式制动器(14)紧急切断装置(15)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16)手动机械断电开关(17)副制动踏板(18)校车标志灯和校车停车指示标志牌(19)危险货物运输车标志 5.联网查询车辆事故/违法信息
3
6.底盘动态检验
(1)转动系(2)传动系(3)制动系(4)仪表和指示器 7.车辆底盘部件检查
(1)转动系部件(2)传动系部件(3)行驶系部件(4)制动系部件(5)其他部件 (四).检验方法 1.车辆唯一性检查
目视比对检查,目视难以清晰辨别时使用内窥镜等工具;有条件时,可使用能自动识别车辆识别代码、发动机号码的仪器设备。 2.车俩特征参数检查
(1)外廓尺寸: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重中型货车、专项作业车、挂车应使用自动测量装置
(2)轴距: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有条件时,可使用自动测量装置。 (3)整备质量:用地磅或轴(轮)重仪等装置称量
(4)核定载人数:目视检查,目测座椅宽度、深度及驾驶室内部宽度等参数偏小时使用量具测量相关尺寸。
(5)栏板高度:用钢尺等长度测量工具测量。 (6)后轴钢板弹簧片数:目视检查。
(7)客车应急出口:目视检查,目测应急出口尺寸偏小的,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8)客车乘客通道和引道:目视检查,目测通道、引道偏窄或高度不符合要求时,使用通道、引道测量装置检查。
(9)货厢:目视检查,目测货厢有超长、超宽、超高嫌疑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3.车辆外观检查
(1)车身外观:目视检查,对封闭式货厢的货车、挂车应打开车厢门检查,目测有疑问时,使用透光率计、钢尺、手锤、铁钩及照明器具等工具测量相关参数。
(2)外观标识、标注和标牌:目视检查,目测字高偏小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3)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目视检查并操作。
(4)轮胎:目视检查轮胎规格/型号,目测胎压不正常、轮胎胎冠花纹深度偏小时,使用轮胎气压表、花纹深度计等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参数。
(5)号牌及号牌安装:目视检查,目测号牌安装位置、形式,有疑问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6)加装/改装灯具:目视检查。 4.安全装置检查
(1)汽车安全带:目视检查并操作。 (2)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目视检查。 (3)灭火器:目视检查。
(4)行驶记录装置:目视检查,目测显示功能异常存疑时,使用专用检验仪器。 (5)车身反光标识:目视检查,目测逆反射系数偏小时,使用专用检验仪器。
4
(6)车辆尾部标志板:目视检查,目测逆反射系数偏小时,使用专用检验仪器。 (7)侧后防护装置:目视检查,目测防护装置单薄、安装不规范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
(8)应急锤:目视检查。 (9)急救箱:目视检查。
(10)限速功能或限速装置:审查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等技术凭证资料。
(11)防抱死制动装置:打开电源,观察“ABS”指示灯,对于半挂车检查相关装置。 (12)辅助制动装置:操作驾驶区内操纵开关,有疑问时检查相关装置。 (13)盘式制动器:目视检查。 (14)紧急切断装置:目视检查。 (15)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目视检查。
(16)手动机械断电开关:目视检查,有疑问时操作开关,观察是否断电。 (17)副制动踏板:目视检查,有疑问时踩下踏板,判断踏板工作是否正常。 (18)校车标志灯和校车停车指示标志牌:目视检查。 (19)危险货物运输车标志:目视检查。 5.联网查询车辆事故/违法信息
利用联息系统查询车辆事故/违法信息。 6.底盘动态检验
(1)转动系(2)传动系:起步并行驶20m以上,通过检验员操作车辆,利用目视、耳听、操作感知等方式检查。对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和转向力有疑问时,使用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测量相关参数。
(3)制动系:以不低于20km/h的速度正直行驶,双手轻扶方向盘,急踩制动踏板后迅速放松。
(4)仪表和指示器:检验过程中,观察仪表和指示器。 7.车辆底盘部件检查
车辆停放在地沟上方的指定位置,使用专用手锤等工具检查,并由驾驶室操作人员配合;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专项作业车、挂车检查时应使用底盘间隙仪。
(五).检验要求
机动车人工检验项目应符合GB21861-2014中的检验要求。
5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2) 批准: 共5页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制动性能检验 第1版 第1次修改 二、制动性能检验
(一).检验目的
为了保证机动车安全行驶,可靠地减速、停车和紧急制动,保证人民生命财
产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需要定期对车辆制动性能进行检测。 (二).判定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根据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1.汽车、汽车列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测出的制动力应符合GB7258-2012中表6的要求。对
空载检验制动力有质疑时,可用GB7258-2012中表6规定的满载检测制动力要求进行检验。
2.制动力平衡要求(两轮、边三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除外)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当后轴及其它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为与该轴轴荷)之比,对于新注册车和在用车应分别符合GB7258-2012中表7的要求。 3.车轮阻滞力要求
