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由出题教师填写 适用班级:06市 ::: ::: :::: ::6、.中位数是( )
A.数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B.用加权计算出来的变量值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考查)
C.顺序大小排列位置在正中间的变量值 D.抽样时中选的变量值
7、有 甲、乙两组工人加工同样零件,甲组工人每人加工件数为32,25,29,28,26; 统计实务 课程 1-4页 四道大题
辽 宁 商 贸 职 业 学 院
场1、2班 印刷数:80 考生人数: 命题人:陈娟 审题人: 以下由监考教师填写(该生如有违纪现象,请填此项) 违纪类型: 处理意见: 监考教师签名: :::::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复核 :::成绩 : :: :评分人 ::装
:
:一、填空:(共10分)
::::1、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总体单位
:::是 。
::::2、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 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订是 。
:::3、 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 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4、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收入为248亿元,从反映的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
:::是 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 指标。
:线5、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和 。
::::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 )
:::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同质性、差异性与大量性
:: ::2、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快速普查
:: ::3、统计工作的过程划分为以下阶段( )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 ::B.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C. 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统计分析。
:: :: D.统计调查、统计汇总、统计分析
:::4、组距数列中的上限是指( )
:: :: A.每组的最小值 B.每组的中点数值
::: C.每组的最大值 D.资料的最大值
:: ::5、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 B.工人按工龄分组
:: :C.工人按性别分组 D.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
::::
::
1
乙组工人每人加工件数为:30,25,22,36,27,变异大的组是( )
A.甲组 B.乙组 C.一样 D.无法比较 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会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 A、随之扩大 B、随之缩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9、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 单位的抽样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10、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三、.简答题(共10分) 1、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 简述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哪些区别?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企业2005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2006年计划规定比2005年下降8%,实际下降6%。要求计算:(1)该种产品2006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数 (2)2006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2 ::::::::::::::::::
2、某车间有10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如表: 日产量(件) 50以下 工人数(人) 15
4、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份 粮食产量(万斤) 2001 434 2002 472 2003 516 2004 584 2005 618 要求:用回归分析法预测2006的的粮食产量。 :::::50~60 38 :::60~70 34 :::70~80 13 :
:装合计 100 :::: 要求计算该车间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
::::
:::
::::
:::
:::
::::
::订
::
::::3、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
:::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1)以95.45%的概率(t=2)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
:::
::线
:::
:::
::::
:::
::::
:::
::::
:::
:::
::::
:::
:::: 3
:::
::::: 4