进行制动力检验时,汽车、汽车列车各车轮的阻滞力均应小于等于轮荷的10%。 4.制动系统协调时间要求
汽车的制动协调时间,对液压制动的汽车应小于等于0.35s,对气压制动的汽车应小于等于0.60s;汽车列车和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的制动协调时间应小于等于0.80s。
5.驻车制动力要求
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大于等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机动车应大于等于15%。 6.合格判定要求
台式检验汽车、汽车列车行车制动性能时,检验结果同时满足GB7258-2012中7.11.1.1-7.11.1.4的,方为合格。 (三).检测设备
FZD-9010B 汽车制动试验台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最大检测重量:10吨/轴
6
⑴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 0~40摄氏度 大气压力: 86.0kPa~106.0kPa 相对湿度: 不大于85%
电源电压: 交流220V±10%,50Hz±1%(仪表) 交流380V±10%,50Hz±1% 允许通过最大轴荷: 10000daN 允许汽车轮内外距: 750mm~2450mm ⑵测量范围
左制动力测量范围: 0~3000daN 右制动力测量范围: 0~3000daN 制动时间测量范围: 0~2.54s ⑶测量误差
制动力示值误差: 不超过±5% 制动力零点示值误差: 不超过25N 制动时间示值误差: 小于0.05s ⑷滚筒直径
测力滚筒直径: 245mm±0.1mm 辅助滚筒直径: 245mm±0.1mm 测速滚筒(第三滚筒)直径:58mm±0.1mm ⑸滚筒长度
测力滚筒长度: 1000mm 辅助滚筒长度: 1000mm 测速滚筒(第三滚筒)直径:910mm ⑹电源功率
仪表功率: 200W 电动机功率: 2×11KW ⑺外形尺寸
台架尺寸: 2670×954×450mm 仪表尺寸: 1500×400×700mm 控制柜尺寸: 1070×600×330mm ⑻整机重量
台架重量: 1400kg 仪表重量: 25kg 控制柜重量: 25kg (五).操作规程
7
1、检测前准备
检验前应准备工作如下:
(1)制动检验台滚筒(或平板)表面应清洁,没有异物及油污; (2)检验辅助器具应齐全;
(3)气压制动的车辆,气筒压力应能保证该车各轴制动力测试完毕时,气压仍不 低于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kPa计);
(4)液压制动的车辆,根据需要将踏板力计装在制动踏板上。 2、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 检验步骤如下:
(1).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各轴依次停放在轴(轮)重仪上,并按规定时间(不少于3s)停放,测出静态轮荷(轮重、制动分列式);
(2).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将被测试车轮停放在制动台滚筒上,变速器置于空挡,松开制动踏板;对于全时四驱的车辆,非测试车轮应处于附着系数符合要求的辅助自由滚筒组上,变速器置于空挡,
(3).启动滚筒电机,稳定3s后实施制动,将制动踏板逐渐慢踩到底或踩至规定制动踏板力,测得左、右车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及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并依此测试各车轴;对驻车制动轴,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并按GB7218-2012中C.1.5.1要求计算轴制动率、不平衡率、驻车制动率、整车制动率;
4.可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以适应制动检测需要。 (六)、设备保养与故障检修 1.日常维护 (1)日常维护
1) 保持滚筒表面清洁、干燥并无油污。
2) 车辆检测前先应检查轮胎的纹路内有无石子之类的硬物,以免划伤滚筒。 (2)每周保养
1) 打开盖住电机和减速箱的盖子,检查滚筒轴承座以及减速机支承轴的轴承
座处的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之。
2) 检查减速机法兰盘、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力臂与电机联接处的螺栓是否松
动,如松动则紧固之。
3) 检查第三滚筒磁电开关是否松动及其工作情况,如松动则紧固之及调整作
用距离。
8
4) 保持滚筒表面清洁,检查滚筒表面是否起了较深的划伤痕,滚筒粘沙层是
否较严重脱沙或粘沙层较大面积剥落。 (3)每月保养
检查滚筒轴承处及第三滚筒(汽车)回转处的润滑情况,注意轴承的清洁并保持干净,加以润滑油以使之转动灵活。 (4)每季保养
1)检查减速机内润滑油的贮存量及脏污程度,注意补充或更换双曲线齿轮油 2)检查链条脏污及张紧情况,链条脏污时要彻底清洗并加以润滑油;若张紧
度不合适,应重新调整好。
3)对减速箱保养时,下压传感器的力臂应轻轻提起,慢慢放下,避免对传感
器造成瞬间的强力冲击,致使损坏传感器。 2.简单故障排除 序号 1 故 障 现 象 解 决 方 法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显示板不1.检查220V交流电是否正常 亮,主板等上的指示灯不亮 2.检查保险管是否烧毁 3.检查开关电源输出是否正常(DC5V及DC12V) 4.检查线路板连接线是否松动 测量中刹车刹死后停电机需时检查第三滚筒上接近开关是否松动或作用距离太较长(约3秒) 远,紧固并调整作用距离,保证接近开关输出的脉冲数不丢失(以接近开关指示灯为准)。 测量中尚未刹车即停电机 左右制动力明显偏差较大 第三滚筒损坏,尝试修复或联系厂家更换。 1.对设备重新标定; 2.重新标定后两边加相同的力后两边显示偏差仍然较大,检查数据不准的一侧传感器与力臂间是否有虚位;若无虚位,则检查传感器的线性,直至更换; 3.较大一边减速箱内齿轮啮合不好,与厂家联系更换减速箱。 2 3 4 5 仪表跳数,稳定性差,线性不1. 请检查传感器固定螺钉是否松动,是则固定; 好 2. 检查制动台的法兰盘与压臂间连接螺钉是否松动,是则固定; 3. 按照说明书重新标定后线性仍然很差,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9
6 7 键盘板按键接触不灵或按键完拆开按键压帽,如是机械故障更换整个按键,如果全失灵 触点锈蚀可刮净。也可整个更换键盘板。 制动台仪表单边或双边无数据,或两通道相互干扰(即在给单边传感器加力时,另一通道也有很大的数值出现) 1.无数据时,用万用表测量无数据一侧通道信号对地电压,看加力和减力时电压值是否有变化。若无变化,则检查传感器信号线是否断开;若断开,则接好;若未断,则更换传感器。若加力和减力时电压值有变化,请进行下一步检查; 2.无数据(在已进行上一步检查的基础上)或两通道相互干扰时,检查主板TP.E和TP.F 对地电压,看加力和减力时电压值是否有变化;若无变化,则更换LM324芯片;若有,则更换CD4051(或MC14051) 8 粘砂滚筒砂层剥落、脱砂,表与厂家联系更换滚筒或自行修复 面有较深的划伤痕
10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3) 批准: 共2页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前照灯检验 第1版 第1次修改 三、前照灯检验
(一).检验目的
保证机动车在夜间及其它不良天气的情况下安全行驶并不妨碍对方来车的行
驶安全。 (二).判定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根据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1、远光光束发光强度的要求
机动车每只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达到GB7258表8的要求;并且,同时打开所有前照灯(远光)时,其总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符合GB4758的规定。测试时,电源系统应处于充电状态。 2、光速照射位置的要求
机动车光速照射位置应达到GB7258中8.5.3的要求。 (三).检测仪器
FD-103 前照灯检测仪。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⑴ 测试范围
发光强度:( 0-80000)cd 远光光轴偏移量:
垂直方向:上2°~下3°或上35cm/dam~下50cm/dam 水平方向:左3°~右3°或左50cm/dam~右50cm/dam 近光光轴偏移量:
垂直方向:上2°~下3°或上35cm/dam~下50cm/dam 水平方向:左3°~右3°或左50cm/dam~右50cm/dam ⑵ 发光强度示值误差:±12% (相对误差) ⑶ 远光光轴偏移量示值误差:±15´ ⑷ 近光光轴偏移量示值误差:±15´ ⑸ 灯高示值范围:(460~1300)mm ⑹ 检测距离:1m ⑺ 导轨长度:3或4.5m ⑻ 消耗功率:600W
11
⑼ 外形尺寸
主机尺寸:770mm×1590mm×650mm 工控机尺寸:550mm×1600mm×660mm ⑽ 质量: 主机:145kg 主控机:130kg
导轨:85kg(3m)、125(4.5m)
⑾ 输出:RS-232C串行口输出(可通过转接口转成RS-485或RS-422接口) (五).操作规程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如下: (1)检测仪受光面应清洁;
(2)对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应检查其电池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3)轨道内应无杂物,使仪器移动方便; (4)前照灯应清洁。
2、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
采用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车辆沿引导线居中行驶至规定的检测距离处停止,车辆的纵向轴线应与引导线平行,如不平行,车辆应重新停放,或采用车辆摆正装置进行拨正; (2)置变速器于空挡,车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开启前照灯远光灯;
(3)给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发出启动测量指令,仪器自动搜寻被检前照灯,并测量其远光发光强度及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
(4)被检前照灯转换为近光光束,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检测其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照射位置偏移值;
(5)按上述(3)(4)步骤完成车辆所有前照灯检测;
(6)在对并列的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 (7)采用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检验时,测试前应预热。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
1、光电箱不要让太阳光直射、受潮或受冲击。
2、检测仪不用时,用罩子把电箱盖好。
3、检查导轨是否有杂物,如果有,要及时清理。 4、检查垂直导轨的润滑情况,定期进行润滑保养。 5、清除仪器表面灰尘,尤其是光接受箱的前玻璃屏幕。
12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4) 批准: 共3页 作业指导书 编制:
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 第1版 第1次修改 四、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
(一).检测目的
车速表是否准确反映车辆实际行驶速度。 (二).检测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 机动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按国标的规定,车速表允许范围为32.8~40km/h。 (三).检测设备
FCS-9010A 汽车车速试验台。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1.主要参数 (1)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0~40)℃
大气压力:0.07MPa~0.106MPa 相对湿度:20%~85%
电源电压:AC220(1±10%)V(单相,供仪表用) 电源频率:(50±1%)Hz
允许通过最大轴荷:3000kg(3t) 10000kg(10t) 15000kg(15t) 允许汽车轴距:750mm~1870mm(3t) 750mm~2450mm(10t,15t) (2)转速测量范围:(0~120)km/h
(3)测量误差:不超过±2%(±d,d=0.1km/h)
(4)滚筒直径:177mm±0.1mm(3t) 196mm±0.1mm(10t,15t) (5)滚筒长度:820mm(3t) 1100mm(10t,15t) (6)电源功率:200W (7)外形尺寸
台架尺寸:2830×770×405mm(3t) 3360×1150×410mm(10t,15t) 仪表尺寸:1500×400×700mm (8)整机重量
台架重量:700kg(3t) 800kg(10t,15t) 仪表重量:25kg
13
(9)气泵要求
输出气压:0.5MPa~0.8MPa 输出气流:0.3m3/min 气泵由用户自己购买 (五).操作规程 1、检验程序
(1)将车辆正直居中驶上检验台,驱动轮停放在测速滚筒上;
(2)降下举升器或放松滚筒锁死机构,为防止车辆向前驶出该工位,可在非驱动轮前部加止动块(前轮驱动车使用驻车制动);
(3)当车速表指示40km/h时,测取实际车速,检验结束; (4)升起举升器或锁止滚筒,将车辆驶出检验台。 2、检验注意事项
(1)测速时车辆前、后方及驱动轮两旁不准站立人员;
(2)检验结束后,检验员不可采取任何紧急制动措施使滚筒停止转动; (3)对于不能在车速表检验台上检验的车辆,只需在底盘动态检验时定性判断其车速表工作是否正常即可。 (六)设备保养及故障检修 1、日常维护 (1) 日常维护
1)每日检查升降台的举升动作是否畅顺、气路是否漏气。
2)经常检查及排放油水分离器内的积水,保持滚筒表面清洁、干燥并无油污。 3)车辆上线前检查轮胎的纹路内有无石子之类的硬物,以免划伤滚筒。 (2) 每周保养
1)检查升降台限位架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
2)检查接近开关传感器是否松动及其工作情况,如松动则紧固之及调整作用
距离。 (3) 每月保养
检查滚筒轴承处的润滑情况,注意轴承的清洁并保持干净,加以润滑油而使之转动灵活。 (4) 每季保养
1)检查两滚筒间的联轴器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之。
14
序号 故 障 现 象 1 解 决 方 法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显示板1.检查220V交流电是否正常 2)检查滚筒轴承座以及减速机支承轴的轴承座处的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
紧固之。
3)检查滚筒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应予以更换。 2、简单故障排除
15
不亮,主板等上的指示灯不2.检查保险管是否烧毁 亮 2 3 测量值偏小 3.检查开关电源输出是否正常(DC5V及DC12V) 4.检查线路板连接线是否松动 接近开关传感器与测速齿轮距离需要调节,保证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数不丢失(以接近开关指示灯为准)。 车辆较重时举升缓慢或举升1.气囊压力不足。调整机内限压阀,使工作压力为台单边举升不畅 0.6Mpa 2.检查电磁阀和气路是否漏气,是则修理电磁阀或更换气管 3.清理油水分离器和三联体中过多的水分 4.检查气路是否堵塞 5.检查快速排气阀是否漏气,若漏气,则进行清洗或更换。 4 举升台不上升、不下降 1.检查按键板动作是否正常; 2.首先检查气路气压,如无气,请开气泵。 3.检查继电器是否动作,若有,则检查电磁阀是否断线,并进行相应处理;若无,则更换继电器; 4.检查快速排气阀是否堵塞或不动作,并作相应处理。 5 6 7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5) 批准: 共3页 举升台升起后滚筒不能抱死 调整或更换刹车片及刹车片弹簧 联轴器出现裂痕或断裂 联轴器所联结的两滚筒不同轴,调滚筒安装轴承以调整同轴度,并更换联轴器。 键盘板按键接触不灵或按键拆开按键压帽,如是机械故障更换整个按键,如果触完全失灵 点锈蚀可刮净。也可整个更换键盘板。 作业指导书 编制: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 第1版 第1次修改 五、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
(一)﹑检测目的
转向轮定位值是评价机动车操纵性和直线行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如果这些参数不符合要求,不仅会引起转向沉重,而且还会加剧转向机构和转向轮胎的磨损,导致燃油消耗量增加,动力性能下降,甚至发生行车事故。通过检测转向轮侧滑量,可以了解转向轮各定位值的综合作用结果,以便将其控制在最佳状态。
16
(二)﹑判定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 用侧滑仪检测前轮的侧滑量,其值不得超过5m/km。
由于侧滑的判定标准因悬架形式不同而有区别,因此将悬架形式分为和非二种,其中非悬架车辆的侧滑判定标准仍为5m/km,悬架车辆的侧滑判定标准以该型汽车的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有关技术条件为准。 (三)﹑选用设备
FCH-9010A 汽车侧滑试验台。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1) 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0~40℃
大气压力:86.0kPa~106.0kPa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电源电压:AC220V(1±10%)V 电源频率:50(1±1%)Hz
允许通过最大轴荷:10000daN(3000daN,15000daN) 允许汽车轮内外距:750mm~2450mm (2) 测量范围:-15mm~+15mm (3) 示值误差:不超过±0.2mm (4) 零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m (5) 报警点误差:不超过±0.2mm (6) 滑板宽度:1000mm(500mm) (7) 电源功率:200W (8) 外型尺寸
台架尺寸: 双板:2530×610×126(3吨无放松装置) 2530×868×159(3吨带放松装置) 3000×1110×174(10吨无放松装置) 3000×1110×174(10吨带放松装置) 3201×1132×185(15吨无放松装置) 3201×1393×179(15吨带无松装置) 仪表尺寸:1500×400×700mm (9) 整机重量
台架重量:400kg 仪表重量:25kg (五)、操作规程
17
1、将车辆正直居中驶进侧滑检验台,并使转向轮处于正中位置,在驱动状态以不大于5km/h的车速平稳、直线通过侧滑检验台,读取最大示值。
2、检验注意事项
车辆通过侧滑检验台时,不得转动方向盘;不得在侧滑检验台上制动或停车;应保持侧滑检验台滑板下部的清洁,防止锈蚀或阻滞。 (六)﹑设备保养与故障检修 1、设备保养 (1) 日常维护
1) 侧滑试验台在不使用时应利用锁定机构来锁定左右滑板。
2) 车辆过侧滑台时,车速不能超过4km/h,且不能在上面刹车,以免损坏传感器。 (2) 每周保养
检查传感器座的螺丝钉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紧固之并需重新标定。 (3) 每月保养
检查滑板回位机构及连杆机构是否灵活,如不够灵活则调整回位弹簧及加以润滑油脂。 (4) 每季保养
1) 拆下两个滑动板上的盖板和中间盖板,松开连杆与滑板的连接螺栓,将滑
板卸下,检查各滚轮及导轨,已生锈的要进行除锈,并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滚轮轴(注意:润滑后,滚轮和导轨的表面不能沾有润滑油脂,以免增大滑行阻力及沾染尘土,可加石墨之类固体润滑剂)。 2) 发现磨损严重的零部件要予以更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简单故障处理
序号 1 故 障 现 象 滑板滑动不畅、阻塞 解 决 方 法 滑板下的滚柱与导轨间灰土影响运动,清除之,并加石墨之类固体润滑剂。杜绝使用液体润滑剂。 2 3 4 5 滑板无法滑动 传感器卡紧无法伸缩 标定时测量值不能稳定 滑板回位不好 上面提到的滚柱或导轨损坏,修复或更换 旋转传感器杆置于合适位置 传感器圆头螺纹松动,旋紧 1.弹簧未拉紧或弹簧老化,拉力不足,使之拉紧或更换。 2.滑板外侧限位架双挡轮机构松动或损坏,紧
18
固或更换 6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显示板不亮,主1.查220V交流电是否正常 板等上的指示灯不亮 2.查保险管是否烧毁 3.检查开关电源输出是否正常(DC5V及DC12V) 4.检查线路板连接线是否松动 7 8 键盘板按键接触不灵或按键完全失拆开按键压帽,如是机械故障更换整个按键,如灵 测量值不准 果触点锈蚀可刮净。也可整个更换键盘板。 1.重新标定; 2.操作出现错误。车辆未以4km/h速度行驶或在侧滑台上制动或转向。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6) 批准: 共2页 作业指导书 编制: 计算机网络系统操作 第1版 第1次修改 六、计算机网络系统操作规程
为保证检测线正常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各终端操作规程,使各检测车间、工位、终端机联动操作。
(一)主控机及车间工位操作员作业规程
1.主机操作员通知安全操作员开启检测线总电源(380V),检测计算机专用电源(220V),
安全操作员开启确认无误后,报告主控室。
2.主机操作员接到电源开启的报告后,按顺序通知各工位,按顺序依次打开车速台、
19
制动台电源、工位机、登录终端机的电源,同时检查各工位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如正常,向主机操作员报告,然后等待主机操作员的指令。
3.主机操作员在得到各工位操作员已开机的报告后,开启主机。检查主机与各终端的
通讯情况,一切正常后,通知检测员开始检测。
4.各终端操作员负责监控所分管设备、计算机的运行,负责协调、通报相关的其它检
测员的工作情况。
5.主机操作员负责统一指挥各终端计算机操作员的工作,接受各终端操作员的报告,
及时指挥检测线的正常运行。各终端操作员必须服从主机操作员的指挥。
6.临近检测结束时,由主机操作员检查检测线各工位车辆检测情况;直到检测车辆全
部通过检测线,才可以关闭主机。
7.关闭主机后,主机操作员按顺序通知各终端机操作员关机;各终端机操作员应依次关闭通讯终端机、联网计算机、设备电源,并报告主控室。 8.主控机通知安全操作员关闭总电源开关后,方可离开岗位。 (二)登录终端机操作规程
1.登录员到达岗位后,向主控室请示,“登录操作员已经到位,可否开机?”在得到主控
机同意后,方可按开机顺序打开登录机检查自检等待进入工作状态。
2.开机完毕后,如属正常,向主控室报告开机一切正常。然后等待主控室通知,方可
进行检测登录。
3.检测时根据已加盖收款专用章的“委托检测申报单”或“复检申报单”的项目进行登录,
不要错、漏登录项目,检查无误后发送主机。
4.登录后的申报单,依次保留,下班时交给资料室。
5.必须听从主控室的调度,接到主控室“登录机可以关机”的指示后,按关机顺序依次关
机,关机后如无异常,报告主机“登录机关闭完毕,一切正常”后,在登录机上加盖罩子,关闭总电源。
6.未经主控机允许不准擅自随意开、关机,不准随意在登录机上退出工作盘,运行任何外来软盘。 (三)、网络系统维护
1、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杀毒处理。 2、定期对系统和各工位机进行备份。
20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7) 批准: 共2页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引车员操作规程 第1版 第1次修改
七、引车员操作规程
(一)目的
根据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及GB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的规定,需要对引车员的作业活动进行规范,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的公证性。 (二)引车员基本要求
1、引车员要熟悉国家标准如: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2008
21
《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2、引车员必须是专职驾驶员,必须持有与驾驶车型相符合的驾驶证,应该熟悉各种车辆的基本性能和驾驶操作要领。
3、引车员要熟悉各种检测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
4、热爱本职工作,听从调度、指挥,遵守规章制度。熟悉各检测类别的工艺流程,根据“委托检测申报单”的检测类别和项目,按规定程序、车道进行检测,不漏检、错检。
5、严禁向车主索要财物、请吃请喝,严禁私拿检测车辆上的任何物品;应提示车主随身携带车上贵重物品,以防丢失;对车主必须文明礼貌。 (三)引车员检测作业注意事项
1、外检员外检合格的车辆才能上线检测,引车员根据车辆交接清单核对待检辆,对于车况不熟悉的车辆应向驾驶员了解车辆的档位、制动、灯光、喇叭等开关位置和操作方法。
2、检测前引车员要对离合、油门、制动踏板和灯光开关进行试验,保证离合器能分离,油门和制动踏板不发卡,检查合格后,引车员要按照检验要求填写车辆交接清单,对检测前的车辆状态进行确认。
3、检测车间车辆限速5km/h,保持安全车距,原则上不准倒车,严格执行检测指令,按检测提示进行操作,不准中途擅自退出检测,不准弄虚作假;检测车间禁止停车、下车行走;不联网项目的检测应配合检测员进行操作。
4、引车员在检测时应沿车道标线行进,正确到位,积极配合检测操作员,按提示及时正确操作,不得拖延,以防检测判断错误。
5、车间外行车道上车辆限速 15km/h,注意邻近车辆动向,以防发生刮碰事故;禁止倒车及逆向行驶。
6、引车员在路试时,要保证路试车道没有人员、车辆以及其它杂物,路试时要有质量监督员进行监督,并根据质量监督员的指示进行路试。
22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SDYD ZD03—15(08) 批准: 共9页 作业指导书 编制: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第1版 第1次修改
八、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为保证我公司在用检测设备、试验设备及标准物质在两次计量检定/校准周期之间,保持良好置信度的检定/校准。 一、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时机: 1、新购的测量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及首次使用的标准物质等; 2、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结果证明其检定/校准数据超出其稳定性允许误差
23
的; 3、常携带到现场检测和校准的仪器设备; 4、计量标准、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的; 5、对设备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时; 6、设备维修后; 7、设备迁移后。 二、期间核查选用的方法: 1、采用高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仪器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2、采用同等精度的计量标准、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3、选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4、通过对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进行验算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汽车侧滑试验台、汽车车速表试验台、汽车轴(轮)重试验台、汽车制动试验台、前照灯检测仪、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
设备管理员按照期间核查办法按要求开展期间核查并记录,技术负责人对期间核查结果进行确认,检测车间负责对期间核查实施监督管理。 三、操作规程
汽车车速表试验台
1、打开试验台显示仪表电源,等显示仪表数码管由全亮到只显示 0之后,再按试验台显示仪表复位键一次,让显示仪表完全复位。 2.滚筒径向圆跳动公差的测量 (1)将百分表安装好,安装时要求:
A.百分表短指针指在其测量范围的中间刻度处,长指针应指在其测量范围的刻度零位处。
B.百分表的测量杆的延长线应经过滚筒被测处的基圆中心,并和滚筒的母线垂直。 (2)分别在四条滚筒中段80%的表面上均取三处,用百分表测量四滚筒表面各测试点处对其两端轴承中心线的圆跳动公差,其中各滚筒中圆跳动公差最大者即为本滚筒的径向圆跳动公差。(注:径向圆跳动公差应不大于1mm) 3.速度示值误差的测量
(1)在滚筒上贴上一小块反光纸,用手持测速器对准反光纸来测量,手持测速器的位置要求:手持测速器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应经过滚筒被测处的基圆中心,并和滚筒的母线垂直,尽量对准反光纸并靠近之且成一定角度,选取测试点30km/h、40km/h、60km/h。
(2)将汽车沿进车方向向前开,并将其驱动轮停放在试验台的升降台上,按显示仪表复位键,使显示仪表复位,按显示仪表设定键,设定测量车速值,然后按显示仪表测量键,使显示仪表进入测量状态,此时试验台升降台下降。等试验台升降台下降到其可降范围最低点时,发动汽车发动机,让汽车缓慢加速,使其带动试验台滚筒转
24
动,当车速台显示仪表示值为30km/h时,用手持测速器测量实际转数,并记下实际转数。按下显示仪表锁定键,同时让汽车减速,直至试验台滚筒转速为零为止,此时试验台升降台上升。
(3)等升降台升到其可升范围的最高点时,再重复第(2)步五次,按公式(1)将测速仪示值换算成相应的实际转速值,并求出六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用公式(2)计算本测试点的示值误差。(注:显示仪表示值误差应不超过3%)
V′k =60πD nk×10-6 (1) 式中: V′k---------测试点的实际转速值,km/h;
D----------滚筒公称直径,mm;(注:D=196.5mm)
nk----------测试点的手持测速器转速值,r/min;k=1,2,3,4,5,6;
δ=[(V-V")/V"]×100% (2)
式中:δ----------测试点示值误差; V---------试验台仪表示值,km/h; V"--------测试点相应转速平均值,km/h。
(1) 参照上面(2)、(3)方法,测量并算出40 km/h、60 km/h两测试点的示值误差。
汽车侧滑试验台
1.打开试验台显示仪表电源,等显示仪表数码管由全亮到只显示 0之后,再按试验台显示仪表复位键一次,让显示仪表完全复位。
2.先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主机板上的 TP A、TP B、TP C、TP D、TP E、TP F 对地电压,若其中有任何一个点的电压达到 5V 或以上(注:在这个电压下会很快把芯片 U20(MC14051)烧坏),则马上关仪表电源,把芯片 U20(MC14051)拨出,然后上电并调节该点对应的放大电位器(RW1或RW2或RW3或RW4或RW5或RW6)使之为 4.6V 以下(注:若此时较难将该电压调低时,可先进行第 3 步),再关电源插上好的芯片 U20(MC14051)。
3.对于双板连动侧滑台、单板侧滑台:分别调节调节主机板上的左排电位器RW8、RW9、RW10、 RW11、RW12使该各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63、R68、R75、R80、R87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50mV;调节主机板上RW7使这个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52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2V;分别调节主机板上的电位器RW2、RW3、RW4、RW5、RW6使TP B、TP C、TP D、TP E、TP F对地电压都为 200mV;
4.对于双板分动侧滑台:分别调节调节主机板上的左排电位器RW9、RW10、 RW11、RW12使该各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68、R75、R80、R87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50mV;调节主机板上RW7、RW8使这个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52、R63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2V;分别调节主机板上的电位器RW3、RW4、RW5、RW6使TP C、TP D、TP E、TP F对地电压都为 200mV
25
(注:若有未用通道则该通道的AD620或LM741不要插上) 5.将示值误差标定装置按如图十七所示安装好,安装百分表时要求: A.百分表的测量杆与滑板的运动方向成一个平面,并且和地面平行。 B.百分表的短指针指在其刻度的中间,长指针指在零刻度处。
6.按下显示仪表复位键一次,让显示仪表完全复位;按下显示仪表标定键,进入调校状态。
7.滑板向内时的检验
(1) 向内推动滑板使仪表的显示值分别为 -3.0、-5.0、-7.0 时,将相应的百分表示
值记下。
(2) 重复 7 步的(1)三次。 (3) 用公式 ( 1) 计算示值误差。
△k =Xk -(Sk /L) (1)
式中:△k----- 显示仪表分别为3、5、7m/km时的示值误差,m/km;(k=1,2,3) Xk -----试验台显示仪表示值,m/km; Sk------百分表示值平均值,mm; L--------滑板沿汽车行驶方向的长度,m
(4) 判断上面(3)步中△k 的绝对值是否小于0.2m/km,如果不是请调节主机板上的
电位器:对于双板连动侧滑台、单板侧滑台为RW1,对于双板分动侧滑台左滑板为RW1,对于双板分动侧滑台右滑板为RW2,再重复 6、7 步,直到合格为止。 8.滑板向外时的检验
参考 7 步方法测定滑板向外移动时的示值误差,其仪表示值为 3.0、5.0、7.0 。(注意:假如在第 8 中调节了相应的电位器 RW1 或 RW2 请你再重做 6、7、8步,直到滑板向内、向外检验都合格为止)
26
(图十七)
9.滑板向内侧移动报警点 ( 5.1m/km) 判断误差的检验
(1) 按下测量键使仪表进入测量状态. 参照 7 步方法向内移动滑板,当报警器起作用
时,将百分表的示值记下,重复三次,取算术平均值按公式 ( 2) 计算报警点 ( 5.1m/km) 判断误差。
△=5.1-(S/L) (2) 式中:△--------报警点判定示值误差,m/km;
S--------报警时百分表示值平均值,mm;
L--------滑板沿汽车行驶方向的长度,m;
(2) 判断报警点 ( 5.1m/km) 判断误差是否符合要求(其绝对值小于0.2m/km),如果
不符合要求,请调节相应的电位器 RW1 或 RW2,再重复 6、7、8、9 步,直到合格为止。
10.滑板向外侧移动报警点( 5.1m/km) 判断误差的检验 (1) 参照 9 步方法测定滑板向外移动时的报警误差.
(2) 判断报警点( 5.1m/km) 判断误差是否符合要求(其绝对值小于0.2m/km),如果不
符合要求,请调节相应的电位器RW1或RW2,重复 6、7、8、9、10 步,直到合格为止。
11.将滑板动作力标定装置按如图十八所示安装好,安装百分表、拉力计时要求: (1) 百分表的测量杆与滑板的运动方向成一个直线,并且和地面平行。 (2) 百分表的短指针指在其刻度的中间,长指针指在零刻度处。 (3) 测力计在拉动时拉力方向要与滑板的运动方向一致。 12.滑板向内侧移动时的检验
按下显示仪表的复位键后,再按下标定键,按图十八所示拉动测力计,当百分表
27
指针转过 0.1mm时,将测力计示值记下。继续拉动测力计,当试验台显示仪表显示值为 5m/km时将测力计示值记下。重复三次,各测量点测力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点的滑板的动作力。
13.判断各测量点的动作力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请调节滑板的复位机构使之符合要求。 (注:双板侧滑滑板的动作力在百分表指针转动 0.1mm时应小于 40N,在侧滑量为 5m/km时应小于 80N;单板侧滑滑板的动作力在百分表指针转动 0.1mm时应小于 60N,在侧滑量为 5m/km时应小于 120N) 14.参考 12、13 方法测量滑板向外的动作力。
(图十八)
(注:对于双板分动侧滑台,其左、右边滑板的调校参考上面 5~13步分别进行,当调左滑板时其示值在左窗口显示,调右滑板时其示值在右窗口显示。)
汽车轴(轮)重试验台
1.打开试验台显示仪表电源,等显示仪表数码管由全亮到全灭之后,再按试验台显示仪表复位键一次,让显示仪表完全复位。
2.先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主机板上的TP A、TP B、TP C、TP D、TP E、TP F对地电压,若其中有任何一个点的电压达到5V或以上(注:在这个电压下会很快把芯片U20(MC14051)烧坏),则马上关仪表电源,把芯片U20(MC14051)拨出,然后上电并调节该点对应的放大电位器(RW1或RW2或RW3或RW4或RW5或RW6)使之为4.6V以下,再关电源插上好的芯片U20(MC14051)。
3.分别调节主机板上的左排电位器RW7、RW8、RW11、RW12使该各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52、R63、R80、R87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50mV;分别调节主机板上RW9、RW10使这两个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68、R75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10mV;分别调节主机板上的电位器RW1、RW2、RW5、RW6使TP A、TP B、TP E、TP F对地电压都为 200mV;(注:若有未用通道则该通道的AD620或LM741不要插上)
28
4.仪表偏载误差:
(1) 左偏载误差的调节:装好加力计于台架左边,打开加力传感器显示仪电源,按试
验台显示仪表复位键一次,接着按下加力计显示仪清零键,让加力计显示仪清零,按下试验台显示仪表标定键进入标定状态。给加力计传感器加1000daN载荷,看试验台显示仪表示值是否为1000daN,否则调节主机板上的电位器 RW3 ,然后给加力计卸载使之为0daN,按下显示仪表的复位键。再重复该步操作直到不用调电位器直接给台架加载1000daN仪表就显示1000daN为止(注:误差应不超过±2%)。 (2) 右偏载误差的调节参考左偏载的方法,把加力计装在右边,然后调电位器 RW4 。
等左右都调好后,按公式(1)计算偏载误差。
5.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的调节:将加力计安装在试验台架的中间,给加力计加载,选择测试点为 400daN、1000daN、 2000daN(若条件允许可最大加到5000daN)并记下试验台显示仪表示值,然后逐次减载,重复三次,按公式(2)计算各测试点加载和减载示值误差,按公式(3)计算各测试点重复性误差,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请重复上面(1)、(2)、(3)、(4)步,直到合格为止。(注:试验台显示仪表示值误差400daN这点不超过±5%,重复性误差不超过2.5%;其它点示值误差应不超过±2%,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1%)
B=[(D左-D右)/1000]×100% (1) 式中: B───在1000daN载荷下的偏载准确度;
D左───1000daN载荷加在台架左端时仪表示值; D右───1000daN载荷加在台架左端时仪表示值;
δai=[(Dai-mi·g)/mi·g] ×100% (2) 式中:δai───第i点加载(或减载)的示值误差; Dai ───第i点的三次加载(或减载)的平均值;(M) mi───第i点的载荷标称值;(daN)
δi=[(Dimax-Dimix)/mi·g] ×100% (3) 式中:δi───第i点的重复性误差; Dimax ───第i点的最大示值;(M) Dimix───第i点的最小示值;(daN) mi───第i点的载荷标称值;(daN)
汽车制动试验台
1.打开试验台显示仪表电源,等显示仪表数码管由全亮到全灭之后,再按试验台显示仪表复位键一次,让显示仪表完全复位。(注:在标定时必须将试验台动力控制柜三相电源关掉,以防发生事故)。
2.先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主机板上的TP A、TP B、TP C、TP D、TP E、TP F对地电压,
29
若其中有任何一个点的电压达到5V或以上(注:在这个电压下会很快把芯片U20(MC14051)烧坏),则马上关仪表电源,把芯片U20(MC14051)拨出,然后上电并调节该点对应的放大电位器(RW1或RW2或RW3或RW4或RW5或RW6)使之为4.6V以下,再关电源插上好的芯片U20(MC14051)。
3.分别调节主机板上的左排电位器RW7、RW8、RW9、RW10使该各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52、R63、R68、R75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50mV;分别调节主机板上RW11、RW12使这两个电位器下面的电阻R80、R87的左端对地电压都为 -10mV;分别调节主机板上的电位器RW1、RW2、RW3、RW4使TP A、TP B、TP C、TP D对地电压都为 200mV;(注:若有未用通道则该通道的AD620或LM741不要插上) 4.左制动力示值误差的调试、标定:
(1) 将制动力标定装置装在左制动力台架上(如图十一所示),安装制动力标定装置
时要求:制动力标定装置传感器的受力方向和试验台压力传感器的应变头受力方向一致,且在同一直线上并与试验台架底面垂直。旋转制动力标定装置的加力杆,使试验台架压力传感器给制动力标定装置拉力传感器稍为施加很小的拉力。打开制动力标定装置显示仪表电源,按下制动力标定装置清零键以及试验台显示仪表复位键,使制动力标定装置和试验台显示仪表的示值均为零。按下试验台显示仪表的前轮键,使试验台显示仪表进入标定状态。(注:试验台显示仪表在开机复位后再按下前轮键即进入标定状态)
30
图十一 (2) 给传感器预加力:旋转标定装置的加力杆,使标定装置的显示仪表示值为 10000N,并使之保持十分钟或以上,然后卸载至0。 (3) 旋转标定装置的加力杆,使标定装置的显示仪表示值分别为:400N、800N、4000N、8000N、12000N、18000N、20000N逐级加载,调节试验台显示仪表主机板上的电位器 RW5 ,使试验台显示仪表左制动力显示窗口显示值分别为:600N、1200N、6000N、12000N、18000N、24000N、30000N(其误差值在第一点时应不超过±10%,其余应不超过±5%)然后逐级减载。(注:因试验台传感器所受的力距和试验台架测力滚筒表面所受的力距之比为1.5:1,所以标定装置显示仪表的示值与试验台显示仪表相应的制动力显示窗口的示值之比为1:1.5) (4) 按公式(1)计算上面各测试点的测量误差,如有超出误差要求的,请重复上面(3)、(4)两步,直到全部合格为止。
31
δk,L=[(Fk,L-Fk)/Fk]×100% (1) 式中:δk,L──── 左制动力示值误差; Fk,L────左制动力示值,N; Fk────测试点制动力标称值,N; (5) 右制动力示值误差的调试参考左边,调节的电位器为 RW6 。 5.左右制动台示值间差的调试、标定:
用公式(2)计算制动台各测试总示值间差,第一测试点的示值间差应不超过5%,其它应不超过3%,如有不符合,请重复上面第 4 步,直到合格为止。
δk =│δk,L-δk,R│ (2) 式中:δk────制动力示值间差; δk,L────左制动力示值误差; δk,R────右制动力示值误差;
前照灯检测仪期间核查方法按照FD-103仪器设备说明书中标定的要求操作。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